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李振广州报道
今年以来,具身智能成为行业热议话题,2025年更是被业界誉为人形机器人“量产元年”,具身智能正加速从技术探索迈向大规模商用阶段。
全球政府、科技制造巨头、产业链企业、科研机构及资本均已加速入局具身智能赛道。华为正式运营具身智能中心,并与16家企业签署合作备忘录;阿里巴巴参与“星动纪元”融资,蚂蚁集团注册成立了蚂蚁灵波科技,聚焦具身智能技术和产品研发;腾讯曾先后发布全自研多模态四足移动机器人Max以及最新一代机器人小五;美团通过战略投资布局“宇树科技”,独家领投深圳新锐企业自变量机器人A轮融资。
实际上,AI驱动下的机器人技术的快速进步,大大加速了技术的发展。尤其是大模型的“全面开花”,掀起了一轮轮具身智能热浪,人形机器人有望“饮得头啖汤”,并率先在工业、商业、服务业等多场景落地。
但多家受访企业均表示,当前具身智能依然面临制造及更新成本高、下游场景应用待拓展、批量化生产待实现等一系列问题。
“AI及具身智能产业的繁荣,绝非单一企业的独角戏,需要全产业链的协同创新。从算法研发到硬件制造,从场景探索到市场开拓,唯有凝聚各方智慧与力量,才能让中国的具身智能技术,不仅在国内落地生根,也能在全球科技舞台上大显身手。”5月16日,在腾讯全球数字生态大会广州峰会上,腾讯集团副总裁、政企业务总裁李强说。
大模型催动具身智能加速落地
当前,不少企业坚信:随着AI技术持续下沉,具身智能将走出实验室,走进工厂车间提升生产效率,踏入医院病房辅助医疗护理,融入家庭客厅守护日常生活。
就在数日前,越疆科技与腾讯云签署深化战略合作协议,提出聚焦具身智能及人形机器人领域的技术研发、多场景应用与产业体系创新,加速推动人形机器人从实验室向工业、商业、家庭等场景的规模化落地。
各类大模型正在催动具身智能商业化落地。从当前发展趋势看,会在哪些具体场景率先落地?
越疆科技市场总监谢凯旋认为,未来具身智能机器人会率先在工业和垂直度高的商业领域去应用,比如越疆科技已经在工厂部署了超8万台协作机器人,也服务了80家世界500强的制造企业。未来在商业和家庭的服务型机器人的前景也是巨大的,比如机器人已应用在咖啡、奶茶、艾灸、理疗以及家庭服务场景,其趋势是从工业切入,在商业和家庭不断渗透,从专用到通用,从TO B到TO C持续去拓展场景。
据透露,越疆科技与腾讯云将基于场景打造“人形机器人+云端大模型”联合示范方案,开发工业和家庭服务人形机器人(包含双足+双臂和轮式+双臂人形机器人)等方面展开合作。
自变量机器人科技(深圳)有限公司COO杨倩表示,机器人需要的是能够在泛化性场景、通用性场景、随机性的任务上去体现价值。在偏服务业方面,需要通用性能力、泛化性能力、需要机器人理解日志的能力和操作的能力。“目前,我们已经跟头部研发机构、商超连锁在做相应落地,率先在开放性场景里做相应落地。”
招商局集团人工智能首席科学家、狮子山实验室主任张家兴则坚信,让机器人进入千家万户,这就是最大的场景。“我们希望让机器人成为继汽车、电脑、智能手机之后的新一代的智能终端。但想让机器人进入千家万户确实有很多挑战,例如硬件研发周期长,且还需适应不同家庭多样化的环境和需求。因此,端到端大模型带来的通用性,才是当下具身智能真正的机会。”
广州里工实业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卫铳则认为,与其“进入千家万户”,“进入千厂万店”可能会更快一点实现。“我从事制造业行业20多年,看到有越来越少的年轻人进入行业,希望机器人还是要回到制造业行业,先把这件事情做通。”
大湾区全产业链协同创新
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广东是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的核心承载地,也是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的创新高地。
2024年,广东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超2200亿元。截至今年3月,广东省注册成立的人工智能相关企业超过37万家,数量位居全国之首。这些亮眼数据,充分展现了广东省在AI领域的雄厚实力与蓬勃活力,为具身智能产业发展孕育了丰厚的土壤。
《2024年广东省机器人产业发展报告》显示,广东已成为中国最大的智能机器人产业聚集区,产业规模、企业数量均居中国首位,在智能机器人产业链各环节培育引进了一批龙头骨干企业和专精特新企业。
但在广州高擎机电科技有限公司首席市场官罗璇看来,当前具身智能还面临着很多问题:一是“大脑”比“身体”快,如何把大脑、小脑和运动控制、身体协同起来,在技术上仍是比较大的挑战。二是机器人的电池续航跟负载还有提升的空间。三是本体的稳定性、安全性目前还存在技术瓶颈。
大湾区如何解决这一问题?罗璇认为“开源”很重要,打造标准化平台,大家一齐促进行业的发展。“现阶段我们把科研、把技术力量都放在一个标准化平台上来,机器人走进千家万户的时间可能会由10年缩短至5年甚至是3年。”
“腾讯早在2018年就投入机器人算法和产品研发,逐步形成数据共建、算法能力到仿真环境的开源开放平台。”李强在会上表示,腾讯将始终秉持开放协同的生态理念,专注做好大模型时代最值得信赖的数字化助手,以开放的技术平台、丰富的生态资源、成熟的服务体系,与行业客户和伙伴携手构建具身智能产业新生态。
据了解,腾讯云将全方位加码AI投入,以科技创新助力大湾区数字经济提速领跑。目前,腾讯已与智元、越疆科技等头部企业携手,在机器人大脑训练、智能控制、远程交互等场景中不断突破。
针对如何发挥大湾区全产业链协同创新的优势,实现“生态共建”?李卫铳表示,具身智能是个未来产业,行业的投入周期很长,这就需要更稳定持续的政策引导和更精准有效的金融政策。谢凯旋认为,粤港澳大湾区在制造业、服务业有非常丰富的场景,如果能够提供更多的场景,新的技术和产品就会产生海量的数据和案例,能够去反哺技术和产品的迭代。
张家兴表示,AI人才极其重要,香港的优势是人才优势,拥有非常顶尖的高校,还有专门研究人工智能、具身智能机器人的实验室,如何把香港人才跟大湾区其他的城市、机器人方面的成熟产业链结合起来,这是值得去推动和探讨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