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1日,国新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第四届中国—非洲经贸博览会及中非经贸合作有关情况。据了解,6月12日到15日,第四届中国—非洲经贸博览会将在湖南长沙举办,主题是“中非共行动逐梦现代化”,由湖南省人民政府和商务部共同举办。这是今年中国同非洲国家在经贸领域最为重要的交流活动之一。
湖南省副省长王俊寿表示,本届中非经贸博览会邀请刚果(布)、肯尼亚、纳米比亚、南非、尼日利亚等5个非洲国家作为主宾国,湖北省、重庆市作为主宾省(市)。截至目前,已有包括44个非洲国家、6个国际组织、23个国内省区市和2800多家中非企业、商协会、金融机构等超1.2万人报名参会,围绕如何将展会流量转化成经贸增量,释放出综合效应。
王俊寿指出,企业参与更踊跃是本届中非经贸博览会的特点之一。
“我们更加注重市场需求,从展区设置、活动策划、项目对接到对口接待,积极为企业深化合作提供渠道和路径,增加客户黏性。”王俊寿称,目前,已有马里国家棉花公司、尼日利亚第一银行等一批非洲企业和金融机构报名参展。会期内,将组织中外嘉宾赴中非经贸深度合作先行区、省内重点园区和企业等参观交流,实地感受地方对非经贸合作的澎湃活力。
商务部部长助理唐文弘介绍,在中非双方元首的战略引领下,中非经贸合作不断取得新进展。其中,在贸易往来方面,2024年,中非贸易额达到2956亿美元,同比增长4.8%,连续第4年创历史新高。在数字经济、绿色发展、金融合作等新兴领域,中非合作也在不断深化。
“金融合作方面,埃及、非洲进出口银行分别于2023年、2025年成功在中国发行人民币‘熊猫债’。”唐文弘举例指出。
近年来,中国企业加大对非洲各类经贸园区的建设和投资,推动中非产业链合作,为当地税收、就业、出口创汇作出重要贡献。商务部西亚非洲司司长沈翔指出,下一步,商务部还将通过在非洲5个区域打造中非产业合作增长圈、推动投资贸易融合发展、支持中小企业合作等方式,推动中非产业链供应链深度融合。
沈翔表示,鼓励中国企业结合非洲国家资源禀赋和产业发展规划,统筹开展各类产业园区、物流设施、电力能源等项目建设,增强产业集聚效应。
目前,中国企业已与非洲合作伙伴开展了投资贸易融合发展的相关合作,根据中国市场需求和非洲国家特色产业优势,开展农产品订单化种植、深加工等合作,提高了非洲初级产品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沈翔指出,商务部将继续鼓励双方的企业抓住中国扩大开放的机遇,达成更多投资合作成果。
此外,商务部还将积极推动中国与非洲国家间中小企业合作,举办中小企业对接活动,支持中非青年企业家、妇女企业家开展创新创业合作,为双方中小企业合作打开更加广阔的空间。协调资源,开展中小企业人才培养,通过展博会、经贸团组互访等更多形式,促进中非中小企业间投资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