炎炎夏日的北京,为期5天、“热度”空前的链博会终于落下了帷幕。
7月20日,《华夏时报》记者从中国贸促会获悉,第三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7月16日至20日在北京举行期间,中外参展企业和机构达到1200家,线上线下观众人数超过21万人次,比上届增长5%。组织参展商和专业观众精准匹配2.4万次,是上届的4倍。参展商首发首展首秀152项新产品新技术新服务,比上届增长67%,其中链博首发站发布55项,直播观看人数超过5000万人次。据不完全统计,现场共签署合作协议、达成合作意向超过6000项。
“链博会举办三届以来,境外参展商占比逐年攀升,从首届的26%、第二届的32%,上升至本届的35%。其中,世界500强和行业龙头企业占比超过65%;参展商覆盖范围从首届的55个国家和地区,增加到本届的75个。”中国贸促会副会长李兴乾表示,链博会是中国推进高水平开放的新平台,充分体现了中国致力于维护多边贸易体制、维护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的坚定决心,让世界看到了中国是全球经济增长主要贡献者和稳定锚。
美国企业数量仍居首位
毫无疑问,此次链博会最大的焦点之一就是美国企业英伟达CEO黄仁勋的出席。他连续4天在京出席链博会相关活动,包括在链博会开幕式上发表主旨演讲,与之江实验室主任、阿里云创始人王坚进行炉边对谈等等。
“除了英伟达等首次参展的美国企业,链博会上还有苹果、特斯拉、霍尼韦尔、嘉吉等连续三届参展的老朋友。”李兴乾表示,本次参展的美国企业和机构覆盖全部“6链1展区”,数量比上届增长15%,继续位列境外参展商数量之首,参展面积较上届提高10%。其中60%的参展美国企业是世界500强企业。
嘉吉公司中国区副总裁刘畅向《华夏时报》记者表示,全球17%的人口在中国,中国市场在嘉吉全球布局中占据极其重要的地位。作为全球最大的食品消费国和进口国,中国消费者对多元化、营养健康和环境友好食物的需求不断提高,为嘉吉创新、可持续的产品和解决方案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嘉吉深耕中国市场50余年,在中国拥有约50个运营点,包括销售部门、工厂、创新中心、应用中心、能力发展中心等,在全国20多个省份创造了7000多个就业机会。
从企业和投资者的视角来看,一个稳定的投资环境以及充足的信心是投资成功的前提。只有在一个稳定、透明、可预测并且具备公平竞争的投资环境中,企业才能够更好地进行长期的规划和发展。“中国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和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决心,也让我们看到了更多的市场机遇和政策红利。”刘畅说道。
李兴乾指出,中美产业链供应链合作是大局和方向。当前,国际经贸关系极其复杂严峻,充满风险挑战和不确定性。本届链博会至少提供了三个确定性答案:首先,中国是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的重要环节;其次,全球产业链供应链深度融合,是各国工商界普遍共识;最后,中国将长期成为外资企业投资兴业的沃土。对广大外资企业来说,扎根中国,就是投资未来的正确选择。
产业链碰撞出“化学反应”
据悉,本届链博会期间,有关各方共举办70场会议活动,包括中国工程院院士、世界500强企业和国际组织负责人等在内的1.4万余人参会交流。参展商还举办了上千场推介会、报告会、技术分享、产品体验等展台交流活动,比上届大幅增加。
“链博会的一大特点是展台上不是普通的销售人员,而是企业高管亲自驻场找朋友、谈合作。很多参展商派出包括首席执行官、首席采购官、首席运营官等在内的上百人团队来到链博会现场,主动出击,穿梭于各展区寻找合作伙伴。”中国贸促会产业促进部部长杨晓军谈到,链博会打通了科研成果与市场需求的多重环节,完成产业链的“化学反应”和“生态重组”,其魅力不仅在于同行业的交流,更在于跨界跨领域的碰撞。
例如,空客今年首次参展就带来上下游10家合作伙伴,共同描绘涵盖从原材料供应到终端应用的大飞机产业链全貌。金马衡器与基硕科技两家“专精特新”企业,因前两届链博会而相知相“链”,今年联合展出合作成果,创造新的智能化生态,并现场签署下一步合作协议。
记者现场了解到,作为首次以参展商身份亮相链博会的跨国企业代表之一,国际大型会计师事务所普华永道今年的核心展示主题是低空经济。普华永道中国主席兼首席执行官何睦宁向包括《华夏时报》记者在内的媒体表示,全球制造业与供应链正在经历深刻变革。链博会为企业提供了展示成果、互学互鉴的绝佳平台。中国在先进制造领域具有全球领先优势,把握这一机遇对于中国经济持续稳定增长至关重要。实现高质量的生产需要整个制造业的转型升级,重点在于强化资源模式、构建稳健的风险管理体系。普华永道致力于通过提供专业支持和服务,助力客户把握新增长机遇,持续积累发展动能。
李兴乾透露,在20日上午举行的第四届链博会参展签约仪式,102家企业和机构签署参展协议,提前拿到第四届链博会的“入场券”,比去年现场签约数量增加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