靓丽橙
天空蓝
忧郁紫
玛瑙红
炫酷黑
深卡色
黎明
收起
下载APP
首页> 股市消息>

正文

破千亿港元!年内200多家港股公司踊跃出手回购,行业巨头引领热潮

2025-07-22 23:05:00来源:华夏时报
责任编辑:第一黄金网
摘要
今年以来,港股市场的回购热潮持续升温,成为资本市场关注的焦点。进入7月,这一热度不减,短短20余天已有69家公司参与回购

今年以来,港股市场的回购热潮持续升温,成为资本市场关注的焦点。进入7月,这一热度不减,短短20余天已有69家公司参与回购,累计金额约89亿港元。而从全年来看,随着市场情绪回温,约210家港股公司启动回购计划,回购数量达45亿股,累计斥资突破千亿港元大关,展现出强劲的回购势头。

在这场回购热潮中,龙头企业表现突出。11家公司回购数量超1亿股,友邦保险、有赞等4家更是超过2亿股。腾讯控股以超400亿港元的回购金额成为“回购标杆”,其回购规模近年持续增长。同时,汇丰控股、中远海控等众多企业也积极加入,且不少公司呈现“边买边涨”的态势,回购与股价形成正向互动。业内人士认为,回购体现了企业对自身价值的信心和充足的现金流,而当前港股估值处于优势地位,叠加政策、资金等多重利好,为市场注入了积极动能。

腾讯控股回购金额居首

进入7月以来,港股回购热度进一步得到延续。Wind数据显示,截至7月22日16时左右,7月以来有69家港股上市公司进行了回购,累计回购金额约89亿港元。这一势头延续了年内港股回购的活跃态势,随着年内市场情绪逐步回温,港股公司的回购动作愈发密集。今年以来,随着市场情绪逐步回温,约210家港股公司陆续启动回购计划,回购数量约45亿股,累计斥资已突破千亿港元大关。

在今年港股市场的回购热潮中,部分龙头公司的回购力度尤为突出,其中回购数量突破1亿股的企业已达11家。分别是友邦保险、有赞、中远海控、汇丰控股、嬴集团、中国宏桥、周大福、中远海发、四环医药、中国东方航空股份和协合新能源,涵盖了金融、航运、消费、医药等多个领域。进一步来看,友邦保险、有赞、中远海控和汇丰控股的回购表现更为亮眼,年内回购数量均超过2亿股。

从回购金额来看,腾讯控股无疑是今年港股市场的“回购标杆”,年内累计回购金额已超400亿港元,在所有回购企业中稳居榜首。回溯历史数据,这家互联网巨头的回购规模呈现显著增长态势:2021年约26亿港元,2022年攀升至338亿港元,2023年进一步增至490亿港元,2024年更是大幅跃升至1120亿港元。

值得一提的是,自2021年以来,港股市场的回购规模呈现出清晰的阶梯式增长态势,年度回购总金额持续突破量级。2021年共计回购金额不到400亿港元,到了2022年便突破了千亿大关,2023年在此基础上稳步增长至约1300亿港元,2024年更是迎来爆发式增长,全年回购总金额突破2000亿港元。

多家公司“边买边涨”

不少龙头企业今年呈现出“边买边涨”的积极态势。在持续推进股份回购的过程中,其股价伴随市场信心的逐步回升而稳步上扬,形成了回购行为与股价表现之间的正向互动。以腾讯控股为例,截至7月22日收盘,公司年内股价涨幅已超25%,回购动作与股价回升相互呼应,凸显出市场对企业价值的认可。

此外,汇丰控股和友邦保险的回购力度同样抢眼,在回购规模上仅次于腾讯控股。今年以来,汇丰控股累计回购2.31亿股,涉及金额约201亿港元;友邦保险回购2.92亿股,斥资约177亿港元,两家金融巨头的密集回购成为支撑市场的重要力量。股价表现上,二者也与回购形成正向反馈,汇丰控股年内涨幅超35%,友邦保险涨幅超25%,进一步印证了市场对优质企业价值的认可。

紧跟其后的中远海控、中国宏桥和快手等公司也积极加入回购阵营。今年以来,中远海控回购2.37亿股,金额达29.6亿港元;中国宏桥回购1.87亿股,斥资26.11亿港元;快手回购3880万股,投入19.16亿港元。股价表现上,三者均有亮眼表现,中远海控年内涨幅超10%,中国宏桥涨幅超90%,快手涨幅超70%,展现出回购与股价的良好联动。

“回购可以提升每股收益,因为公司通过减少流通股数量来提高每股盈利,这可能会推动股价上涨。其次,回购可以作为公司资本管理的一种手段,提高资本效率。此外,回购可以增强股东价值,尤其在没有足够高回报投资项目的情况下,公司选择将闲置资金用于回购,间接提升了股东的回报率。最后,回购可以提升市场对公司的信心,尤其是在市场低迷时期,公司通过回购股份来显示对自身业务前景的信心。”中国企业资本联盟副理事长柏文喜表示。

市场展望积极

业内普遍认为,上市公司密集回购,既是向市场传递对自身长期价值的坚定信心,也彰显其现金流充裕的底气,这与股东对公司发展前景的看好形成共振。展望后市,当前港股估值蓄势待发,叠加企业回购释放的积极信号,其蕴含的投资价值持续凸显,有望吸引更多资金关注。

“三季度市场或依然高波动,但压力因素比预期更低,行情启动时点可能更早。外部新一轮关税谈判下中国相对优势反而上升;美国金融去监管、联储继续降息、稳定币扩容、国债久期调整等多重因素助力下,美元指数有进一步下行空间,人民币升值利好港股表现;内部‘反内卷’加码、互联网电商负面压力减轻以及房地产政策都有一定积极变化。”华泰证券认为。

中国银河认为,政策面、基本面和资金面对港股形成三重利好。政策面上,强调金融对外开放,持续扩容内地香港互联互通和跨境投资机制,推动企业赴港上市,有利于活跃香港资本市场,吸引资金流入。基本面上看,香港的新消费和科技企业均具备强劲增长点,且目前估值明显偏低。资金面上看,成交放量消解流动性折价;南向资金持续大量流入,增强内地资金对港股的定价权。

“在估值方面,港股相较于其他国际市场而言,仍然具有一定的估值优势。”在新金融专家余丰慧看来,随着一系列金融开放措施的推出,如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跨境理财通等,进一步增强了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同时,这些政策也促进了内地与香港资本市场的深度融合,提高了港股市场的吸引力和活力。

更多资讯可关注第一黄金网微信公众号
更多精彩财经资讯,点击这里下载第一黄金网APP
31 收藏


    相关阅读

    导航

    本站郑重声明:第一黄金网中的操作建议仅代表第三方观点与本平台无关,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据此交易,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