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多个地区相继发布养老产业相关支持政策。
5月14日,广州市委金融办联合中国人民银行广东省分行、广东金融监管局等部门,发布《广州市关于促进养老金融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从12个方面明确了广州养老金融发展的重要任务,旨在推进做好养老金融大文章,支持广州多层次养老保障和服务体系建设。
今年4月,中国人民银行陕西省分行等10部门出台《金融支持中国式养老服务陕西银发经济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提出推动陕西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协同发展,到2028年,陕西省内县(区)级养老领域金融服务覆盖率达100%,老年群体金融风险防范宣传覆盖率达100%,力争形成一批在全国具有示范效应的养老金融创新试点和业务模式。到2035年,基本建立适度竞争、有序创新、风险可控的养老金融服务体系,基本实现养老金融水平有效提升与陕西省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良性循环。
深圳作为首批个人养老金试点城市,日前也发布了养老金融实施意见。中国人民银行深圳市分行联合深圳金融监管局等12部门联合印发《关于统筹做好养老金融大文章服务深圳银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聚焦养老金金融、养老服务金融、养老产业金融等重点领域提出十七条具体落实举措,为打造高品质“老有颐养”深圳样板绘制了一张“路线图”。
人口老龄化是一个长周期的经济社会常态现象。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24年人口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末,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达到31031万人,首次突破3亿人。近年来,在我国大力发展银发经济的背景下,养老产业迎来前所未有的机遇期。《中国老龄产业发展报告》预测,到2050年,中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的消费市场规模将增加至106万亿元左右。
养老产业发展离不开金融支持。2024年12月,中国人民银行等九部门联合印发《关于金融支持中国式养老事业服务银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标志着我国养老金融政策体系的进一步完善与升级。
江海证券发布研报称,随着养老服务体系的不断完善,养老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将迎来发展机遇,包括养老服务设施的建设与运营、老年健康管理与医疗服务、老年用品的研发与生产等。
据证券时报·数据宝统计,A股中养老产业个股有40余只,包含医药生物、家用电器、非银金融等多个行业个股。截至5月14日,养老概念股年内股价平均上涨2.21%,妙可蓝多、豪悦护理的股价涨幅居前,年内均上涨超40%。
5月以来,约半数概念股获得杠杆资金加仓,其中爱尔眼科、恒瑞医药、保利发展的融资净买入额居前,均超1亿元。
从今年一季度业绩来看,养老概念股中有17股净利润规模超1亿元且同比呈现增长。
中国人寿的净利润规模居首,一季度实现归母净利润288.02亿元,同比大幅增长39.5%,业绩表现超出预期。
2024年,中国人寿积极投身于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之中,在“保险+养老”方面,秉持“让子女放心、让老人安心”的养老生态建设理念,发挥保险资金长期、稳健优势,稳步推进养老服务多方式供给,加快在重点战略区域的布局,着力构建国寿特色养老生态。积极推进CCRC养老社区、城心养老公寓、康养旅居三大养老产品线布局落地,已累计在14个城市布局17个机构养老项目,推出三款“随心居”旅居产品,满足客户多元养老需求。
浙江医药、新和成、科沃斯、英科医疗的净利润规模同比增幅居前,其中浙江医药、新和成一季度净利润实现翻倍,分别增长273.08%和116.18%。
一季报净利润超1亿元的绩优概念股中,有12股获得至少5家机构给予评级,且机构一致预测2025年业绩有望增长,科沃斯、华兰生物、同仁堂的预测净利润增幅分别为88.64%、18.62%和17%。
(本版专题数据由证券时报中心数据库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