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智能眼镜又有新动作。
5月19日,华为召开新品发布会,发布全系智能新品,其中“智能眼镜”备受市场关注。
紧随其后,2025深圳国际眼镜业博览会将于6月25日至27日在深圳会展中心举行,主题将围绕“传统眼镜+智能穿戴”跨界融合。
智能眼镜作为AI最佳落地终端之一,备受资本市场关注。2025年也被称为智能眼镜的爆发之年,不仅有苹果、脸书、谷歌等国际科技巨头的入局,国内的华为、小米、字节、阿里等科技巨头也加速入场。
深圳作为拥有眼镜产业、电子信息产业等传统优势产业的城市,在“百镜大战”中展现出强劲的竞争力,涌现了闪极、雷鸟创新、亿境虚拟等企业,产业加速集聚,一个万亿级的新兴产业正呼之欲出。
深圳产业大区宝安正加速布局AI智能眼镜产业矩阵,并率先成立全市首个智能眼镜产业联盟,抢滩万亿级新赛道。
“百镜大战”一触即发
深圳“加码”智能眼镜产业
试想一下,以后戴上一副AI眼镜,就能点咖啡、导航、通话、查信息,这将极大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如今,这样的新场景正逐步成为现实。
“不管是VR、AR还是AI眼镜,其实都是相通的,只不过随着技术的迭代和大模型的发展,呈现出的载体不同,产品会越来越智能化和轻量化。”恒悦元宇宙科普中心、深圳市增强现实技术应用协会负责人张振流近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智能眼镜的演变经历了多个阶段,从早期的虚拟现实(VR)设备到现在的AI眼镜,技术不断迭代,应用场景也日益丰富。
近年来,深圳不断加快眼镜产业转型升级。雷鸟、闪极等科技创新凭借过硬的产品力让全球惊叹。2024年12月19日,LOHO携手闪极正式发布国内首款量产AI眼镜——闪极AI“拍拍镜”A1,将大模型、多模态交互与轻量化设计完美融合,成为市场的现象级产品。
今年3月发布的《深圳市加快推进人工智能终端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25—2026年)》提到,在智能眼镜、智能手表、智能耳机、AR/VR设备等细分赛道推出一系列人工智能标杆产品,专注特定场景和“一带一路”市场需求推出高性价比人工智能可穿戴设备。
当AI开始“看见”世界,深圳正在用科技的力量,重新定义我们工作、交流以及感知周围世界的方式。预计未来几年,深圳智能眼镜行业将实现快速增长,成为全球领先的智能穿戴设备产业高地之一。
成立AI智能眼镜产业联盟
宝安加速抢滩新赛道
在宝安新安街道尖岗山国家高新园区,集聚了多家智能眼镜企业,包括仙瞬科技、亿境虚拟、幻未(深圳)科技等等,产业链集聚优势显著。
在深圳加码“百镜大战”的过程中,宝安区凭借其得天独厚的产业基础和政策支持,迅速崛起成为智能眼镜产业的重要高地。这里不仅汇聚了众多专注于智能眼镜研发、生产和销售的科技企业,还形成了从上游零部件供应到下游制造的完整产业链条,极大地提高了产业协同效率和创新能力。
近年来,宝安这些智能眼镜企业都形成了各自的研发成果和产品。比如仙瞬科技开发了全球最小的近眼显示光学系统,让每一副日常佩戴的眼镜都能升级为智能眼镜;其产品在2025年CES展会上获得广泛关注,预售了8000多副智能眼镜。亿境虚拟自研了一款高通AR1商用开发板EVB-AR1,专为智能眼镜开发者定制,支持接入DeepSeek、ChatGPT等多个AI大模型,加速AI眼镜等创新产品的孵化与落地。
去年,深圳市增强现实技术应用协会、深圳市眼镜行业协会等在宝安共同发起了AI智能眼镜产业联盟,旨在整合产业链上下游资源,促进企业间的协同合作。据张振流介绍,目前联盟已经有不少企业入驻,将有利于推动AI智能眼镜产业的快速发展。
智能眼镜企业竞相涌现
产业链正集聚成势
智能眼镜企业为何在宝安涌现?在张振流看来,宝安区拥有完善的电子零部件供应链,为智能眼镜的研发和生产提供了便利。
“比如宝安的企业鹏鼎是做PCB的,ODM领域有立讯精密,这些都是智能眼镜必不可缺的零部件。”张振流说,在宝安,眼镜智能化所涉及的芯片、传感器、声学、光学、电源等各环节都能很快找到相应的企业,产业在这里集聚成势。
据悉,宝安区作为深圳智能终端产业的重要集聚地之一,产业规模已达“千亿”级别。根据《宝安区关于打造人工智能创新应用集聚区的行动方案(2025—2026年)》,宝安区目标到2026年,引育3~5个行业龙头企业,人工智能企业数量超600家,形成50个以上人工智能深度应用项目,带动人工智能产业突破550亿元规模。这表明宝安区在智能眼镜及相关人工智能领域的产业集聚效应显著,且有明确的发展目标和政策支持。
近年来,宝安区高度重视智能终端产业发展。据宝安区工业和信息化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围绕产业链图谱开展强链、延链、固链、升链工作,推动宝安智能终端产业高质量发展。依托完善的产业链生态,宝安区聚集了大批智能终端企业,2024年增加值243.64亿元,同比增长8.4%,集群拥有规上企业601家,其中A股上市企业10家,工业和信息化部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8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6家,聚集了立讯精密、创维、欣旺达、鹏鼎控股、长盈精密、信维通信等龙头企业供应商,以及韶音科技、影石创新、航盛电子等终端企业,超五成企业从事整机制造,整体制造基础雄厚,产品类型覆盖面广,产业链灵活度高。
谈及未来发展,张振流表示:“今年智能眼镜市场将非常热闹,会有大量产品推出,无论是音频眼镜、带显示功能的眼镜,还是集显示和摄像头功能于一身的智能眼镜,市场上将出现各种类型的产品。”张振流预测,未来十年,智能眼镜有望实现技术突破,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设备;到2035年,智能眼镜或将成为手机的替代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