靓丽橙
天空蓝
忧郁紫
玛瑙红
炫酷黑
深卡色
黎明
收起
下载APP
首页> 国际>

正文

跨境急单潮涌:美国买家不再讨价还价,中国工厂昼夜赶工

2025-05-19 22:01:00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责任编辑:第一黄金网
摘要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董静怡上海报道 中美大幅降低双边关税水平,沉寂已久的中美贸易市场仿佛一夜之间被激活。 据新华社报道,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董静怡上海报道 中美大幅降低双边关税水平,沉寂已久的中美贸易市场仿佛一夜之间被激活。

据新华社报道,5月12日,中美双方发布《中美日内瓦经贸会谈联合声明》。本次中美经贸高层会谈取得实质性进展,大幅降低双边关税水平,美方取消了共计91%的加征关税,中方相应取消了91%的反制关税;美方暂停实施24%的“对等关税”,中方也相应暂停实施24%的反制关税。

这次关税下调,至少留出了一个90天的出货窗口期,库存量见底的美国客户都在最近几天加快下单。

阿里国际站商家、上海威迩达遮阳设备有限公司总经理丁林锋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5月12日关税下调当晚,还没寒暄庆祝,美国客户上来就直接要求下一集装箱的货,货值10万美元。另一个长期联系的美国老客户也打算下1-2个柜,总金额在15万美元左右。

像丁林锋这样的商家不在少数,在关税下降至今的一周时间里,之前美国业务暂停的外贸工厂都在密集接单、生产、发货。全球海运订单追踪系统维齐恩表示,中美达成关税共识后,在美国下单的从中国到美国的集装箱预订量激增近300%。

然而与此同时,90天后的政策不确定性仍笼罩着行业。

美国客户们普遍在未雨绸缪,不仅要求恢复暂停的订单,还加大了采购量,囤积未来几个月的库存。据外贸工厂向记者反映,客户下订单后第一件事就是定交期,甚至都不讨价还价了。

外贸工厂们则加快了探索新市场、开拓新业务的步伐,以应对未来可能的变化。“多条腿走路,我们未来的生存能力就更强。”丁林锋向记者表示。

90天后,中美贸易政策是否会再次调整?高额关税是否会再现?没有人敢掉以轻心。

大单回来了

在过去的一个多月里,美国进口商们面临着巨大的成本压力,由于关税的增加,许多企业无力承担额外的费用,导致订单数量急剧减少,海运量也出现了大幅下滑。宝通达国际物流华东区总监岳炳文向记者表示,他接触的传统B端外贸企业们发往美国市场的货量减少了70%。

据新华社报道,5月12日,中美双方发布《中美日内瓦经贸会谈联合声明》。本次中美经贸高层会谈取得实质性进展,大幅降低双边关税水平。

5月13日一早7点30分,义乌市璟文进出口有限公司总经理吴庆芬打开手机就看到了一笔“久违”的大订单,一个美国客户直接爽快下单了30万双袜子。

她来来回回看了好几遍,确认之后,激动地把这个好消息转进了公司群里,“已经有一个月没有接到这么大的单子了。”

“一般情况下,我们都是早上九点上班之后才开始沟通,因为有时差,客户们也都会等一等。”吴庆芬向记者表示,这个“提前”的订单,可以看出客户确实比较着急。

跟随着大单,好消息也是接二连三。因为前期关税一再上调,不少已经下单的美国客户要求暂停生产,这次纷纷要求赶紧复工生产。

璟文进出口有限公司的生产线上有200多台袜子机,每台机器每天能生产300—400双袜子。经过吴庆芬的核算,生产线即将进入满负荷运转状态,仅完成这份30万双袜子的订单就需要持续生产到6月底。

同样的景象也发生在深圳市麦祺佳家居。“知道订单会来,没想到一天内就来个4个新订单,总计30万美元。”深圳市麦祺佳家居有限公司总经理王莉向记者表示,5月13日的订单金额几乎顶平时半个月的订单总额。她粗略计算了一下,本周计划要出8个集装箱货柜的货去美国。

麦祺佳家居有不少美国客户是亚马逊卖家,关税不断上调的时候,他们订单照下,但是不让出货。那时,货物一直存放在工厂里,而王莉手头只有30%的定金,“说实话心里还是蛮担心的。”王莉表示。

王莉承认,目前公司对资金的需求较大,因为库存积压会影响资金周转。她向记者估算称,其公司每月的营业额约为100万美元,正常的库存周转率大概是6次,但因为积压问题,周转率下降,导致其可能只能完成4次周转,影响了公司的利润。

但库存积压在这一个月里是非常普遍的现象,无论是国内的外贸工厂还是美国客户,在面对高额关税时只能等待。

王莉表示,在最近的展会上,他们与一些熟悉的供应商和同行朋友交流后发现,大家都有一些货物积压在仓库里,都在等待合适的时机。不过,大家普遍比较乐观,认为这种情况只是暂时的,对整体市场仍保持信心。

转机也如期而至。“现在客户们的尾款都付过来了,通知赶紧出货。”王莉向记者表示,“仓库里放的那些货,只希望在一两周之内全部出完。”

海运费用或将大涨

随着中美大幅降低双边关税水平,中美航线迅速恢复了往日的繁忙景象,市场活跃度大幅提升。岳炳文向记者表示,根据最近的观察,出货量暴增的情况十分明显,相较于一周前,客户的出货量至少增长了3到6倍。

全球海运订单追踪系统维齐恩相关负责人表示,截至5月5日的7天平均预订量为5709个标准箱,截至5月14日的7天平均预订量飙升277%至21530个标准箱,“由于大幅降低双边关税水平,我们可以看到预订量正在回升。”

集装箱航运信息公司Linerlytica在5月12日发布的一份报告中表示,贸易局势的缓和要早于许多人的预期,这将推动未来三个月内跨太平洋货运量激增。由于货运量反弹的时间恰逢美国传统的夏日购物旺季,预计航运费用将在近期飙升。

而中美航线上的船却是不足的。岳炳文向记者表示,由于加征关税,前期一个月内货量大幅下降,导致航运市场受到显著影响。

通常情况下,例如从宁波或上海到洛杉矶的航线,船公司会配置4到6条船以维持正常运营。然而,由于此前货量下降60%到70%,部分航线的船只无法满载运行,若强行发船,船公司将面临亏损,因此船公司选择暂停部分航线的发船计划,将部分闲置船只调配至欧洲、东南亚、中东以及非洲等其他市场。

即便目前中美贸易恢复活跃,船公司仍需要一定时间来完成内部协调,因此这些船只在短期内难以重新回归原航线,这就导致容易出现舱位供应不足的现象。

目前,中美海运航线的市场报价非常混乱,有物流商向记者表示,有的加了500美元,有的加了1000美元、1500美元。

还有物流商向记者透露,有舱位代理商会利用这一机会,通过回收舱位并以高价重新出售,从而抬高舱位价格。这种行为进一步加剧了舱位的紧张局面。

外贸工厂也预料到了这种情况,正在加紧生产,尽量提早出货。丁林锋向记者表示,目前正优化生产流程,提高效率,尽可能提前完成生产,避免在物流舱位需求最高峰时订舱。

“预计在未来两周、三周甚至一个月后,订舱的需求会暴增,物流成本也会上升。”丁林锋表示,“我们4万元能发的货可能会增加到10万元,但比起145%的关税,成本还是较低的,我们不会因物流成本上升而停止发货。”

岳炳文预测,到6月出货量都会很大,价格也会持续上涨。

不确定性仍在

海运市场上的供不应求,除了原本外贸客户的积压订单恢复发货,也来了更多新订单。90天后的不确定性,仍然如同达摩克利斯之剑,悬在中国外贸工厂和美国客户的头顶之上。

吴庆芬向记者表示,按照常理,客户只需要求他们恢复之前暂停的订单即可,但事实上,客户不仅要求恢复生产,还下达了新的订单。根据该客户的采购规模,此次订单量是以往的两倍。

“我认为客户想要多囤一些货,避免90天以后会有一些新的变数。”吴庆芬表示。

王莉也向记者表示,她手头的美国客户基本都到了补货阶段,再加上大家对90天后的关税政策依然抱有不确定性,从目前的订单金额来看,基本上都是往三四个月的库存量在囤。

“大家都在抢这个窗口期,赶紧把圣诞节、‘黑色星期五’等节假日前的货补齐。”王莉表示。

客户们都比较着急,要求这些订单在这90天内到达美国并清关结束。据外贸工厂们向记者反映,近期他们普遍在加班加点,尽量缩短生产周期,同时针对不同紧急程度的订单进行优先级排序的调整。

而90天后会怎样,无论是工厂还是美国客户,都没人预测得到。

“关税可能还会有调整。”宁波新东方工贸有限公司CEO朱秋城向记者表示,如果现在接了大批量订单却做不到在窗口期内及时发货,仍然存在不小的风险。

而被风险来回折磨的外贸工厂们,不再想在90天后继续被动的等待,他们正在尝试找回更多主动性。

在加紧完成这批订单的同时,吴庆芬已经在考虑转向其他市场。在过去的半个月里,他们开始考虑不同的市场和平台,包括东南亚、非洲以及国内市场,思考如何通过这些市场实现更好的过渡,并拓展客户来源。她向记者表示,如果之后的情况不容乐观,他们会在六七月份去非洲市场考察。

主营房车遮阳篷的丁林锋不想放弃房车保有量第一的美国市场,但他也表示,面对未来的不确定性,给自己“留一手”是很重要的。

“无论是在欧洲、中东国家,还是共建‘一带一路’国家,我们都要看看这些市场中的潜在机会,并及时把握。”丁林锋向记者表示,“多条腿走路,意味着我们未来的生存能力就更强。”

王莉则在考虑扩大C端的布局。之前他们已经在做跨境电商平台Temu,今年打算做自己的独立站。

她认为,一方面,自主品牌的溢价能力相对较高,能够提升产品附加值;另一方面,企业能够直接掌控终端零售价格,在面对关税调整等不确定性因素时能灵活调价,不至于陷入被动。

事实上,在这波关税变动里,跨境电商受到的冲击远远小于传统外贸,许多卖家凭借海外仓存货以及转口贸易等形式维持了美国市场的业务,一些品牌力较强的企业甚至还实现了订单量的增长。

“我们这次的胜利是供应链的胜利,”王莉向记者表示,“长期来说的话,品牌出海还是非常重要的。”

目前来看,这次关税调整带来的短期红利已经让外贸行业重新焕发活力。而长期来看,拓展新市场、加强品牌建设等举措也是外贸企业努力摆脱对单一渠道依赖的努力。

无论90天后的政策如何变化,中国外贸行业的这场自我革新已经悄然开始。

更多资讯可关注第一黄金网微信公众号
更多精彩财经资讯,点击这里下载第一黄金网APP
31 收藏


    相关阅读

    导航

    本站郑重声明:第一黄金网中的操作建议仅代表第三方观点与本平台无关,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据此交易,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