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腾讯发布2025年第一季度财报,数据显示,腾讯一季度收入1800.22亿元(人民币,下同),同比增长13%,经调整净利润613.29亿,同比增长22%,两者数据均胜市场预期。净利润为478.21亿元,同比增长14%、每股盈利为5.252元,同比增长17%则逊市场预期。
市场向来更关注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盈利为主,这一数据更能反映公司的持续业绩表现,两者的利润差距不排除是投放在AI相关业务的一次性资本开支导致。
腾讯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马化腾表示,2025年第一季,腾讯的高质量收入保持坚实的增长态势。AI能力已经对效果广告与长青游戏等业务产生了实质性的贡献。腾讯亦加大了对元宝应用与微信内的AI等新AI机遇的投入。
马化腾称,相信在AI战略投入阶段,现有高质量收入带来的经营杠杆,将有助于消化这些AI相关投入产生的额外成本,保持财务稳健。腾讯预期,这些战略性的AI投入将为用户与社会创造价值,并产生长期、可观的增量回报。
▍AI应用渐显成效
透过本季度财报可以看到,腾讯的AI战略布局正稳步展开。
一方面是投入持续加码,另一方面是,AI 技术已在提升用户粘性、优化广告投放及推动企业服务升级等关键领域取得突破,持续反哺腾讯核心业务扩大收入。
在C端市场,腾讯的AI应用实现了全场景的用户覆盖。原生AI产品中,元宝、ima等应用快速更新迭代。
微信生态多场景AI应用加速,比如搜索场景搭建快速回答+深度思考的AI搜索新体验;公众号和小程序工具引入AI能力,提升内容生产与开发效率;视频号通过算法优化持续提升用户参与度。系列举措推动微信由连接平台向智能生态持续进化。
AI技术已为腾讯带来实质的业绩回报。财报数据显示,在营销服务领域,受益于AI驱动的智能广告投放系统显著提升匹配精准度,带动多个垂直行业广告主投入同比增长。营销服务业务于今年首季收入同比增长20%至人民币319亿元.
在游戏领域,AI技术通过优化用户体验,提升产品活跃度,增强长青产品粘性,例如《和平精英》在今年引入DeepSeek大模型,推出AI助手和AI队友为玩家提供游戏指导和对局陪伴,提升了游戏的用户参与度。
腾讯AI今年最大的动作是元宝的营销投放上,但是这一部分投入是腾讯这季度财报唯一存在的不明朗因素,财报内并未详细提及腾讯元宝的投放带来影响如何,市场目前仍是会较为关注用户留存情况,是否会形成现金流压力。
在业绩电话会议上,腾讯高管称,元宝用户群的增长非常明显的,腾讯花了很多时间来确保能够留住这些用户,下阶段会添加很多功能,以期留住这些用户,并且吸引更多的新用户。
▍从算力到人力,全面加码
过去一年,市场极度关注腾讯的毛利率和资本开支。自从AI的投资于2024年下半年开始增加,各科技企业的资本开支压力也开始上升,腾讯亦不例外。
财报数据显示,2025年第一季度,腾讯在技术和产品力上持续加大投入,研发开支达189亿元,同比增长21%,投入增长仍处于较高水平。
腾讯第一季度的资本开支虽然有按季回落,但整体仍处于高峰期,这主要是目前国内AI行业对IT基础设施和数据中心仍有较庞大的需求。
在晚间的财报电话业绩会上,多名投资者也对腾讯的AI投入规划做出提问,一是GPU算力投入,二是人力投入。
GPU的投入上,腾讯高管称,腾讯当前在GPU方面处于有利地位,之前获得的芯片有非常强的能力,腾讯会动态调整芯片使用情况,这些芯片的用途已有相应的规划。
比如在广告业务和内容推荐方面,会大量使用GPU;在大语言模型训练方面,腾讯也有足够多的高端芯片来持续模型训练;GPU更大的需求,其实是来自推理。
腾讯高管称,不会采取一味堆算力的投入方法,会从需求侧和供应侧做优化,提高效率。
腾讯在AI领域发起了“从算力到人力”的全面加码。人才招聘方面,公司高层在内部明确表态:“只要业务团队能证明其项目是在产品中实现AI赋能,或是开发独立的AI工具产品,在资源保障的前提下,公司将不设算力和人力限制”。
在强化AI人才建设方面,腾讯重点推进“青云计划”,将大模型作为核心招聘领域。
腾讯还启动了史上最大就业计划,3年内将新增2.8万个实习岗位并加大转化录用,其中2025年将迎来1万名校招实习生,六成面向技术人才开放。目前,腾讯集团近半正式员工直接从事技术研发工作,科技类人才整体占比超七成。
腾讯高管称,AI工程师费用非常高,但是这个有必要,腾讯希望能够通过这样的投入,更好的发展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