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吵、关灯、放视频……当地时间5月21日,南非总统拉马福萨到访白宫,在椭圆形办公室遭遇美国总统特朗普发起的“外交伏击”。
特朗普当着两国高官和媒体记者的面,指责南非发生“对白人的种族屠杀”。现场气氛骤然紧张,拉马福萨表情略显尴尬。
分析人士认为,这场白宫闹剧是特朗普政府蓄意抹黑、打压南非的有计划行动。在“极限施压”“交易政治”“美国优先”等理念交织之下,与事实真相、他国利益或实际的外交成果相比,特朗普更在意的是国内选民的掌声。
特朗普为何发难?
拉马福萨现年72岁,曾是身家百万的矿业巨头,也是南非前总统曼德拉的亲密盟友,以擅长外交谈判著称。
作为今年首位访问白宫的非洲领导人,拉马福萨此行并不被外界看好。早在特朗普第一任期内,拉马福萨就对其提出过尖锐批评;自今年初以来,美国与南非关系持续紧张。
2月,特朗普炮轰南非新颁布的《征用法案》,以未经证实的“种族歧视”指控为由,切断对南非的所有援助。
3月,南非驻美大使因发表涉特朗普言论遭美方驱逐。
4月,特朗普政府宣布向南非加征30%“对等关税”(暂缓执行)。
本月,美国国务卿鲁比奥宣布美国不参加今年南非主办的二十国集团(G20)系列会议 。
在此复杂背景下,白宫内部人士此前担心,拉马福萨走进椭圆形办公室时,可能会迎头撞上“旋转的电锯”。
“我不害怕(Im not scared)。”拉马福萨临行前曾这样对南非媒体称。
21日当天,两人的首次会晤开场气氛良好,拉马福萨与特朗普聊起高尔夫球,还赠送后者一本关于南非高尔夫球场的书籍,试图以“高尔夫外交”缓和紧张氛围。
但当一名记者提出美国近日向南非白人赋予“难民”资格问题后,双方就“南非是否正发生白人种族灭绝”展开激烈争论。特朗普随后指示工作人员关灯、放视频,并展示剪报,指控南非出现“针对白人的种族屠杀”。
对此,拉马福萨当场否认,并指出视频内容并不代表政府政策,特朗普的指控站不住脚。
挑话题、放视频、读剪报……从现场情况来看,外界认为,这是特朗普精心策划的一场“白宫伏击”,试图借助影像资料为其观点背书。
然而,南非的土地问题由来已久,牵涉复杂的历史与现实因素。个别案例难以构成特朗普指控的有力证据,反而可能激化种族紧张,进一步损害美国与南非的关系。
“特朗普发起‘伏击’并不让人意外,他向来擅长‘极限施压’。有了泽连斯基的先例,这次不过是故技重施。”中国社科院西亚非洲研究所研究员贺文萍从打压和报复南非、巩固国内政治叙事,以及谋求经济与战略利益等角度,分析特朗普的行为动机。
首先,南非在多个国际议题上站在美国的对立面,包括在国际法院起诉以色列对加沙的军事行为是“种族屠杀”、批评以色列制造人道主义危机等。此举触怒美国与以色列,成为特朗普公开打压报复的直接原因。
其次,特朗普试图借“南非白人受迫害”指控,炒作“白人受害”叙事,以迎合美国国内选民、实现自身政治目的。
在拉马福萨来访前夕,美国政府以“人道主义理由”接收了59名南非白人农场主及其亲属赴美安置,显然意在为这一叙事制造舆论支撑。
再次,特朗普意在向南非施压,迫使其在内外政策方面调整立场,向美国作出让步。
比如,美国希望南非在国际议题上配合美国议程,避免带头挑战美国。美国对南非主办的G20峰会设定的多元化、公平与包容、气候变化等议题表示不满,也对南非在金砖国家会议等场合提出的“去美元化”主张感到不安。
又如,美国要求南非扩大市场开放,调整“黑人经济赋权”政策,包括为富豪马斯克的“星链”卫星网络服务铺平道路等。
拉马福萨“知难而进”?
面对特朗普的突然发难,拉马福萨没有失态,也没有退让。
他平静地指出,南非的暴力犯罪影响所有种族,而非仅针对白人。他还在特朗普指责美国媒体忽视南非白人受迫害、反而关注卡塔尔赠送豪华飞机时幽默反击道“抱歉,我没有飞机可以送给你”。这一机智作答化解了特朗普的咄咄逼人,并在社交媒体上引发热议。
当天晚些时候,拉马福萨对此次会晤给出较为积极的评价。
他指出,两位总统在闭门会谈中进行了深入而富有成效的交流,就贸易问题展开讨论。他期待特朗普访问南非,也希望美国将增加在南非的投资。
舆论认为,优雅拆招、冷静回击,拉马福萨当天的表现堪称“外交教科书”。
贺文萍注意到,此次访美前,拉马福萨已对特朗普政府的外交“刁难”有一定思想准备。面对“白宫伏击”,拉马福萨不卑不亢,既在原则问题上坚持立场,又表现出灵活性,没有和美国“撕破脸”。
毕竟,南非政府致力于重启和振兴与美国的双边关系,南非各界也对美国抱有多重合作期待。
政治上,南非希望阐明在土地改革、巴以冲突等问题上的立场,改善与美国因政治分歧受损的关系。
经济上,美国是南非第二大贸易伙伴。去年南非对美国的出口总额占其全球出口8%。南非希望拓展在美国市场的份额,深化矿产、能源等方面的合作。
外交上,“南非希望成功举办今年的G20系列会议,也希望世界最大经济体美国能参与其中。”贺文萍指出,南非认为,今年G20系列会议在南非举行,不仅是南非外交的高光时刻,也是整个非洲参与国际议事日程的重要契机。
战略上,有评论称,美国对南非加强与俄罗斯等国关系表示担忧,希望限制南非与俄罗斯等国的防务合作。
“白宫伏击2.0”折射出什么?
从2月底“质问”泽连斯基,到如今“指控”拉马福萨,时隔两个多月,“超现实、戏剧性”的白宫会面再次上演,引发外界广泛关注。
舆论认为,特朗普正将严肃外交变为政治噱头,用“威胁+表演”的外交模式替代真正的政策对话。此举可以制造头条新闻,但不能解决外交问题,反而会引发新的外交摩擦。
“白宫伏击2.0”折射出什么?贺文萍从特朗普政府对非政策特点、外交本质等角度进行观察。
其一,对非政策沿袭第一任期的风格和做法,即以“美国优先”为核心,聚焦重点国家,“不是撒胡椒面”。
他采取拉拢与打压“两手”策略:对能促进美国短期利益的双边关系格外重视,比如刚果(金)、安哥拉等矿产资源丰富的国家;希望“杀鸡儆猴”,通过打压南非,威慑其他非洲国家在双边交往及联合国等国际场合与美国保持一致。
其二,这是特朗普政府“极限施压”和外交霸凌的最新注脚。
美方不仅试图公开羞辱来访领导人,还以缺席G20多边会议为施压筹码,再次展示其在“交易政治”“美国优先”等理念交织下,固守单边主义、背离多边主义、对他国利益不管不顾的自私本质。这将引发G20内其他国家对美国的不满,进一步孤立美国自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