靓丽橙
天空蓝
忧郁紫
玛瑙红
炫酷黑
深卡色
黎明
收起
下载APP
首页> 国际>

正文

瑞银上调全球增长预测至2.7%,全球关税环境仍面临三大不确定因素

2025-05-21 23:01:00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责任编辑:第一黄金网
摘要
5月21日,在瑞银“关税到政策工具”分享会上,瑞银亚洲经济研究主管及首席中国经济学家汪涛表示,目前美国对中国的关税仍将保

5月21日,在瑞银“关税到政策工具”分享会上,瑞银亚洲经济研究主管及首席中国经济学家汪涛表示,目前美国对中国的关税仍将保持在较高水平,并将持续一段时间。

汪涛进一步表示,中国政府将持续推出额外的政策和措施,以支持国内消费、地方政府财政和基础设施融资;预计这些政策措施的规模将相当于GDP的0.5%到1%。

上调全球经济增长预测至2.7%

瑞银投资银行全球首席经济及策略研究主管Arend Kapteyn指出,过去六至八周美国的关税政策引发了全球经济的剧烈波动。瑞银一直在根据市场变化调整对全球经济的预测。

Kapteyn表示,瑞银曾将全球经济增长预测从3%下调至2.5%,随着中美经贸会谈取得进展,瑞银目前将全球经济增长预测上调至2.7%。尽管如此,美国经济增长仍面临显著放缓,预计2025年美国经济增长率将从2.5%降至0.9%。

在相关数据方面,Kapteyn补充道,两周前,美国因贸易领域面临关税冲击而遭受的经济损失相当于GDP的2.5%,涉及约8000亿美元的关税收入,而这一冲击也将使美国的贸易限制水平回到1930年代的水平。随着中美双方同意大幅降低双边关税水平,目前美这一经济损失已降至GDP的1.5%。尽管如此,这仍是一个巨大的冲击,只是比之前的预期有所改善。

Kapteyn指出,目前全球的关税环境在三个主要领域存在不确定因素:首先,关税的最终水平仍不确定;其次,尽管市场波动有所缓解,但经济和政策不确定性仍然很高;第三,关税政策的变化对经济数据的影响仍不明确,尽管中国4月份对美国的出口数据有所下降,但全球航运数据并未完全反映出这一趋势。

改革将带来新的结构性机会

在近期经济数据方面,汪涛指出,4月份中国的出口数据仍显示出较强的韧性,关税对出口的负面影响尚未明显显现。尽管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中的新出口订单指数有所下降,但出口数据尚未显示出明显下滑。此外,中国对美国的出口下降了20%,但对东盟国家的出口则增长了20%。

根据国家统计局官方数据,4月,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为49.0%,比上月下降1.5个百分点,受前期制造业较快增长形成较高基数、外部环境急剧变化等因素影响,制造业PMI回落至临界点以下;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和综合PMI产出指数分别为50.4%和50.2%,继续保持在扩张区间。

汪涛表示,尽管中国面临外部冲击和供应链转移的挑战,但通过改革、开放和技术进步,中国仍能够创造新的结构性机会,并推动经济的持续转型。

汪涛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美国近期对多国(包括越南)大幅提高关税的举措,使企业陷入困惑和不确定性。目前,企业不清楚关税将如何变化,因此在短期内可能会暂停相关决策。但从长期来看,企业仍可能尝试分散生产,根据市场分布进行更碎片化的布局。例如,如果企业的目标市场是欧洲,可能会选择靠近欧洲的地方;如果目标市场是美国,则会选择关税较低的地区;如果目标市场在亚洲,则可能选择亚洲地区。

汪涛认为,香港在整个制造业出海的过程中具有独特优势,尤其是在融资和其他服务方面。香港应积极参与并寻求机会,帮助促进企业海外战略的调整。

在谈到中东和欧洲市场时,汪涛指出,欧洲一直是中国的重要出口市场,其重要性甚至超过了美国。在过去10年中,中国对日本和美国以外的其他地区(包括中东)的出口份额一直在上升。因此,中东和欧洲市场对中国出口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尽管这些市场的出口份额有所增加,但要完全抵消美国市场份额的损失仍具有挑战性,因为全球经济增长放缓,其他地区也受到美国经济环境的影响。

汪涛认为,全球供应链正在重新配置,部分供应链可能从中国转移,但中国可以通过政策工具来应对更高的关税和外部环境的变化。中国政府已重申有关“开放市场”的承诺,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进一步开放金融市场等。

汪涛强调,私营部门在财政、社会等领域推进结构性改革和技术创新中具有显著重要性。她认为,这些改革将为中国创造结构性机会,并有助于缓解外部压力,推动中国经济从出口导向型向消费和投资驱动型转变。

更多资讯可关注第一黄金网微信公众号
更多精彩财经资讯,点击这里下载第一黄金网APP
31 收藏


    相关阅读

    导航

    本站郑重声明:第一黄金网中的操作建议仅代表第三方观点与本平台无关,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据此交易,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