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夏时节的宁波舟山港,货轮汽笛轰鸣阵阵,集装箱忙碌流转。在日益复杂的全球经贸局势下,第四届中国—中东欧国家博览会暨国际消费品博览会如期开幕。这里,各色商品荟萃,硬核科技同台,多国语言的洽谈声此起彼伏,四天的展期交出了一份惊艳的成绩单:展期进口采购订单达109.8亿元、专业采购商数量1.7万人次、境外采购商约4000人……
自2012年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机制成立以来,双方经贸合作驶入“快车道”。数据显示,2012年以来,中国与中东欧国家贸易年均增长8.8%,中国自中东欧国家进口年均增长7.4%,均高于同期中国对外贸易增速。2024年中国与中东欧国家双边贸易总值为1422.7亿美元,较上年同期增长6.3%,高于中国进出口整体增速2.5个百分点,展现出蓬勃的势头。
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和最大的消费市场之一,近年来,中国市场潜能持续释放,不断催生出更多元化的消费需求,消费形态也在创新中不断升级,这为中东欧国家产品进入中国提供广阔空间。
5月22日举办的中东欧商品采购签约活动上,一项高达2.4亿元的宠物健康产品大单引起关注。采购方八二国际贸易此前洞察到中国宠物保健品市场的可观潜力,在去年和塞尔维亚企业维特普拉内特达成了合作意向,实现了塞尔维亚原装生产的宠物保健品首次进入中国市场。
中国线下商业的转型升级,也让匈牙利企业看到了商机。近期,匈牙利奥乐奇境VR乐园引入国内商圈,它区别于传统VR设备,能让消费者实现轻量配套和“大空间自由行走”。该项目中方合作团队负责人贾斌说,Z世代尤其是00后正成为消费主流群体,他们对电子消费品和数字媒体的接受度很高,线下商业和文旅需要这种能吸引年轻人的载体,让他们愿意到线下消费互动。
当下,全球科技创新进入了密集活跃期。中国在新能源、人工智能等领域拥有较强的技术优势,并始终以开放、合作的姿态,助力中东欧国家实现产业转型升级,共享科技创新成果。
斯洛伐克国民议会议长莱希表示,在斯洛伐克,由电池制造商国轩高科、汽车制造商吉利控股集团等中国企业主导的项目,不仅推动地区发展,还进一步巩固斯洛伐克在欧洲电动出行领域的领先地位。斯洛伐克欢迎中国投资,特别是在创新、研发和新技术领域具有附加值的项目。
“斯洛文尼亚正稳步发展成为欧洲新兴的先进技术研发基地与可持续创新枢纽。”斯洛文尼亚经济、旅游和体育部国务秘书弗兰盖日表示,中斯两国在新能源汽车等领域还有广阔的合作空间,斯洛文尼亚已形成从电池生产到整车组装的完整产业链,欢迎中国企业前去设厂。
宁波淘金数智科技有限公司为本届博览会带来了AI智能空域调度系统等解决方案。该公司总经理黄美云表示,公司产品在中东欧国家拥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包括农田监测等。借助博览会等平台,公司将积极拓展中东欧客户。
这场聚焦中国和中东欧的博览会,今年还实现了“中东欧+”,法国、葡萄牙、荷兰等9个国家的企业光临参展,为更多国际商品和资本进入中国市场提供便利。正如一位埃及采购商所言:“在这里,我看到了中国市场的包容性——不仅欢迎中东欧商品,也为全球企业提供机遇。”当前,全球经贸环境刮起阵阵狂风,这场博览会逆风扬起“开放”“合作”风帆,为全球自由贸易体系注入了强劲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