靓丽橙
天空蓝
忧郁紫
玛瑙红
炫酷黑
深卡色
黎明
收起
下载APP
首页> 国际>

正文

美国“足力健”斯凯奇溢价“卖身”3G资本,剑指“美国关税政策”

2025-05-09 17:00:00来源:国际金融报
责任编辑:第一黄金网
摘要
最近,作为全球第三大运动鞋零售商、两度入选《财富》500强的斯凯奇(SKECHERS),其退市消息于2025年5月空降微

最近,作为全球第三大运动鞋零售商、两度入选《财富》500强的斯凯奇(SKECHERS),其退市消息于2025年5月空降微博热搜,引发市场震动。

这家凭借 “平价舒适” 定位在全球鞋类市场占据一席之地的巨头,在上市二十余年后选择私有化的背后,似乎剑指“美国关税政策”。

3G溢价收购

2025年4月25日,斯凯奇发布的一季度财报成为退市导火索:中国市场销售额同比下滑16%,全球营业利润下降11.3%,创下新的季度营业纪录,同时,该公司取消了今年的业绩指引,原因是美国的全球贸易战颠覆了企业的计划。

公司撤回全年业绩指引,斯凯奇在一份声明中称:“由于全球贸易政策带来的宏观经济不确定性,公司目前不提供财务指导,并撤回我们在2025年2月6日发布的2025年年度指引。”

同时,斯凯奇在SEC文件中明确警示,全球贸易政策变动对其业务构成重大风险。斯凯奇称,美国市场占斯凯奇全球销售额的38%,但其进口产品超六成来自中国、越南等亚洲国家。关税政策导致采购成本大幅攀升,挤压利润率。

斯凯奇表示,关税推高终端价格,削弱价格竞争力,可能会减少消费者需求并影响销量。财报显示,2025年一季度,斯凯奇美国市场增速(6.9%)已落后于国际市场(7.2%)。

4月29日,斯凯奇联合NIKE(耐克)、ADIDAS(阿迪达斯)等76家美国鞋企向白宫联名致信,要求豁免 “对等关税”,警告若叠加税率达150%-220%,行业将面临生存危机。

5月5日,斯凯奇宣布接受巴西私募基金3G资本的全现金收购要约,交易金额94.2亿美元(每股 63 美元,溢价30%),创全球鞋类行业最大并购案。

消息公布后,斯凯奇股价单日飙升24.35%。根据斯凯奇官网披露的信息,此次收购完成后,斯凯奇将从纽交所退市,转为私人控股公司,但品牌总部、管理层及核心战略将保持不变,创始人罗伯特·格林伯格(Robert Greenberg)将继续担任董事长兼CEO。

关税冲击

斯凯奇的“成长之困”似乎早已初见端倪。

有媒体报道,2024年斯凯奇全年营收89.69亿美元,同比增长12.11%,净利润6.39亿美元,同比增长17.16%。其中,美国本土市场增长18.0%,国际市场增长9.8%。

进入2025年,斯凯奇全球业绩增速放缓。一季度营收24.12亿美元,同比增长7.1%,但净利润同比下降2.0%至2.02亿美元。由于平均售价较低,毛利率为52%,同比下降0.5个百分点。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一季度斯凯奇中国销售下滑近16%。

专业人士指出,先前特朗普政府对中国及亚洲商品加征的关税(部分鞋类税率达 145%)直接冲击斯凯奇的成本结构。以一双出厂价600元的运动鞋为例,关税成本使其升至900元,终端售价从1100元涨至1700元,严重背离其“平价舒适”定位。

新京报提到,对关税担忧的不仅是斯凯奇。近日,美国鞋类分销商和零售商协会致信白宫,请求豁免所谓的“对等关税”,称关税政策对鞋类行业构成了“生存威胁”。据悉,这封信由76个鞋类品牌签署,包括耐克、阿迪达斯、斯凯奇和安德玛等品牌。

信中指出,许多生产平价鞋类的公司无法承受如此高的关税,也无法转嫁这些成本。如果不立即解除“对等关税”,这些公司将不得不倒闭。该协会表示,许多订单已被搁置,美国消费者的鞋类库存可能很快就会不足。

此外,美国鞋类分销商和零售商协会数据显示,2025年第一季度鞋类销售额同比骤降26.2%,消费者对通胀的担忧已直接抑制非必需品支出。

瓶颈“急救针”

在国内社交平台上,斯凯奇一度被戏称为“美国足力健”“运动界沙县”。凭借适中的价格和舒适的穿着感,斯凯奇在中国市场也迅速收获大批消费者。2020年,中国市场为斯凯奇贡献了约20%的营收。截至2024年,斯凯奇在中国已开设近3500家门店。此外,斯凯奇曾对外表示,中国市场销售的产品中,“中国制造”占比超过90%。

然而,斯凯奇在中国市场的增长态势自去年起出现转折。

新京报指出,斯凯奇2024年第一季度在华营收实现13.3%的同比增长后,接下来的第二季度其在华营收增速有所放缓,同比增长约3.4%。到了同年第三季度,斯凯奇在华营收同比下滑5.7%,到第四季度下滑幅度增至11.5%。2024年,中国市场营收贡献占比由2023年的15.4%降至13.6%。

或为应对冲击,斯凯奇也对旗下产品的售价进行了调整。根据财报显示,斯凯奇2025年第一季度销售额达24.1亿美元,同比增长7.1%,批发销售额增长7.8%,平均售价下降1.3%;此外,斯凯奇在2025年第一季度的直接面向消费者业务(DTC业务)销售额增长了6.0%,平均售价下降了0.3%。这些数据表明,尽管整体销售额有所增长,但平均销售价格有所下降。

除此之外,斯凯奇在市场竞争中也面临着诸多困境。本土品牌的 “国潮围剿” 来势汹汹,安踏体育用品公司(简称“安踏”)通过多品牌矩阵(FILA斐乐、DESCENT迪桑特等)覆盖全价格带,2024年主品牌销售额增长18%,FILA(斐乐)贡献超40%营收;李宁有限公司(简称“李宁”)以“国潮”营销抢占年轻消费者,2024年双十一天猫销售额同比增长34%,电商渠道占比达30%,远超斯凯奇的22%。斯凯奇虽实现90%本土化生产,但设计仍以欧美为主导,未能深度融入“国潮”趋势,直营店占比仅34%,相比较安踏的60%,终端控制力不足。

同时,斯凯奇的“平价策略”优势也逐渐丧失。NIKE(耐克)、ADIDAS(阿迪达斯)推出100美元以下产品,阿迪达斯的Essentials系列价格下探至200元-500元区间,直接冲击斯凯奇的核心价格带。

深圳商报报道,作为斯凯奇最大的海外市场,中国市场销售下滑16%。而在2024年,斯凯奇中国市场销售额同比下降0.9%,其中四季度销售额同比下滑11.5%。

与此同时,在如今全球化竞争日益激烈且国际政策风云变幻的局势下,各大运动品牌纷纷采取不同策略以应对挑战。

其中,耐克加速向越南、印尼转移产能,并通过灵活定价策略维持市场份额,2024年全球销售额增长15%,利润率保持在11%以上。阿迪达斯则推出平价产品线Adidas Essentials,同时关停低效门店,2024年大中华区销售额逆势增长10%。安踏的“单聚焦、多品牌”策略使其能够覆盖从大众到高端的广泛市场,2024年主品牌销售额增长18%,FILA贡献超40%营收,其直营店占比高达60%,并且通过收购亚玛芬体育(Amer Sports)顺利切入高端户外市场,进一步拓展了业务版图。李宁则是凭借“国潮”设计(如“悟道”系列)重塑品牌形象,2024年电商渠道占比达30%,并成为2025—2028年中国奥委会官方合作伙伴。其研发投入增速连续三年超16%,推动产品升级。

业内人士表示:“这一交易不仅为斯凯奇构筑起一道坚实的资本护盾,更是赋予其摆脱华尔街短期业绩考核的自由”。3G资本向来以“零基预算 + 成本管控”模式闻名于世。此次凭借其卓越的资本运作能力,有望为斯凯奇注入“降本增效”的强大新动能。

更多资讯可关注第一黄金网微信公众号
更多精彩财经资讯,点击这里下载第一黄金网APP
31 收藏


    相关阅读

    导航

    本站郑重声明:第一黄金网中的操作建议仅代表第三方观点与本平台无关,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据此交易,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