靓丽橙
天空蓝
忧郁紫
玛瑙红
炫酷黑
深卡色
黎明
收起
下载APP
首页> 投资币>

正文

今年前4个月新增人民币贷款超10万亿元 未来一段时期金融总量有望保持合理增长

2025-05-15 01:00:00来源:最新资讯
责任编辑:第一黄金网
摘要
本报记者刘琪 5月14日,中国人民银行(以下简称“央行”)发布2025年4月份金融统计数据的报告显示,4月末,人民币贷款

本报记者刘琪

5月14日,中国人民银行(以下简称“央行”)发布2025年4月份金融统计数据的报告显示,4月末,人民币贷款余额265.7万亿元,同比增长7.2%;广义货币(M2)余额325.17万亿元,同比增长8%。同时公布的2025年4月份社会融资规模存量统计数据报告显示,4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为424.0万亿元,同比增长8.7%。

从今年前4个月的金融总量数据看,社会融资规模、M2、人民币贷款增速持续高于名义GDP增速,显示出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仍然较大。

信贷增速保持较高水平

今年前4个月人民币贷款增加10.06万亿元。4月末,人民币贷款余额265.7万亿元,同比增长7.2%。从4月份来看,当月人民币贷款增加了2800亿元。

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4月份信贷数据受到短期和中长期多重因素影响。4月份为传统信贷小月,在一季度信贷投放“靠前发力”后,新增贷款规模环比出现明显回落。同时,进入4月份,内外部不确定性上升,对市场预期和出口增长形成扰动,导致外贸企业、产业链上下游及居民相关信用扩张节奏放缓。此外,去年以来,地方化债进程不断加快,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信贷增速表现。

“还原地方债务置换影响后,贷款支持力度实际上比统计数据还要更高。”业内专家表示,去年四季度用于化债的特殊再融资专项债发行超过2万亿元,今年1月份至4月份又发行近1.6万亿元,市场调研初步估算,对应置换的贷款约有2.1万亿元,还原后4月末人民币贷款增速维持在8%以上。

地方债务置换不影响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力度,反而对经济的长远发展有利。前述专家表示,地方政府发行专项债置换隐性债务相关贷款,统计上会下拉信贷增速,但实质上只是将金融体系对实体经济的支持方式由贷款转变为债券,金融支持力度并未受影响。

政府债券加快发行

初步统计,2025年前4个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累计为16.34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3.61万亿元。具体到4月份来看,社会融资规模新增1.16万亿元,比去年同期多约1.22万亿元。4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增速比3月末提高0.3个百分点至8.7%,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有所加大。

政府债券发行加快对社会融资规模形成有力支撑。今年政府债券发行明显加快,前4个月政府债券净融资超过5万亿元,同比多约3.6万亿元。其中,4月份启动超长期特别国债、注资特别国债发行,地方政府特殊再融资专项债发行持续推进。据市场人士分析,4月份政府债券净融资约9700亿元,同比多约1.1万亿元,拉动社融增速大约0.3个百分点。

低基数效应M2增速提升

在上年低基数效应作用下,今年4月末M2增速出现提升,较3月末大幅上行1个百分点。

业内专家认为,在去年较大力度的金融数据“挤水分”后,过去相当一部分虚增的、不规范的存贷款被压缩,金融总量数据增长更稳更实。同时,今年以来,存款向理财分流的情况也明显减少,部分资金还从理财回流到存款账户。4月份,存款减少约8700亿元,同比少减约3万亿元,对M2增速上拉影响约1个百分点。还原去年基数的特殊因素影响,4月末M2增速仍保持上月相对平稳的增长水平。

“今年4月份货币信贷整体保持平稳较好增长势头,去年同期的低基数,在余额增速的计算上会拉高目前的数据。随着低基数效应的递减,未来M2增速会恢复到今年前几个月的正常增长水平。”业内专家表示。

4月末,狭义货币(M1)余额109.14万亿元,同比增长1.5%,较上月末小幅回落0.1个百分点。

温彬表示,4月份M1增速小幅回落,保持相对稳定。一方面,4月份为传统税收大月、政府债发行继续加快,财政多收少支对居民、企业存款形成挤出效应,财政存款与一般存款间“跷跷板”现象显现,影响M1表现。另一方面,政府债发行节奏前置,地方化债进程加快,财政资金拨付落地对相关企业活期存款也形成一定支撑。

更多资讯可关注第一黄金网微信公众号
更多精彩财经资讯,点击这里下载第一黄金网APP
31 收藏


    相关阅读

    导航

    本站郑重声明:第一黄金网中的操作建议仅代表第三方观点与本平台无关,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据此交易,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