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商报讯】(记者钟国斌)5月12日,离岸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大幅拉升,盘中涨幅一度超过400点。截至当日15时30分许,离岸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报7.2049,上涨357点,涨幅为0.49%。
消息面上,中美经贸高层会谈5月10日至11日在瑞士日内瓦举行。此次中美经贸高层会谈坦诚、深入、具有建设性,达成重要共识,并取得实质性进展。双方一致同意建立中美经贸磋商机制。5月12日,会谈达成的联合声明发布。
事实上,5月以来,离岸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升势明显。5月2日,离岸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大涨0.91%;5月5日,离岸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一度突破7.18关口,创下年内新高。
关于人民币走强的原因,投资分析师林大辉认为,美元指数阶段性走弱是推动力之一。美国商务部公布的数据显示,近期美国经济表现疲软,尤其是4月非农就业数据不及预期,美元指数4月份一度失守100点大关。
同时,中国政策层面释放的积极信号也是驱动力。“一行一局一会”5月7日公布“一揽子金融政策支持稳市场稳预期”的改革举措,从货币政策持续加码、金融制度精准指向重点领域、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等方面稳定市场,市场对后续稳增长政策的预期增强。
业内认为,离岸人民币的走势将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就外部环境而言,地缘政治冲突、贸易摩擦等因素或将继续扰动市场,人民币面临一定贬值压力;美元走势亦是关键因素,如果美元大幅反弹,离岸人民币也会承压。
从宏观经济层面来看,全球经济若能保持复苏态势,国际贸易环境有所改善,人民币有望在稳定基础上保持一定的升值动力。同时,人民币在国际结算中的占比提升,也可能带来结构性升值动力。此外,2025年央行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根据经济形势变化灵活调整政策工具,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
民生证券宏观资深分析师邵翔认为,美国大幅加征关税时人民币贬值有限,对谈判出现缓和带来的升值预期也应保持克制,更倾向于在7.10至7.20之间。
广开首席产业研究院首席经济学家连平预计,今年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在7.0至7.5区间内双向波动,人民币实际承受的贬值压力总体可控。首先,市场对于贸易保护主义及其后果已有充分心理预期;其次,中国可以通过更加多元化的汇率政策工具来缓释人民币贬值压力。
中金公司指出,二季度人民币汇率核心驱动因素将转向中国经济修复斜率与美联储政策预期的博弈。随着中国经济持续复苏,经济数据的不断向好将为人民币汇率提供坚实的支撑。美联储货币政策的不确定性,如加息或降息的决策,也将对人民币汇率产生重要影响。预计汇率中枢将在7.15至7.30区间形成新的均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