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7日上午,2025清华五道口全球金融论坛在深圳开幕。本届论坛以“共享未来:构建开放包容的经济与金融体系”为主题,汇聚百余位全球政商学界精英,围绕全球经济碎片化、货币体系重构、粤港澳大湾区战略及人工智能革命等核心议题展开深度研讨,为动荡世界中的经济复苏注入前瞻性智慧。
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院长焦捷发表开幕致辞时表示,当前,世界百年变局加速演进,国际形势变乱交织,全球化面临严峻挑战。世界经济格局深刻调整,碎片化加剧,不稳定不确定性上升,全球经济面临着增速放缓的结构性困境与分化风险,单边主义、保护主义加剧,全球贸易秩序面临新的严峻挑战,对国际经济循环造成阻碍。全球治理体系和国际秩序变革加剧,全球金融稳定风险显著增加。在充满不确定性的时期,加强经济金融稳定以提高韧性,意义十分重大。
焦捷表示,多年来,中国一直是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贡献者和稳定锚。中国坚持真正的多边主义,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是经济全球化和贸易自由化的倡导者,并正从全球治理的规则追随者逐步转向制度改革者。中国致力于以高质量发展的确定性应对外部环境急剧变化的不确定性。当前,中国正以新质生产力破解增长瓶颈,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金融是“国之大者”,关系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全局。中央金融工作会议首次系统提出“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五篇大文章”构成了中国金融高质量发展的新驱动力。
200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迈克尔·斯宾塞:贸易战是互相伤害,必须纠正
200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迈克尔·斯宾塞通过视频连线发表讲话。他认为,当前全球贸易体系仍受地缘政治撕裂困扰,贸易战本质是“双输游戏”。
迈克尔·斯宾塞表示,美国发起的关税战已经削弱了消费者信心,对美国经济的负面影响开始展现,若不纠正,将对包括中美在内的全球经济带来灾难性影响。当前特朗普政府与中国及其他国家展开的双边谈判是对先前政策的调整和纠正,“这是个非常乐观的进展,毕竟没人希望在互相伤害的道路上走下去”。
对于未来的全球贸易体系,迈克尔·斯宾塞认为还是会有一个多边体系,因为最主要的国家有很深的承诺要建立多边关系。
迈克尔·斯宾塞强调,中国继续推动多边主义对全球贸易体系非常重要,这能使所有国家获益。此外,他对中美AI技术差距的快速弥合表示关注,认为中国大模型如DeepSeek等的崛起,或将重塑全球科技竞争格局。
波兰前总理马雷克·贝尔卡:使美元走弱是美国的单边政策
波兰前总理马雷克·贝尔卡在开幕式上致辞,并从欧洲视角发表了他的观点。
马雷克·贝尔卡表示,短期来看,美国关税政策的错误实施带来的不确定性,不仅对全球经济,还对美国经济带来了直接的不确定性。此外,特朗普政府希望通过这些措施重建传统制造业的基础,并推动美元贬值。20世纪80年代,美国在使美元走弱方面取得了一次成功,我们现在也看到了美国再度采取这样的单边政策以及相关努力。然而,作为全球储备货币的发行国,美国在某种程度上又不希望美元走弱。现在我们看到的情形是,资本开始流出美国市场,美元也呈现出走弱的趋势,当然美元作为全球储备货币的地位也会逐步走弱。
谈及欧洲面临的长期挑战,马雷克·贝尔卡表示,主要挑战是生产力低下以及GDP增长疲弱,这一点在欧洲显而易见。欧洲已经进入老龄社会,且已持续很长一段时间,与世界上任何其他地区对比,欧洲经济增长会比较慢。眼下欧洲最大的挑战是不平衡、不稳定。我们已进入不稳定的世界,欧洲目前在不稳定的国际经济环境之下会显得更加脆弱。应对这些挑战,一方面,欧洲需要直面美国新政府带来的挑战,利用好关税同盟的内部优势;另一方面,欧洲应允许市场进行多样化调整。对中国而言,中国已成为全球科技的重要制造者和出口者,新形势下,欧洲公司希望可以更多地进入中国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