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关于“永旺广州天河城店将于6月撤场”的市场消息引发关注。这也意味着,天河城这座承载着广州人29年记忆的商业地标,或将迎来新一轮的业态调整。到2025年底,广州商圈基础设施与智慧化水平全面升级,万象城、太古里首开区、天河城改造焕新等一批项目建成营业,未来三年全市商业面积预计将增长超100万平方米。
永旺天河城店的续约合同“双方还在沟通中”
5月14日,记者走访现场发现,尽管传言未定,但天河城负一层的永旺超市依然顾客盈门,市民边挑选商品边感慨:“这条100米的购物路,走出了几代人的青春回忆。”这场“老店更替”,也让人看到了广州商业“增量扩张、存量焕新”的缩影。
“欢迎光临AEON!”熟悉的广播声响起,超市现场的人声、吆喝声热闹依然。不少市民向记者反映,并不太清楚这里是否要易主,只是如常来买东西。“我大概刷到网上有说永辉进驻。”“老广”黄先生表示,自己其实会更关注后续购物优惠的相关信息。
永旺在广州天河城的租期将在2025年6月30日到期,而永旺天河城店的续约合同“双方还在沟通中”,如正式启动焕新改造,永辉有机会下半年在广州天河城布局广州中心城区首家自主学习“胖东来”的调改门店。
当天记者走访现场发现,永旺超市一切如常。市民边推着小车边在超市挑选新鲜水果和食材,热门的生鲜和寿司区域依然火热。尽管永旺撤场消息尚未正式“官宣”,但社交网络上不少“老广”已经纷纷表达不舍。
“从地铁一号线的体育西路站C出口走进天河城负一层,这条通向超市的路,我走了大概有18年了吧!再熟悉不过了!”市民覃女士告诉记者,从吉之岛到永旺这短短的100米路,承载了满满的青春回忆。覃女士回忆称,年轻时的周末特别喜欢与大学舍友约逛超市。“以前商圈没有现在这么集中和完善,天河城负一层就是性价比最高的‘买买买’享受。”
“超市升级是很正常的事情,我觉得是好事!”正在挑选端午粽子的市民肖女士告诉记者,广州人虽讲情怀但也支持发展,她表示天河城整体升级受益的是市民,超市只是其中一个部分。
广州天河城于1996年开业,而和广州天河城同步开业的“吉之岛”(永旺曾用名),是永旺在中国内地的首店,已陪伴广州街坊29年。
年底广州商圈基础设施与智慧化水平全面升级
这种“老地标”更迭并非个例。除了有着“中国第一MALL”之称的天河城已经正式宣布启动为期三年的改造升级计划,始建于1995年的丽江明珠酒店(现番禺区容屿项目)也于近日宣布“拆除翻建”,打造10万平方米的“非标商业综合体”。
广州的商业焕新,绝非简单的“拆旧建新”。近年来,广州各商业载体内的商业业态不断调整升级,华润万家、沃尔玛等一些传统商超大卖场“撤店”的情况接连出现。随着线上和线下融合、更强调购物体验的新零售时代来临,大润发、永辉等传统商超被“倒逼”拥抱互联网,新超市业态不断涌现。
“商圈的竞争、消费者购物习惯的变化以及线上购物的普及可能导致消费者流量减少,从而影响了大卖场的销售业绩。线下商超行业正在面临转型升级的挑战。”在艾媒咨询首席分析师张毅看来,为了应对市场变化,一些大卖场选择关店并转型为新的业态。张毅认为,随着消费者需求的不断变化和线上零售的兴起,传统卖场需要不断创新,提供更多元化的服务和体验,以吸引消费者的兴趣和购买欲望。对于一些经营多年传统卖场的关闭,广东省商业地产投资协会会长黄文杰认为,缩减面积、减少库存单位、提高坪效的轻量化发展已经成为超市行业转型的重点。
广州还通过政策创新激活商业活力。广州市近日发布了《广州市促进商圈高质量发展意见》(下文简称《意见》),《意见》提出,到2035年,广州将构建“5+2+4+22”重点商圈体系,形成布局均衡、功能完善、辐射力强的世界级、都会级、区域级三级商圈网络。
据《意见》,广州将科学规划用地,释放空间新活力,积极开展跨部门用地规划协商,为重大项目预留连片商业用地。鼓励公共绿地、文化场馆等设施适度兼容商业功能,打造“博物馆+咖啡厅”“体育场馆+主题市集”等跨界场景。通过城市更新连片改造商圈周边空间,破解老城区商业用地碎片化难题。活化老旧建筑,支持符合条件的重点商圈内老旧建筑转换为经营性空间,允许地下空间不计容、容积率补偿等创新措施,推动北京路、永庆坊等历史街区焕新。
到2025年底,广州商圈基础设施与智慧化水平全面升级,万象城、太古里首开区、天河城改造焕新等一批项目建成营业,未来三年全市商业面积预计将增长超100万平方米。到2035年,广州将建成辐射全国、链接全球的世界级消费目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