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里南地广人稀、农业模式多样。中国项目的实践性和适应性优势凸显,为苏里南农业现代化注入了强劲动力。中国援苏里南农业技术合作中心技术援助项目的成功实践,是拉中农业合作提质升级的生动缩影。该项目通过“技术培训+本土适配”模式,改变了苏里南粗放式耕作传统,使柑橘、香蕉等作物产量显著提升,部分农户收入增长超60%,验证了中国农业技术在新兴市场国家的转化潜力。
中国与苏里南以及其他拉美国家和地区的农业合作具有几个特点:一是从单向技术输出转向能力建设,通过向官员和技术人员提供基础培训,逐步形成技术推广网络;二是从短期援助转向可持续合作,专家团队长期驻点解决实操问题;三是从单一项目转向体系化赋能,将增产增效与农民收入直接挂钩。
当前,拉中农业合作正突破传统农产品贸易范畴,向全产业链协作深化。中国向拉美提供先进的农业技术,同时引进热带作物种植经验,形成双向互补。随着智慧农业成为新的合作重点,拉中在遥感监测、精准种植等领域的合作空间将进一步扩大。
拉美国家农业现代化需求正与中国农业技术、资金、市场优势形成共振。未来,双方合作需更注重本土化创新,将中国经验与拉美生态多样性相结合,共同应对粮食安全挑战。拉中农业合作正在成为南南合作的新范式,其核心是以实效为导向,构建互利共赢的命运共同体。
(作者为苏里南农牧渔业部官员,本报记者谢佳宁采访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