靓丽橙
天空蓝
忧郁紫
玛瑙红
炫酷黑
深卡色
黎明
收起
下载APP
首页> 股市消息>

正文

近4年累计亏损17亿元,君圣泰医药进入重要闯关期 董事长刘利平:计划年底递交新药上市申请

2025-05-09 17:08:00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责任编辑:第一黄金网
摘要
5月8日下午,君圣泰医药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举行了投资者交流会,会议主题围绕“一药多效”,公司创始人、行政总裁(CEO)及董

5月8日下午,君圣泰医药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举行了投资者交流会,会议主题围绕“一药多效”,公司创始人、行政总裁(CEO)及董事长刘利平,副总经理及执行董事于萌,董秘及投资者关系总监高丽萍等多名高管出席了会议。

交流会开始的时间,比预期晚了几分钟。一开场,高丽萍简短介绍会议议程后,就直白介绍起君圣泰医药产品主要是聚焦代谢性慢病开发赛道,而公司开发核心产品熊去氧胆小檗碱(HTD1801)的理念,则是基于代谢性慢病一人多病的特点,以及对市场对一药多效的巨大需求,紧扣交流会主题。

在会上,投资者现场提问最多的是关于公司核心产品熊去氧胆小檗碱(HTD1801)研发和商业化的问题。在刘利平给出公司清晰的商业化时间表后,投资者将关注点聚焦到了公司现金流和未来融资计划上。

“一药多效”核心产品进入重要闯关期

在高丽萍看来,基于疾病复杂性,代谢性慢病需综合疗法,传统“头痛医头”模式难以满足市场需求,多靶点药物或成未来主流。

高丽萍举例说道,代谢性慢病患者常伴随多种疾病叠加,如高血糖、高血脂、高血压、脂肪肝、肥胖及体重异常等。国际研究显示,多重代谢疾病叠加的汇总发病率高达42.4%。这些疾病形成一个原因是胰岛素抵抗,而改善胰岛素抵抗被视为解决代谢性慢病的关键突破口。

成立于2011年的君圣泰医药,2023年底在港交所上市,公司专注于代谢及消化系统疾病的治疗发现、开发及商业化多功能及多靶点疗法,但截至目前还未成功上市一款产品。记者了解到,君圣泰医药目前自主开发了5款候选产品,适应证包括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炎(MASH)、2型糖尿病(T2DM)、严重高甘油三酯血症(SHTG)和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PSC)等,其中有2款产品已进入临床阶段。

熊去氧胆小檗碱(HTD1801)是公司寄予厚望的拳头产品。根据管理层介绍,熊去氧胆小檗碱(HTD1801)是一种靶向肠-肝系统的口服抗炎及代谢调节剂,正在开发用于治疗代谢及消化系统疾病。

刘利平在会议上解释,HTD1801为熊去氧胆酸和小檗碱的离子盐,是一种具有独特双机制的新分子实体,通过激活AMPK(AMP依赖的蛋白激酶)及抑制NLRP3(NOD样受体热蛋白结构域蛋白3),发挥其生物学活性。而这两种关键机制与改善葡萄糖代谢、胰岛素抵抗、脂质代谢和肝脏炎症相关,为2型糖尿病(T2DM)等复杂代谢性疾病的治疗提供综合性解决方案。

不过,在君圣泰主打产品的代谢异常性脂肪性肝炎、2型糖尿病等领域,竞争已然白热化,全球已有多家医药巨头和创新药企布局,而君圣泰医药产品未来商业化能力如何,如何从白热化竞争中脱颖而出仍待验证。

对于自家产品竞争优势,刘利平回应称,熊去氧胆小檗碱(HTD1801)具有多重代谢获益,已完成的临床试验显示出良好耐受性,还被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授予2项“快速通道资格认定”和1项“孤儿药资格认定”,临床研究数据在国际学术大会及顶级期刊发表,获得国际认可。

在此次会议召开之前,君圣泰医药还宣布了熊去氧胆小檗碱(HTD1801)在中国2型糖尿病(T2DM)患者中开展的2项3期临床试验(SYMPHONY 1和SYMPHONY 2)达到主要疗效终点及多个次要疗效终点。

刘利平表示,2025年,熊去氧胆小檗碱(HTD1801)将迎来临床开发的关键跃迁时刻。针对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炎(MASH)的2b期研究数据即将揭晓;针对2型糖尿病(T2DM)将完成包括与达格列净头对头研究的3项3期试验数据读出,并计划于年底递交新药上市申请。

预计未来现金流支出将大幅下降

由于核心产品尚未获批上市,公司近几年无主营业务收入,不过从财报来看,君圣泰医药亏损额有所收窄。2024年君圣泰医药录得亏损为3.82亿元,上年同期为9.39亿元,亏损收窄主要因可转债公允价值变动损失减少。

君圣泰医药同所有尚未商业化创新药公司一样,面临着早期持续亏损的压力。据悉,2021年至2022年,君圣泰医药亏损额分别为2.17亿元、2.24亿元,公司近4年累计亏损超17亿元。此外,2024年末公司现金余额3.11亿元,同比下降48.9%,公司依赖融资维持研发。因此,在此次交流会上,投资者十分关注君圣泰医药的现金流状况以及未来融资计划。

财务数据显示,2021年至2024年,君圣泰医药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一直为负,分别为-9054.6万元、-1.72亿元、-3.57亿元、-2.98亿元。

刘利平回应称,2023年末至2025年,是公司现金流支出较大的时期,主要是因为该阶段公司开展了2个大适应证研究,涉及4个大的三期临床试验。不过,今年随着大型三期临床试验的结束,公司现金流支出将大幅减少,预计现金流支出约为2024年的30%。

对于公司研发成本较高,未来如何控制成本,刘利平表示,公司持续投入研发是为产品长远发展。后续会优化资源配置,在保障研发质量的基础上,合理安排临床试验流程、加强与合作伙伴协作等,以此提高研发效率,控制成本。

刘利平强调,尽管如此,公司仍将持续拓展适应证开发,适时考虑开放融资,公司也在积极寻求BD(商务拓展)合作,通过产品合作的权益来补充更多的现金流。

就公司未来1到2年产品开发计划,刘利平表示,公司核心产品即将进入商业化阶段,实现从分子到药品的关键过渡,首个产品申报之后,希望能够在2026年底或2027年初获得批准。未来1至2年,除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炎(MASH)开发的重要节点外,减重适应症及GLP-1(胰高血糖素样肽-1)联用开发也将取得显著进展。同时,公司早期项目及机构合作也将持续推进。

更多资讯可关注第一黄金网微信公众号
更多精彩财经资讯,点击这里下载第一黄金网APP
31 收藏


    相关阅读

    导航

    本站郑重声明:第一黄金网中的操作建议仅代表第三方观点与本平台无关,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据此交易,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