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假期,全国消费市场呈现出一片繁荣景象。据商务部商务大数据监测,“五一”假期全国重点零售和餐饮企业销售额同比增长6.3%。这一数据不仅凸显了我国消费市场的强大活力,更彰显了经济的韧性和潜力。
业内人士普遍认为,“五一”假期消费市场的繁荣,离不开银行业在金融服务与优惠政策上的创新与支持。从推动大宗消费升级,到点燃服务消费热情,银行在多个层面发挥了关键作用。未来,银行业将持续发力,通过不断优化金融服务、推出更多优惠政策,为消费市场的持续增长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金融赋能
助力大宗消费升级
汽车与家电等大宗消费领域在“五一”假期表现亮眼,成为拉动消费增长的重要引擎。这背后也有着银行的身影。
比如,工商银行上海市分行在2025上海车展期间,积极响应政策要求,全面强化汽车消费金融支持。通过与头部汽车品牌系统直联,实现纯线上电子签流程,客户在汽车品牌官方平台选配车型后,可无缝跳转完成汽车分期申请,极大简化了贷款流程。同时,针对优质主机厂商需求开发特色系统,实现全额放款、系统对账和部分期限免息等功能。今年,该分行持续加大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投入,为消费者提供更优金融方案,助力汽车消费市场的繁荣。
交通银行湖南省分行则创新推出汽车场景消费贷,为汽车消费提供便利。这一产品作为个人纯信用贷款,全流程无纸化申请,无需抵押,最高可贷50万元。目前,该分行已与省内300多家汽车经销商达成合作。在“五一”假期期间,交通银行湖南省分行在省内300个重点楼盘、汽车经销商及商场安排工作人员驻点,协助市民办理车贷等业务,保障假期金融服务不间断,为汽车消费市场的持续升温提供了有力支持。
除汽车消费外,家电等大宗消费也得到了银行的积极支持。例如,建设银行各地分支机构纷纷推出家电以旧换新补贴活动,通过与家电品牌和经销商合作,为消费者提供旧家电回收补贴和新家电购买优惠,推动家电消费升级。这一举措不仅促进了家电销售,也有助于推动家电行业的绿色发展。
受访专家表示,总体来看,银行的金融支持不仅满足了消费者的即时需求,也为相关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资金保障,促进产业链的稳定和升级,为经济增长奠定坚实基础。
中国银行研究院研究员范若滢对《农村金融时报》记者表示,下一步,银行应通过产品创新、场景深耕等策略,积极推动假日消费升级。首先,围绕汽车、家电、家装等大宗消费场景,推出一系列针对性金融产品和服务,激发居民消费潜力。如推出低首付甚至零首付汽车贷款,并给予一定的利率优惠。其次,进一步优化场景服务,与各大平台电商、商场等进行合作联动,加速向县域市场渗透,更好发挥金融支持大宗消费的作用。此外,加快优化服务流程,开发出更多线上金融产品与服务,同时实现更多产品线上快速审批,提升消费者体验。
优惠叠加
点燃服务消费热情
服务消费在“五一”假期同样火热,各地餐饮文旅市场一片红火。银行业积极把握假日文旅经济机遇,推出多种优惠政策,助力服务消费市场繁荣。
比如,河南淅川农商银行与当地文旅部门合作推出“一站式”金融服务,打造“智慧旅游”平台,游客通过手机就能便捷完成门票购买、餐饮预订等操作。该行在乡村旅游环线和景区广泛布放POS机等金融服务终端设备,并在主要景区设立“金融+旅游”服务站。
“我行围绕‘旅游+’推出‘民宿贷’‘惠民贷’等特色贷款产品并给予利率优惠,助力当地旅游产业发展,提升游客消费体验。”淅川农商银行相关负责人表示。
广发信用卡则聚焦“美食打卡”这一旅游消费核心场景,推出“天天5折”“周五5折”“消费满额立减”等活动,覆盖全国40多个城市3000多家特色商户。“五一”假期正值“超级广发日”,瑞幸咖啡、奈雪的茶等品牌推出周五“买一赠一”活动。5月1日至5日,消费者在全国40余个核心商圈1000多家合作商户可享“天天5折”优惠,同时开展商圈消费“满额立减高至50元”活动,进一步激发餐饮线下消费活力。
服务消费的繁荣不仅体现在旅游和餐饮上,文化娱乐等领域也呈现出蓬勃生机。例如,中国银行推出了文化消费信贷产品,为消费者提供低息贷款用于文化艺术活动消费。这不仅丰富了消费者的精神文化生活,也促进了文化产业的发展。
银行业通过精准化优惠政策与场景化创新服务,不仅深度适应居民消费升级的多元需求,更以金融科技赋能文旅、餐饮等服务产业,推动相关领域加速数字化转型。
范若滢认为,未来银行还需进一步创新优惠活动,点燃消费热情。一是强化与政府部门、商户等的合作,在政府补贴基础上,叠加推出银行金融让利与厂商价格优惠,形成更强有力的政策效果。二是针对差异化客户进行个性化产品设计,满足不同群体的消费需求。三是持续优化服务水平,提高消费贷款审批效率。
展望未来,随着银行金融服务的进一步优化和创新能力的不断提升,消费市场将持续释放更多潜力,为经济增长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推动我国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