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30日,42家A股上市银行2025年一季报全部披露完毕。据贝壳财经记者统计,42家银行一季度归属母公司股东净利润共计5639.79亿元,其中,四大国有银行一季度共赚2938.02亿元,占比超过52%。
今年一季度,银行营收出现了分化。在42家银行中,有30家银行净利润收入同比正增长。一季度,各家银行贷款增速普遍较高,资产质量保持稳定,但净息差依然普遍承压;此外,部分银行的非利息净收入中的净手续费收入同比出现大涨,成为拉动银行营收增长的力量之一。
今年一季度,42家银行的盈利情况出现分化。从归属母公司股东净利润来看,42家银行中有30家银行归母净利润同比正增长,其中杭州银行同比增幅最大,达到17.3%;另外12家银行均为负增长,其中厦门银行降幅最大,同比降幅达14.21%。
从营收来看,有26家银行营业收入同比正增长,16家银行营业收入同比负增长。其中,常熟银行营业收入同比增长达到10.04%,青岛银行同比增速达到9.7%。而厦门银行营业收入同比降幅则达到了18.42%。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一季度,部分银行的净手续费收入增速出现回暖迹象。据贝壳财经记者梳理,在42家银行中,有21家银行净手续费收入同比正增长。其中,常熟银行同比增速达到495.2%,瑞丰银行增速达到419.1%;苏农银行达346.0%,张家港行同比增速亦达到135.5%。
常熟银行在一季报中指出,该行手续费及佣金收入的增长,主要来自代理贵金属、保险等手续费增加。而苏农银行手续费及佣金收入增长的原因是债券交易手续费支出减少。
值得注意的是,在净手续费及佣金收入仍然负增长的21家银行中,有12家银行的同比降幅有所收窄。如招商银行净手续费及佣金收入196.96亿元,同比下降2.51%,下降幅度收窄11.8个基点。
中泰证券研究所所长戴志锋表示,今年一季度,银行净手续费及佣金的降幅总体大幅收窄。2024年,受基金、保险费率下调影响,手续费增长承压。今年以来,随着费率调整完毕、资本市场回暖,银行财富管理手续费收入边际会有改善。
一季度银行贷款总额普遍加速增长但净息差依然承压
今年一季度,42家A股上市银行的贷款新增量呈现较快增长势头。据贝壳财经记者统计,14家银行贷款总额同比增速超过了10%,主要为城商行、农商行。
宁波银行表示,今年一季度,该行积极推动要素资源向“五篇大文章”要求的相关领域倾斜。截至2025年3月末,公司资产总额33960.35亿元,较年初增长8.67%;贷款及垫款16401.69亿元,较年初增长11.12%。
据贝壳财经记者了解,今年一季度,各家银行迎来了信贷的“开门红”。杭州银行高管在接受机构调研时指出,2025年一季度,该行聚焦主责主业,信贷投放顺利实现开门红。每年一季度,该行适当加大投放力度。
不过,银行的净息差仍然持续承压。今年一季度,有25家银行披露了净息差情况,其中,仅有4家银行净息差同比有所回升,其余21家银行净息差继续收窄。值得注意的是,有11家银行净息差低于1.5%,其中,苏州银行、工商银行、农业银行等净息差低于1.4%,紫金银行、中国银行等净息差则低于1.3%。
在此前各家银行召开的2024年业绩发布会上,多家银行高管指出,银行业净息差仍然会持续承压。
银行资产质量基本稳定部分行业资产质量仍值得关注
根据各家银行业绩报告显示,今年一季度,银行业总体的资产质量基本保持稳定。在42家A股上市银行中,有16家银行的不良率低于1%;19家银行不良率与去年末持平。部分银行关注类贷款率有所下降。在披露该数据的31家银行中,有20家银行的关注类贷款率呈现出负增长。
在银行资产质量分类中,关注类贷款介于银行正常贷款和不良贷款之间,可能变成不良资产的一类贷款,因此市场经常通过观察关注类贷款率的变化,预测银行业资产质量未来走势。
戴志锋认为,今年一季度资产质量基本盘相对稳定,部分客群边际有压力,但因为占比不高、传染性低,同时银行具有处置能力,因此银行业资产质量总体维持平稳。
在戴志锋看来,制造业、经营贷等行业的资产质量边际仍有压力;而如信用卡和消费贷等消费相关的资产已经进入了暴露消化期,但这些领域风险传染属性不强,银行可以平稳处置。
此外,中银研究亦预计,展望2025年,商业银行不良贷款及不良贷款率水平将保持低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