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能源汽车产业蓬勃发展的当下,电池产业链上市公司展开了一场围绕电池能量密度的“竞赛”。
近日,国轩高科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轩高科”)在2025全球科技大会上发布了包括6款电池在内的多种新品。其中,“G垣准固态电池”致力于打破“续航焦虑”与“安全魔咒”的对立难题,以300Wh/kg的能量密度,将纯电轿车的续航里程推至了1000公里。
国轩高科相关负责人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公司已规划建设年产能约12GWh的准固态电池产线。截至目前,搭载G垣准固态电池的“001”号样车,累计行驶里程已经超过一万公里。
2024年,国轩高科首次对外发布了自主研发的全固态电池——金石电池。今年,该款电池性能又有了更进一步的提升。据上述国轩高科相关负责人介绍,历经一年的极限验证,金石电池单体容量已提升150%。
除了国轩高科以外,多家上市公司也把提升电池能量密度作为提高市场竞争力的重要抓手。
阜新德尔汽车部件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德尔股份”)有关人士表示,公司目前开发的固态电池样品能量密度已达到260Wh/kg。同时,公司正在研发下一代产品,能量密度目标设定为400Wh/kg。
江西赣锋锂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有关人士也表示,公司二代混合固态锂电池采用了金属锂作为负极,在固态电池方面开发的高比能电池能量密度达到420Wh/kg,循环寿命超过700次。此外,公司已开发出能量密度达到500Wh/kg的样品。
中国投资协会上市公司投资专业委员会副会长支培元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相较于传统的液态电池,固态电池在安全性、能量密度等方面具有优势。如果固态电池技术得到普及,意味着电动汽车的续航里程将得到显著提升,可有效缓解消费者的里程焦虑。
固态电池在提升续航里程的同时,高安全性也同样受到市场各方的广泛关注。记者从国轩高科方面了解到,该公司的固态化设计,为“G垣准固态电池”穿上了“纳米级防弹衣”,即使3mm钢针穿刺,依然可以保持不起火、不爆炸。
德尔股份表示,公司的固态电池样品已经通过了第三方检测机构针刺、加热、过充电等一系列安全性实验,未来有望成为固态电池领域的有力竞争者。
尽管多家企业已在固态电池能量密度和安全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固态电池要实现大规模商业化量产,仍面临诸多挑战。其中,生产成本较高仍是制约固态电池大规模商业化应用的主要因素之一。
前海开源基金首席经济学家杨德龙认为,未来,随着生产技术的不断成熟以及规模化生产的实现,固态电池的成本将逐渐降低,甚至有可能接近传统液态锂电池的成本,从而提高其市场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