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啤酒(600132)与参股公司重庆嘉威啤酒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嘉威啤酒”)的合同纠纷有了新进展。
3月14日晚,重庆啤酒发布公告称,重庆市第五中级人民法院对公司与重庆嘉威啤酒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嘉威”)合同纠纷一案的一审判决,重庆啤酒被判向嘉威赔偿3.53亿元,驳回双方其他诉讼请求。对此,重庆啤酒明确表示,该判决为一审判决,目前处于上诉期内,尚未生效执行,将坚决提起上诉。
对于该判决将对上市公司损益产生负面影响,重庆啤酒在公告中表示,经与审计机构沟通,基于会计谨慎性原则,公司下属实施该包销业务的控股子公司嘉士伯重庆啤酒有限公司拟计提预计负债约2.54亿元,预计减少公司2024年度利润总额2.54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1.31亿元。
声明称,称坚决上诉,澄清事实,维护合法权益。声明指出,重啤历来产能充足,并不需要嘉威代工,而包销协议严重牺牲了重啤的利益,极不合理。即便自2020年起,嘉威持续通过诉讼和舆论抹黑施压,重啤仍然严格履约,未曾违背协议规定。同时,还对“封杀、打击山城啤酒品牌”的指责给予了反驳。
重庆啤酒指出,嘉威作为一家高度依赖包销协议存续的工厂,没有自有品牌、无需拓展市场、无需投入核心技术研发、且在协议下不能对外销售啤酒产品的啤酒代工厂,在无需承担市场风险的情况下,长期锁定超额利润。在包销协议签订前的2008年,嘉威年净利润仅2000万元,而2009年协议签订后,嘉威净利润迅速增长。在截至2023年的15年里,嘉威累计获净利超20亿元,年均1.3亿元。2023年,即诉讼期间,嘉威净利润近2亿元,净利润率甚至高达35%——这一水平不仅远超行业合理区间,更是重啤的近两倍,甚至超过众多一线互联网大厂。对此,重啤已决定坚决上诉,并向社会各界澄清事实、还原真相。
重庆啤酒与嘉威啤酒“恩怨纠纷”由来已久,双方争论持续多年。
2009年,重庆啤酒便与嘉威啤酒签订了一份为期20年的《产品包销框架协议》,嘉威仅生产山城牌啤酒,并交给重庆啤酒包销。
近年来,嘉威啤酒认为,嘉士伯控股重庆啤酒后,出于发展旗下外资品牌啤酒的目的,全面封杀和系统打击本土品牌山城啤酒,嘉威因此利益受损。2024年,嘉威方面针对包销协议提起诉讼。
来源:读创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