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李莎北京报道第四届中国—中东欧国家博览会暨国际消费品博览会将于5月22日—25日在浙江省宁波市举行,主题为“向新向实向未来”,由浙江省人民政府和商务部共同举办。
5月9日下午,国新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中国与中东欧国家经贸合作及第四届中国—中东欧国家博览会暨国际消费品博览会有关情况。
商务部副部长鄢东在发布会上介绍,2012年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启动以来,中国与中东欧国家贸易年均增长8.8%,中国自中东欧国家进口年均增长7.4%,均高于同期中国对外贸易增速。2024年,双边贸易额达1423亿美元,创历史新高,同比增长6.3%。
浙江省副省长卢山在发布会上介绍,本届中国—中东欧国家博览会具有三方面特点:中东欧特色更浓、活动安排更精、国际参与度更高。预计将吸引1.5万专业观众参加博览会,其中境外采购商将会超过3000人。
中国与中东欧国家经贸互补性凸显
今年是中国和欧盟建交50周年,鄢东表示,过去50年,中欧双边贸易投资快速发展,规模和质量不断提升。
记者从发布会上获悉,中欧货物贸易额从1975年建交之初的24亿美元,增长到2024年的7858亿美元,叠加1448亿美元的服务贸易,双边贸易总额已超9300亿美元。欧盟是中国重要的外资来源地和投资目的地。截至2024年底,欧盟企业累计在华实际投资1500多亿美元,中国累计对欧直接投资近1100亿美元。
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是中欧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自2012年合作机制启动以来,中国和中东欧国家经贸关系健康稳定发展,务实合作基础不断筑牢。2012年以来,中国—中东欧国家双边贸易持续增长。另据不完全统计,中国对中东欧国家投资规模迄今已超过240亿美元。近年来,中国电动汽车和动力电池上下游企业加大在中东欧地区考察、投资力度,成为双方投资合作新亮点。
鄢东表示,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顺应全球化发展大势,双方合作基本盘稳固、前景看好,未来双方合作面临三大重要机遇:中国全面深化高水平对外开放,为合作提供了新动力;中国与中东欧国家经贸平台丰富,为合作提供强保障;中国与中东欧国家经贸互补性强,为合作提供新空间。
鄢东提出,中国正在加力扩围实施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中东欧国家既有高端工业品,也有优质农食产品,双方货物贸易互补。中国中等收入群体超过4亿人,出境旅游需求旺盛,中东欧地区人文和自然旅游资源丰富,双方服务贸易互补。
商务部欧洲司司长余元堂在发布会上表示,中国高度重视发展与中东欧国家经贸关系,商务部愿与中东欧国家一道,拓展合作领域,深挖合作潜力,共同打造互利共赢的经贸合作格局。具体包括加强政策沟通、扩大自中东欧国家进口、深化投资合作等方面。
力促超百亿中东欧商品进口意向
第四届中国—中东欧国家博览会暨国际消费品博览会的主题为“向新向实向未来”。
在发布会上,卢山介绍,“向新”即通过展示新产品、新科技、新创意,让参会者有新的中东欧风味新体验。“向实”就是坚持务实导向,确保博览会能够取得实在成果,努力达成百亿元以上中东欧商品进口意向成交额。同时,通过线上和线下渠道预计将发放150万元的专属消费券,办好“嗨购中东欧”、直播探馆等与消费者互动活动。“向未来”就是要放眼未来,携手发掘更大合作潜力、更广阔的合作空间。
本届博览会包括中东欧展区、国际消费品博览会的出口消费品展区这两个展区。
卢山表示,本次博览会展览当中,中东欧展区达到2万平方米,邀请了400多家展商参展,捷克的啤酒、斯洛文尼亚的蜂蜜、匈牙利的羽绒产品、斯洛文尼亚的雪具等8000多种中东欧特色商品将集中亮相,展区面积、参展商数量和参展商品数量都创了新高。
宁波市市长汤飞帆介绍,出口消费品展区是博览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往届相比,今年有三个比较显著的特点。
具体来看,汤飞帆表示,一是展会规模创下新高。展区总面积和展位数创新高,出口消费品展区6万平方米、展位2000个,分别比上届增加20%、33%;参展企业数量创新高,来自近20个省(区、市)的1000余家企业参展,比上届增加18%;采购商数创新高;72个国家和地区的3000多名境外专业采购商参加,较上届增加10%。
二是展出的产品更显科技。本届出口消费品展区将设置消费精品、智能用品、家居尚品、绿色产品四个区块,更加突出新质生产力、绿色低碳、节能环保等主题,展出一批人工智能、低空经济、新能源、数字经济等领域的新产品、新技术、新服务。同时,展区还设置了“外贸优品中华行”专区,展示智能家电等百余种优质外贸产品,帮助外贸企业拓展国内市场。
三是对接合作精准务实。将重点举办“赋能出口、链接全球”系列贸易促进活动,包括由境外采购商代表举办的采购对接会、专业机构举办的贸易业务分享会等,通过一系列“小而精”“小而准”的活动,进一步提升采购对接精准度和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