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财经上海4月28日电(葛佳明) 4月25日当周三大人民币汇率指数全线上涨,CFETS人民币汇率指数报96.29,按周涨0.15;BIS货币篮子人民币汇率指数报102.25,按周涨0.11;SDR货币篮子人民币汇率指数报90.47,按周涨0.03。
上周(4月21日-4月25日)在经历了连续4周的下跌后,美元指数出现了反弹迹象,周中跌至2022年以来新低98附近后反弹,全周累计收涨0.36%报99.58。非美货币上周涨跌不一,在市场风险偏好回暖的背景下,澳元和新元上周分别收涨0.28%和0.44%,但欧元区PMI数据的走弱则压制了欧元,欧元上周小幅收跌0.25%。
人民币汇率从月初低位小幅回升,并于近日与美元指数呈现一定的逆势同升现象,离岸人民币对美元报7.2889,周累计涨148点;在岸人民币对美元收报7.2862,全周累计上涨177点;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报7.2066,周累计调升3点。
中金公司研究部外汇研究首席分析师、董事总经理李刘阳表示,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的贬值压力在4月份显著减轻,从稳预期、稳市场以及与国际社会共同维护多边主义的相关目标看,预计人民币汇率或将保持基本稳定。
李刘阳认为,外汇市场供求边际改善。外管局公布了3月银行代客结售汇及代客涉外收付款数据,结售汇转为小幅顺差,涉外收付款的顺差进一步扩大,显示外汇市场供求有所改善。
华福证券称,人民币汇率从月初低位小幅回升,并于近日与美元指数呈现一定的逆势同升现象,反映出因美国政策而导致的人民币承压下行过程或告一段落,一篮子汇率可能达到新的阶段性均衡水平。
FXTM富拓特约分析师黄俊接受新华财经采访时表示,美国国内经济长期增长不均衡、贫富差距悬殊、超36万亿美元的美国国债规模以及美股的高估值等此前被市场热情掩盖的危机再度浮现,金融市场的投资逻辑正在重构,“市场开始表现出的‘去美元化’可能只是开端,美元仍在下跌通道中。美元指数可能会跌破90。”
太平洋投资管理公司则在报告中表示,美国政策的不确定性正在加速全球金融体系重构。“我们可能正迈向一个更加多极化的世界,对单一储备货币的依赖将逐步减弱。随着资本流入美国的速度放缓,美元汇率和美债价格可能面临长期压力。”
高盛首席经济学家哈祖斯(Jan Hatzius)也于上周表示,美元仍有进一步下跌的空间,全球投资者正进一步调整其投资组合中美国资产占比,对美元构成下行压力。
瑞士百达研究院主管马誉雅(Maria Vassalou)博士也对新华财经表示,从近期投资者对美国资产的态度可以看出,后续多元化投资优势或进一步凸显,不同地区的增长动能差异加大,市场相关性下降,带来更多分散投资机会,但同时地缘政治风险上升,市场流动性降低,投资组合需保持动态调整、加强风险管理,应对不断变化的地缘政治和宏观环境。
本周来看,一方面美国政策预期的变化将继续驱动外汇市场走向,另一方面包括美国4月非农就业数据、3月个人消费支出(PCE)物价指数、美国第一季度GDP数据等数据即将揭晓,若数据延续降温趋势,或推动美联储降息预期的升温,对人民币汇率将起到支撑作用。
【国际方面】
·当地时间4月23日,美联储发布经济状况“褐皮书”。褐皮书显示,自上次报告以来,经济活动几乎没有变化,但国际贸易政策的不确定性在各份报告中普遍存在。仅有五个地区经济活动略有增长,三个地区报告经济活动基本保持不变,其余四个地区报告经济活动略有下降。
·美联储最新金融稳定报告显示,全球贸易风险上升、总体政策不确定性以及美国债务的可持续性高居美国金融体系潜在风险前列。这是自特朗普重返白宫以来,美联储首次对金融风险进行半年一次的调查。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22日发布最新一期《世界经济展望报告》,将2025年全球经济增长预期下调至2.8%,较今年1月预测值低0.5个百分点。报告预计2025年美国经济增速将放缓至1.8%,较1月预测值低0.9个百分点,在发达经济体中下调幅度最大。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计2025年关税提升将导致全球公共债务占GDP比重上升2.8个百分点,达到GDP的95.1%。
·欧元区4月制造业PMI初值48.7,预期47.5,3月终值48.6;服务业PMI初值49.7,预期50.5,3月终值51.0;综合PMI初值50.1,预期50.3,3月终值50.9。
·英国国家统计局25日公布的数据显示,3月份,英国社会零售总额继续保持增长,环比上涨0.4%,低于2月份经过修正后的0.7%。在截至3月底的一季度,英国社会零售总额环比上涨1.6%,同比上涨1.7%。
·韩国一季度GDP初值同比降0.1%,为2020年四季度以来首次萎缩,预期为持平,去年四季度终值增1.2%;环比降0.2%,预期增0.1%,去年四季度终值增0.1%。
【国内方面】
·据国家统计局,一季度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由去年全年下降3.3%转为增长0.8%,其中装备制造业和高技术制造业成为重要支撑。装备制造业利润同比增长6.4%,高技术制造业利润则由下降5.8%转为增长3.5%。此外,受“两新”政策影响,专用设备和通用设备行业利润大幅增长。尽管外部环境复杂,但宏观政策效果显现,工业经济持续恢复。
·商务部等6部门27日发布关于进一步优化离境退税政策扩大入境消费的通知。通知指出,下调离境退税起退点。境外旅客同日同店购买退税物品金额达到200元人民币,且符合其他相关规定的,可以申请办理离境退税。优化离境退税支付服务。将现金退税限额上调至20000元人民币。推动退税代理机构与支付机构、清算机构等加强合作,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通过移动支付、银行卡、现金等多种方式提供退税服务,更好满足境外旅客多样化支付服务需求。
·财政部数据显示,1-3月,国有企业营业总收入198451.6亿元,与上年持平。国有企业利润总额10907.4亿元,同比增长1.7%。国有企业应交税费16096.3亿元,同比增长0.2%。
·21日,新一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如期出炉,4月份两期限品种均“按兵不动”,部分市场人士的降息预期走空。业内人士表示,虽然近来多家银行密集下调存款利率,为LPR下行创造了一定空间,但鉴于当前LPR的定价“锚”仍维持稳定,且息差及汇率等内外部影响因素仍存,LPR持稳也符合预期。往后看,二季度降息政策有望落地,届时将带动LPR下行。
·文化和旅游部23日发布消息,根据国内出游抽样调查统计结果,2025年一季度,国内出游人次17.94亿,比上年同期增加3.75亿,同比增长26.4%。国内居民出游总花费1.80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增加0.28万亿元,同比增长18.6%。
·中国保险行业协会组织召开人身保险业责任准备金评估利率专家咨询委员会2025年一季度例会。保险业专家对人身保险产品预定利率研究值发表了意见,认为当前普通型人身保险产品预定利率研究值为2.13%。
·《市场准入负面清单(2025年版)》24日发布。新版清单事项数量由2022年版的117项缩减至106项,减少了11项。事项下的全国性具体管理措施由486条缩减至469条,地方性管理措施由36条缩减至20条。新版清单降低准入门槛,激发市场活力,直接删除了一批全国性措施,如公章刻制业由许可制改为备案制;部分放开了一批全国性措施,取消了一批地方性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