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5月8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对记者表示,如果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愿意降息,将对美国经济产生“像航空燃料一样的”促进作用,但美联储主席鲍威尔拒绝降息,可能是因为“他不爱我”。
此前一天,鲍威尔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说,尽管特朗普一再呼吁降息,但这对于美联储的决策和他本人的工作“影响不了一点”。鲍威尔还表示,他不会主动要求与特朗普见面,与美联储主席的会面应由总统方面提出,但特朗普目前没有提出相关请求。
当地时间5月7日,美联储宣布将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维持在4.25%至4.50%之间不变。此外,美联储将继续减持美国国债、机构债券和机构抵押贷款支持证券。随后,美债遭遇大规模抛售,美国30年期国债收益率一度突破4.85%。
鲍威尔表示,关税政策的影响比预期要大得多。近几个月来失业率稳定在较低水平,劳动力市场状况依然稳固,但通货膨胀仍“一定程度上处于高位”。美联储认为,经济前景的不确定性“进一步增加”。
而特朗普则在社交媒体发文怒骂鲍威尔,称“太迟先生”鲍威尔是个傻瓜,什么都不懂,“根本没有什么通胀”。
特朗普:英美达成贸易协议
10%“对等关税”保留
美国总统特朗普8日在白宫宣布,美国与英国达成一项新的贸易协议,部分撤回特定领域的关税,进一步扩大双方产品的市场准入。然而,协议的诸多细节尚待敲定,美方此前加征的10%所谓“对等关税”也未取消。
当地时间5月8日,英国和美国就关税贸易协议条款达成一致。英国政府同意在进口美国食品和农业产品方面作出让步,以换取美方降低对英国汽车出口的关税。美国方面依旧保留10%的基准关税。
双方还就牛肉市场达成新的互惠准入协议,英国农民获得1.3万吨免税配额,同时英国强调对进口食品标准不会放松。此外,英国将把来自美国、用于啤酒生产的乙醇关税降为零。
据悉,谈判仍将继续,涵盖制药业和其他剩余的互惠关税项目。美国已同意,未来若根据“232条款”调查再征收关税时,英国将享有优先待遇。数字服务税在此次协议中保持不变,但两国已同意启动数字贸易协议谈判。
此外,英国一家航空公司同意了一项价值100亿美元的波音公司采购协议。
洛杉矶港拖车司机:准备换工作
马士基CEO:美国不降关税将面临经济衰退
据央视新闻消息,美国西雅图港港务局长瑞安·卡尔金斯5月7日在接受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采访时表示,受到关税政策的影响,目前西雅图港没有一艘停靠的集装箱船。
西雅图港位于美国西北部,是美国第二大集装箱港。而全美吞吐量最大的集装箱港口洛杉矶港,也面临着关税政策带来的冰冷现实。
本周,洛杉矶港迎来了首批受到特朗普政府关税政策影响的中国货船。当地时间5月8日,央视记者探访了洛杉矶港。港口的拖车司机担心挣不到钱,表示如果抵港货物量没有回升的话,那他就要考虑去其他地方找工作了。
当地居民还告诉记者,自己几乎所有的用品都是“中国制造”。很多人都担心商品涨价或缺货,还提前囤货了一批“中国制造”。
作为全球贸易的晴雨表,当地时间5月8日,全球航运巨头马士基在其第一季度财报中表示,政策的不确定性和贸易战升级的威胁给美国经济前景蒙上阴影。
公司报告称,今年前三个月营收增长7.8%至133亿美元,息税前利润从去年同期的1.77亿美元跃升至12.53亿美元。同时鉴于宏观经济和地缘政治不确定性加剧,公司将2025年全球集装箱市场的增长预期下调至-1%至4%,此前的预期为增长4%。
公司透露,由于客户对关税形势采取观望态度,4月中美集装箱市场的运量双向下降了30%-40%。
马士基集团首席执行官柯文胜当天说,如果美国不降关税,将面临经济衰退威胁。“美国经济是否会陷入衰退,是我们当前面临的大问题。我认为,从我们的角度来看,显而易见的是,除非当前实施的关税措施有所缓解,否则我们很可能会看到美国通胀的显著反弹,这很可能会引发客户的负面情绪,并可能导致经济衰退。”
由于特朗普朝令夕改的关税政策导致的全球贸易不确定性,马士基集团近期股价巨震。
美国小企业和消费者信心下降
美国滥施关税不仅给世界经济带来不确定性,也让美国面临物价上涨、通胀加剧。对于到底谁要为美国加征关税买单,美国哥伦比亚电视台一档节目就这个问题做出了回答。
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主持人约翰·迪克森:谁为关税买单?5月6日,美国财政部长在国会就被问到过这个问题。就在同一天的早上,我们从阿里·霍尔那里,得到了一个更简单的答案。她给我们看了她装运材料的费用,阿里·霍尔做儿童服装生意。几周前,我们曾讨论过关税对她生意的潜在影响。现在,这笔账已经白纸黑字地印出来了,在2000美元货物的账单上新增了一项进口费用,即3000美元,150%的税。对于霍尔来说,谁来支付关税这个问题并不复杂。据美国商会统计,美国进口商品的三分之一是由23.5万家小企业进口的,其中许多公司依靠全球零部件制造产品,他们最先支付关税。美国全国零售联合会贸易专家约翰·戈尔德解释了,为什么小企业不能转而对接美国供应商,因为能供货的美国供应商就不存在,建设新工厂需要时间,为新工厂配备熟练的工人需要更长时间。对于小企业主来说,谁来支付关税,答案就写在他们的名牌上,他们自己。
美国投资咨询公司“风险逆转”负责人丹·内森近日表示,在当前美国关税政策下,美国小企业主和消费者的信心正在下降。
美媒主持人:不只是大企业感受到贸易战的压力,最近对小企业的调查发现,近80%的小企业主对关税感到很担忧。
每日经济新闻综合自央视新闻、财联社、公开资料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