靓丽橙
天空蓝
忧郁紫
玛瑙红
炫酷黑
深卡色
黎明
收起
下载APP
首页> 股市消息>

正文

具身智能赛道融资火热,众擎机器人获近10亿融资,京东领投

2025-07-21 14:03:00来源:南方都市报
责任编辑:第一黄金网
摘要
具身智能与人形机器人赛道的资本热度仍在持续。7月21日,南都湾财社记者获悉,众擎机器人宣布已于近期连续完成Pre-A++

具身智能与人形机器人赛道的资本热度仍在持续。7月21日,南都湾财社记者获悉,众擎机器人宣布已于近期连续完成Pre-A++轮与A1轮两轮融资,累计金额近10亿元人民币

其中,A1轮融资由京东集团领投。值得注意的是,除了众擎机器人,这是京东短期内出手领投的又一家人形机器人公司,近期领投的还有逐际动力。

据公开信息,众擎机器人此轮融资的投资方阵容呈现出显著的“产投”背景。其Pre-A++轮投资方为小鹏汽车作为基石出资人发起的星航资本。A1轮除京东领投外,还包括宁德时代旗下溥泉资本、银泰集团等产业方,以及华控基金、达晨财智旗下国晨基金、黄浦江资本等财务投资机构。此外,中东资本、国香资本等老股东也在此次连续融资中进行了增持。

在具身智能赛道融资火热的当下,众擎的融资并非孤例。进入2025年以来,资本正密集流向该领域。据不完全统计,仅上半年,国内已有十余家机器人相关企业获得新一轮融资。资本的集中涌入,尤其以深圳等地为代表,已催生出初具规模的“机器人谷”产业集群。根据深圳市机器人协会的数据,2024年深圳机器人产业链总产值已突破2000亿元人民币。

然而,在同一股资本热潮之下,各路玩家所选择的技术路径与商业模式差异显著,行业呈现出高度多样化的探索形态。

产品形态上,在众擎机器人、逐际动力等企业聚焦于研发高动态性能的双足或全尺寸人形机器人的同时,亦有企业选择更为务实的迭代路径。

例如,已在商用服务机器人领域占据较大市场份额的普渡科技,其策略是在成熟的轮式配送机器人平台上,通过集成机械臂的方式,“添手添脚”地拓展操作能力;家用清洁机器人头部的云鲸智能,也计划基于其成熟的移动平台和视觉导航技术,向具备操作功能的家庭服务机器人延伸。

商业模式上,除了像众擎一样专注于整机产品的公司外,产业链上游的“核心赋能者”也吸引了大量资本。例如,帕西尼感知科技专注于解决机器人“触觉”这一关键感知维度,向行业提供核心传感器与灵巧手部件;跨维智能则致力于通过Sim2Real(从仿真到现实)技术,为行业提供可降低训练成本的“虚拟练兵场”。

即便是在同样选择“造人”的整机企业中,其商业化切入点也各不相同。以深圳为例,数字华夏将赌注押在“有温度”的仿生面部交互上,主攻银行、政务大厅等服务场景;而智平方则更信奉“AI大脑”的力量,坚持“端到端”模型,优先落地对精度和可靠性要求更高的工业制造场景。

在资本热捧的另一面,是整个行业共同面临的严峻挑战。有从业者曾用“三岁小孩的躯壳,博士的智力水平”来形容当前人形机器人的普遍窘境——即强大的认知智能与相对孱弱的物理执行能力之间的矛盾。

在众擎此次的融资信息中,也坦承具身智能技术在To B落地时,面临着“节拍效率低、动作精度不足、任务准确率有限及闭链约束处理复杂”等四大核心挑战。这些问题,叠加高昂的硬件成本、规模化量产的巨大门槛以及在多数场景中尚不明晰的商业价值,构成了所有玩家必须跨越的鸿沟。

面对上述难题,众擎机器人方面称,其应对策略包括采用“硬件开源+生态分润”的商业模式,在技术上则计划融合传统运动控制与强化学习算法,以系统性地打通技术链路。同时,公司计划在今年第四季度前完成产能爬坡,提升交付能力。

对于资本为何在此时密集下注,部分投资方的观点或能提供注脚。星航资本管理合伙人袁兵表示,“人形机器人是继智能手机、智能汽车后的下一代颠覆性终端。”这种将其定位为未来生产力核心平台的判断,是众多产业资本方布局的深层逻辑。

总体来看,当前的人形机器人行业,呈现出资本加速涌入与技术路径、商业模式高度不确定性并存的局面。喧嚣的资本加注之后,行业能否真正从“概念演示”走向“规模应用”,最终取决于这些手握重金的玩家,能否在克服一系列共性挑战后,在真实世界中证明自己的价值。

更多资讯可关注第一黄金网微信公众号
更多精彩财经资讯,点击这里下载第一黄金网APP
31 收藏


    相关阅读

    导航

    本站郑重声明:第一黄金网中的操作建议仅代表第三方观点与本平台无关,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据此交易,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