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届中国—中东欧国家博览会即将在浙江宁波举办。作为全国首个中国—中东欧国家经贸合作示范区,宁波正不断深化扩大与中东欧国家的经贸合作。去年,宁波对中东欧国家进出口额达561.3亿元,是2017年的3倍;今年一季度进出口额152.9亿元,同比增长19.8%。这座千年港城,已成为中国与中东欧国家深化合作的战略支点。
宁波中东欧商品采购联盟执行会长陈威君告诉记者,依托宁波直飞布达佩斯洲际航线,联盟与顺丰达成战略合作,实现“一件代发隔日达”,高附加值的中东欧商品抵华后第三天清关、第四天即可提货。“目前,联盟已拥有120多家成员单位,在波兰、罗马尼亚等地布局了仓储网络,供应链全链‘牵手’,进一步拓宽‘黄金通道’。”陈威君说。
这条“黄金通道”展现了宁波政企协力的创新突破。宁波海关首创“中东欧商品进口通关一件事”应用,实现进口全流程“一站式”导览;全国唯一的中国—中东欧国家海关信息中心成立4年,采集发布海关政策等各类中英文文章2.02万篇,网站访问量突破310万人次。宁波海关承载海关总署中东欧农食产品进口“绿色通道”,中国—中东欧国家海关信息中心、中国—中东欧国家卫生和植物卫生咨询联络点等平台载体政策红利持续释放。去年,宁波自中东欧国家进口农产品2.3亿元,较10年前增长13倍,其中,乳品、酒类10年来进口量分别增长71倍、3倍。进口机电产品66.6亿元,较10年前增长53倍。
不仅如此,中东欧商品采购联盟、中东欧青年创业创新中心、中东欧国家特色商品常年馆等一大批宁波独有的平台在源头采购、进口类别上不断深化与扩大创新便利举措,进一步提升双边贸易质量。比如,宁波中东欧国家特色商品常年馆开馆至今已有10年,这个3.2万平方米的中东欧商品大观园汇聚了70余家专业贸易商和37个国家馆,展示着近5000款特色商品。同时,依托在全国开拓的中东欧特色商品销售网点,拓展了商品渗透渠道,在潜移默化间培育了中东欧商品忠实消费群体。
借力示范区优势,宁波还积极开展“引进来”“走出去”,进一步强化与中东欧国家产业链供应链的协同效应。
今年4月份,商务部在匈牙利举办两国贸易投资对接会,浙江港联捷物流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王灵军赴匈参会。“目标很明确,就是推动更多中东欧企业了解并选择从宁波舟山港直达欧洲的‘中欧快航’航线。”王灵军说。
去年12月30日,宁波舟山港—威廉港“中欧快航”顺利首航,长三角地区发往欧洲的“最快航线”诞生。作为“点对点”直达航线,“中欧快航”货物在途时间仅需26天,较传统方式减少约12天。
“若再以多式联运辐射匈牙利、波兰等,全程耗时仅30天,将宁波与中东欧的时空距离压缩了三分之一。”王灵军说,投资对接会现场,很多匈牙利企业跃跃欲试。
作为中国重要的制造业基地,宁波的智能制造实力正与中东欧国家的要素成本优势形成了协同效应,一批有实力的宁波企业在中东欧搭建起销售网络和生产基地。敏实集团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卢灵霞告诉记者,自2021年起,敏实集团3年内在塞尔维亚投建了6家工厂,直接创造3500个本地岗位,2024年营收达7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