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不断狂飙的国际黄金价格,近日却上演“连跌”行情,一度引发市场关注。
5月14日,现货黄金一度暴跌逾2%,失守关键关口3200美元/盎司,创4月15日以来的新低。5月15日,现货黄金价格再度走低,跌破3130美元/盎司。
招联首席研究员、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董希淼接受《中国经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随着中美经贸会谈取得积极进展,全球“关税战”出现暂缓迹象,加之印巴冲突有所缓和,投资者避险情绪下降,这推动国际市场黄金价格下降。“此外,今年以来黄金价格屡创新高,部分投资者获利离场,金价冲高回落也是比较自然的一种现象。”
另外,降息预期博弈也是黄金承压的主要因素之一。“美联储推迟降息预期,持有黄金的机会成本上升,对黄金价格产生了压制。”金鹏期货总经理喻猛国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从投资者心理与行为角度看,喻猛国认为,投资者锚定黄金前期3500美元/盎司的高点,在黄金价格回调时恐慌性抛售行为也加剧了金价跌势;大量黄金散户投资者追涨后遭遇亏损,某些社交媒体“亏麻了”的情绪扩散等,造成羊群效应后形成非理性的抛售潮;还有部分黄金杠杆投资者(如贷款购金者)因短期浮亏被迫平仓,也放大了市场波动。
虽然黄金价格承压,但业界仍看好金价中长期走势,并预计2025年仍有上行空间。
中国银行研究院主管王有鑫表示,短期内,黄金价格可能延续震荡调整格局。贸易缓和利好仍在持续消化,市场风险偏好维持在较高水平,资金对风险资产的偏好增强。。
喻猛国认为,虽然短期(1—3个月)黄金价格将会承压震荡,但从中长期(6个月以上)看来,其核心支撑未改。“全球央行持续购金、美元信用弱化及地缘风险间歇性爆发,因此金价仍有望重返3500美元上方甚至创出新高。”
根据中国人民银行最新数据,4月末,我国黄金储备报7377万盎司,环比增加7万盎司,为连续第六个月增持黄金。
在此基础上,国际机构也看好未来黄金价格。瑞银预计,未来12个月内黄金价格将达到3500美元/盎司。高盛近期也预计,到2025年年底,现货黄金价格将达到3700美元/盎司,而到2026年年中将攀升至4000美元/盎司。
对投资者来说,黄金投资收益与风险同时存在。董希淼提醒,黄金虽然保值,但金价并非只涨不跌,投资黄金同样存在风险,且受多重因素影响,其价格有时波动较大。
在董希淼看来,目前“关税战”虽有所缓和,但未来不确定性因素仍然较多,处于高位的黄金价格今年的波动可能加大。“因此,投资理财要基于自身投资经验、投资能力和风险偏好,做好适合个人和家庭的资产配置,切勿轻易追涨杀跌、跟风投资、盲目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