靓丽橙
天空蓝
忧郁紫
玛瑙红
炫酷黑
深卡色
黎明
收起
下载APP
首页> 国际>

正文

聚焦中小企业发展 RCEP持续促进区域合作丨东盟观察

2025-07-01 00:01:00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责任编辑:第一黄金网
摘要
在全球贸易版图中,中国与东盟占据着极为重要的位置,双方已连续5年互为最大贸易伙伴。对东盟国家而言,与中国日益紧密的贸易联

在全球贸易版图中,中国与东盟占据着极为重要的位置,双方已连续5年互为最大贸易伙伴。对东盟国家而言,与中国日益紧密的贸易联系,也使区域内的中小微企业得到更多进入中国市场的机会。未来,要如何带动区域内的中小企业拓展更广阔的市场?东盟各国要如何运用《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的规则,为中小微企业获取更多市场机遇和资源?这一系列话题,成为了中国—东盟中小企业RCEP规则推广会的重点议题。

6月28日下午,以“推广RCEP规则,助力中国—东盟中小企业国际化”为主题的中国—东盟中小企业RCEP规则推广活动在广交会展馆举行,这是第二十届中国国际中小企业博览会的重要配套活动。活动由工业和信息化部指导举办、中国国际中小企业博览会事务局主办和广州粤港澳大湾区研究院承办,来自中国、柬埔寨、马来西亚等国的政府官员、企业代表、行业协会负责人等齐聚一堂,共同探讨中小企业如何更好利用RCEP探索国际化发展路径。

活动发布了“中国—东盟共同市场”系列研究报告《探索建设中国—东盟跨境电商单一市场》,报告提出,依托RCEP、CAFTA3.0电子商务及数字贸易条款,对接东盟数字经济框架协议(DEFA),设置差异化过渡机制,强化企业主体地位。

亚太“一带一路”共策会执行董事、海南自由贸易港研究院高级研究员翁忠义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在全球治理尚未形成稳定共识之前,类似RCEP这样一个强调“包容性”与“差异化承诺”为代表的区域合作平台,为全球南方国家提供制度“演练场”与经济整合的路径,从而为中长期建立一个更理想的全球秩序创造条件,这也是为构建更稳固、更公平全球化的基础。

此外,活动还特设签约环节,广州粤港澳大湾区研究院、马来西亚中国丝路商会、广东科贸职业学院、高才国际商务(深圳)有限公司共同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标志着中国与东盟在RCEP框架下的产学研合作迈入新阶段。

RCEP成区域贸易“稳定器”

近年来,中国和东盟双边经贸额节节攀升。与此同时,RCEP生效实施三年多,持续促进区域产业链、供应链网络融合发展,区域内贸易额不断上升。

《2025RCEP发展报告》显示,RCEP生效实施后,区域内中间品贸易占贸易总额比重由2021年的65%上升至2024年的68.3%。

柬埔寨国务大臣H.E. SOK Siphana表示,RCEP有潜力重新定义贸易自由化框架,为多边主义保驾护航。RCEP实施三年来成效显著,通过统一原产地规则等措施显著降低企业运营成本,大力推进了区域中间品、价值链贸易的发展。

其中,作为中国—东盟经贸合作主体的中小企业,其发展更容易受到RCEP的影响。据了解,中小微企业占RCEP成员国和东盟企业总数的90%以上。

“中小企业是经济发展的核心驱动力,RCEP通过贸易促进、技术转移等为中小企业区域合作提供了重要平台。”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驻华代表处首席代表康博思指出,当前全球供应链面临挑战,中小企业面临产供链中断、关税壁垒冲击的风险加剧,中小企业标准也亟需重新界定。他呼吁各方,要充分利用RCEP规则,深化产业链合作,加强政企学研合作,推动数字化转型和绿色发展,将RCEP机遇转化为区域可持续发展成果。

广州粤港澳大湾区研究院理事长、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前海国际事务研究院院长、华南理工大学公共政策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主席郑永年则提出了“抓小放大”的经济发展新战略,建议政府重点扶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借鉴国际经验,构建公平竞争环境,推动中国—东盟产业链深度融合和市场一体化建设,发挥民营企业在区域合作中的重要作用,共同打造更紧密的经济共同体。

目前来看,区域内中小企业在运用RCEP规则所面临的挑战仍不容忽视。Siphana指出,中小企业对RCEP的平均利用率偏低,区域内中小企业面临融资困难、数字鸿沟等挑战。他强调,需将中小企业作为RCEP实施的核心对象,通过简化原产地规则申请程序、加强政策培训推广、推动海关程序便利化等措施,以及政策性推广和政府补贴性扶持帮助中小企业融入区域价值链。

亚太“一带一路”共策会执行董事、海南自由贸易港研究院高级研究员翁忠义指出,尽管RCEP覆盖全球三分之一的经济体量,但中小企业在运用RCEP上仍面临困难,如条款缺乏约束力、专项资助机制缺失、原产地规则使用率低、参与度衡量机制空白等。他建议,推动RCEP从“规则签署”转向“实质落地”,真正惠及中小企业。

RCEP助推中国—东盟跨境电商合作

近年来,中国和东盟经贸合作实现了双向奔赴,而RCEP的实施生效也为区域内的跨境电商领域合作开启了新空间。

广州粤港澳大湾区研究院提出,跨境电商作为中国—东盟共同市场建设的先行领域。广州粤港澳大湾区研究院研究员柯怡安表示,跨境电商作为一种新型的贸易模式,它兼具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的属性,也代表了未来贸易数字化的方向,而新兴市场已经成为了中国跨境电商出口卖家下一轮的目标。她进一步表示,中国和东盟建立共同市场可以打通连接双方内部市场以释放巨大的消费潜力,减少亚太外向型经济体对西方出口市场过度的依赖,形成更为自主的亚太区域产供链价值链体系。

不少专家分析了在东南亚发展跨境电商的机遇和挑战。

中国贸促会商业行业委员会贸易投资促进部项目总监周文飞指出,发展的机遇在于东南亚经济增长快、人口年轻化,且中国企业熟悉当地电商平台,供应链优势显著,而挑战包括需注意当地政策合规、完善供应链物流及加强人才培养。

如何提升对RCEP的规则应用也成为专家讨论的重点。

马中(粤港澳大湾区)科创联盟主席赖德发在发言中表示,目前RCEP规则应用不足,东盟产品入华缺经验,需通过与相关政府部门、行业商协会、高校及职业学院等合作共建平台试点,推广RCEP红利。他提出,中国和东盟可以共建RCEP产业园、双边跨境电商创新平台,引进东盟特色农产品、马来西亚清真认证等优质东盟商品与服务,并推动报关规则试点、电子支付等合作。

华筑通出海总裁李栋从出海企业的角度,分享了对于RCEP重构跨境电商供应链体系的思考。他认为,在美国关税政策摇摆不定的背景下,“中国企业出海正当其时,再造中国海外供应链”,以中国出海“四小龙”(Temu、TikTok、速卖通、SHEIN)为代表的企业平台推动跨境电商模式革新。企业可通过自有品牌、海外仓及供应链方案破局,加强多元化市场布局,强化供应链灵活性。

更多资讯可关注第一黄金网微信公众号
更多精彩财经资讯,点击这里下载第一黄金网APP
31 收藏


    相关阅读

    导航

    本站郑重声明:第一黄金网中的操作建议仅代表第三方观点与本平台无关,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据此交易,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