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5日,恒瑞医药正式启动H股全球公开发售,计划发行2.25亿股H股,发行价区间为每股41.45—44.05港元,最高募资额可达130.8亿港元,或成为近五年港股医药板块最大规模IPO。据了解,预计恒瑞医药最快于5月23日登陆港交所主板,实现“A+H”两地上市。新加坡政府投资公司(GIC)、景顺(Invesco)、瑞银全球资产管理集团(UBS-GAM)等7家基石投资者已锁定近41亿港元认购额度,占发行规模的43.04%。
恒瑞医药此次H股发行分为香港公开发售(5.5%)和国际配售(94.5%),若全额行使超额配售权,总发行股数可增至2.97亿股,募资上限达130.8亿港元。这意味着,此次恒瑞医药募资额将成为近五年港股医药企业IPO最高募资额。招股书显示,募资净额将用于研发计划;在中国和海外市场建设新的生产和研发设施,及扩大或升级在中国的现有生产设施;营运资金及其他一般企业用途等。
恒瑞医药此次IPO基石投资者阵容也十分豪华,吸引了众多市场化的国际知名投资机构的关注与参与,包括新加坡政府投资公司(GIC)、景顺(Invesco)、瑞银全球资产管理集团(UBS-GAM)、高瓴资本、博裕资本等。据了解,恒瑞医药基石投资者,按发售价认购或促使其指定实体认购可购入的若干数目的发售股份,以发行价中端计算,总金额逾41亿港元(5.33亿美元),认购金额占比达发行规模的43.04%(假设超额配售权及发售量调整权未行使)。
恒瑞医药赴港上市是其“创新+国际化”双轮驱动战略的关键一步。2024年12月9日,恒瑞医药宣布拟发行H股股票并在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以深入推动科技创新和国际化双轮驱动战略。2025年1月6日,恒瑞医药正式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联席保荐人为摩根士丹利、花旗及华泰国际。2025年4月28日,恒瑞医药发布公告称,公司已正式收到中国证监会出具的《境外发行上市备案通知书》,获准发行不超过8.15亿股境外上市普通股(H股)并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主板上市。在历经一系列严格的审核程序后,恒瑞医药即将加入“A+H”上市公司阵营。
对于此次赴港上市,恒瑞医药明确表示,赴香港上市对于恒瑞医药而言极为重要,是出海战略的关键一步。首先,香港资本市场的国际投资者基础广泛,有助于提升公司在全球医药行业的品牌影响力。其次,本次上市可进一步优化资本结构并开拓新的融资渠道,为公司多元化融资提供助力。再者,上市有助于公司拓展海外业务和国际研发合作,增强国际布局,进一步实现海外市场的突破,提升公司的全球竞争力。
未来三年预计47项创新成果获批上市
港股上市将提升恒瑞医药在全球医药行业的品牌影响力,优化资本结构,并为拓展海外业务提供资金支持。目前,恒瑞医药已在欧美日等市场获得20余个药品注册批件,并在美国、欧洲等地开展超20项临床试验。
从管线布局来看,恒瑞医药已经建立了PROTAC、肽类、单克隆抗体、双特异性抗体、多特异性抗体、ADC及放射性配体疗法等技术平台,初步建成新分子模式平台,并不断开拓AI药物研发等平台。已在国内获批上市19款新分子实体药物(1类创新药)和4款其他创新药(2类新药),90多个自主创新产品正在临床开发中,并在国内外开展了约400项临床试验。2024年报中披露了未来三年预计获批上市的47项创新成果,包括HER2ADC、GLP-1药物等重磅产品。
医药行业分析师李煜坤告诉北京商报记者,通过港股上市,恒瑞医药将进一步拓宽融资渠道,加速新药研发进程,提升国际竞争力。同时,这也将为恒瑞医药带来更多与国际顶尖药企合作的机会,推动其创新药物的全球化进程。近年来,国内头部药企通过License-out(海外授权)模式实现创新价值变现已形成趋势,而港股上市带来的国际资本市场认可度,将显著提升恒瑞医药在BD(商务拓展)谈判中的议价能力,为其PD-1单抗、ADC(抗体偶联药物)等重磅产品的海外商业化创造有利条件。
截至目前,恒瑞医药已达成14笔创新药对外授权合作,涉及17款管线,累计交易金额约140亿美元。今年3月,其Lp(a)抑制剂HRS-5346以19.7亿美元总金额授权默沙东,首付款达2亿美元,创下恒瑞医药对外合作首付款纪录。
北京商报记者王寅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