靓丽橙
天空蓝
忧郁紫
玛瑙红
炫酷黑
深卡色
黎明
收起
下载APP
首页> 国际>

正文

特朗普关税大棒深度戳伤全球经济

2025-03-06 00:01:00来源:国际金融报
责任编辑:第一黄金网
摘要
尽管俄乌调停事件令人焦头烂额,但特朗普依然没有忘记频频举起提高进口关税这一贸易制裁的大棒。对于特朗普而言,提高进口关税既

尽管俄乌调停事件令人焦头烂额,但特朗普依然没有忘记频频举起提高进口关税这一贸易制裁的大棒。对于特朗普而言,提高进口关税既能快速减少贸易赤字,也能在增加国家财政收入上取得立竿见影的效果,从而更有利于兑现竞选时的承诺,进而树立起新一轮执政期的威信。因此,从动态来看,无论是提高进口关税所涉及的国家范围,还是覆盖的货物品种,抑或是税率的加征幅度,特朗普后续都可能会采取得寸进尺的策略。

再度走进白宫的首日,特朗普便宣布对墨西哥和加拿大出口到美国的所有产品征收25%的关税,同时,对所有进口自中国的商品加征10%的关税。数据显示,本次加征进口关税的输美产品贸易总价值约为1.3万亿美元,占美国进口总量的43%。

距离对上述三国出口产品“扣动扳机”的10天后,特朗普又宣布对进口至美国的钢铁和铝加征25%的关税,且适用于所有对美出口国家。与特朗普第一任期内分别对钢铁和铝征收25%和10%的关税相比,2.0版采取了25%的统一进口关税率,并且1.0版曾给予部分国家的免税配额和豁免政策,在2.0版中一律取消。数据显示,目前加拿大、巴西和墨西哥是美国钢铁和铝进口的前三大来源国,其次是韩国和越南,这五国因此受到的冲击最为严重。

在对特定行业采取强硬措施的同时,特朗普还将目标扩大到更广泛的领域,即宣布对那些对美国进口商品征税的国家征收“对等关税”,且适用于所有国家。据悉,印度、巴西、越南、阿根廷以及许多其他东南亚和非洲国家均对美国出口到本国的农产品和汽车收取了10%至50%不等的关税。特朗普的“对等关税”政策将使不少发展中国家受到剧烈冲击,而发达国家也难以幸免。以欧盟为例,世界贸易组织数据显示,美国的平均关税为2.2%,而欧盟国家为2.7%。其中,欧盟对进口汽车征收10%的关税,远高于美国2.5%的汽车关税。

如果说在总统第一任期内,特朗普只是将关税手段作为一种纯粹的贸易救济工具,那么进入第二任期后,已经在政治上历练得相当成熟且具有丰富商业经验的特朗普,则开始寻求关税所能带来的更多、尤其是非经济领域的红利。于是,外界看到,在宣布对墨西哥和加拿大两国进口商品加征25%关税的第三天,特朗普便很快按下了延迟一个月征税的暂停键。同时,相比于他在竞选时宣称要对中国商品加征60%进口关税的强硬表态,截至目前,特朗普已经两次对中国商品加征的关税加起来仅为20%,而且对欧盟进口商品加税的时间窗口也没有像他当初设想的那样迅速启动。

显然,在坚持提高关税这一战略方向不变的前提下,特朗普更加注重策略的灵活运用。在关税工具的使用上,特朗普首先会考虑选择最低成本的方式,即“不战而屈人之兵”,通过旁敲侧击,将重点目标国家逼到谈判桌前,直至对方放下身段寻求妥协。事实证明,在美国宣布提高关税后,墨西哥和加拿大对特朗普一直揪住不放的边境管控问题都公开表现出妥协的姿态,表示将加大边境安全力度,减少非法移民和毒品贩运。与此同时,为避免特朗普采取更多关税行动,印度主动降低了豪华汽车、游艇、运动船只、半导体制造设备等32项商品的进口关税,平均进口关税税率从13%降至11%。不仅如此,欧洲议会贸易委员会负责人也作出最新表态,作为避免与特朗普爆发贸易战协议的一部分,欧盟将提议削减美国汽车进口关税。

现在看来,即便墨西哥和加拿大作出了积极的回应,特朗普依然按时重启了对两国商品加征关税的决定。同样,他也完全忽视了欧盟的主动示好,美国最终还是扣动了对包括欧盟汽车在内的所有商品加征25%进口关税的扳机。而且,即便日本、印度等国时下仍在不断地向特朗普提出申请,希望对自己的国家商品网开一面,但这些请求也不会换来特朗普的同情和怜悯,最终很可能难逃被加征关税的命运。

按照特朗普及白宫官员释放的信息,从4月开始,美国将对“外部”农产品征收关税,随后还将对药品、石油和半导体等特定行业征收约25%的关税,且一年内征税幅度将“大幅提高”。与此同时,美国商务部将对进口铜启动232调查。不仅如此,鉴于法国、加拿大等国针对谷歌、亚马逊、苹果等大型科技企业在本国经营活动征收了数字税,而美国尚未设立类似的税种,特朗普有意寻求征收报复性关税。此外,特朗普还威胁要对所有进口商品征收统一的10%或20%的关税,此举将涉及约5000种商品、186个国家和地区。

初步判断,如果特朗普的关税政策全部落地,美国的平均进口关税率将从2.5%升至11%,这将是75年以来的最高水平。相应地,许多国家所面临的美国进口关税将因重复叠加而显得奇高无比。其中,加拿大、墨西哥输美产品将承受高达35%—45%的关税率,中国产品将承受至少20%—30%的关税率,全球多数国家出口到美国的产品税率均将超过10%。而像钢铁、铝、药品等重点行业与重点产品的美国进口关税率可能更高。

无论是针对特定产品加征的关税,还是一揽子征收的对等性关税,以及接下来提高进口关税将要扩展到的目标国家,这些举措都显示出特朗普完全推翻了美国几十年以来的贸易政策,采取的是一种猛烈且“掀桌子”的做法。这种做法不仅打击面广,惩罚力度也空前,国际贸易与世界经济必然会遭遇巨大的负面反馈。按照世界贸易组织的最新预计,特朗普掀起的新一轮保护主义浪潮可能使2025年全球货物和服务贸易出口量增速降至1.9%。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指出,尽管2025年全球经济增速可能与2024年持平,但仍低于疫情前30年的平均水平。

经济全球化发展至今,世界各国早已形成了紧密相连的产业链和价值链。特朗普大幅提高进口关税,直接增加了全球企业尤其是跨国公司的财务与经营成本。一方面,关税是一种信号导向。在美国高额进口关税的倒逼下,企业被迫重新调整加工生产地,并寻找新的原材料及物流供应商。这种资源再配置等于衍生和增加了重置成本,同时也有可能不得不放弃历经多年建立起来的产业协作关系。另一方面,由于美国是对全球所有国家的出口商品增税,即便企业要对供应链和产业链进行重置,其所能触及的低成本投资空间也被大大挤压,最终也难以改变经营利润萎缩的残酷现实。

全球贸易体系重构也是美国开启高额进口关税必然会伴生出的更大风险。任何单边主义的做法势必引来受害国家的报复,国际贸易摩擦将频繁出现并不断升级。另一方面,为应对美国的关税政策,许多国家不得不将经济政策重心转向国内,或者寻求新的区域贸易协定。这种政策内向化和贸易区域化行为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贸易保护主义的冲击,但也导致了全球贸易体系的碎片化风险,双边与多边贸易价值受到进一步削弱。此外,贸易的对抗与冲突历来是两败俱伤,双方的矛盾与裂痕会越来越大。在多种力量的影响下,不排除会引发地缘政治风险,国际贸易秩序由此将遭到剧烈扭曲与损伤。

重建世贸组织的贸易规则是近几年国际社会一直努力的方向,但特朗普的关税政策显然会让这种努力变得更加艰难,甚至可能付诸东流。时至今日,世贸组织的争端解决机制因美国多达64次行使“一票否决”权而未能恢复,贸易纠纷中的申诉企业和国家普遍面临着状告无果的尴尬局面。颇具讽刺意味的是,特朗普在其首任期内对进口钢铁和铝产品加征关税的行为,即便被世贸组织专家组初裁为违法,但由于缺乏终裁支持,美国目前仍在继续征收相关进口关税。这种结果发出了一个非常不健康的信号:只要敢于作恶,似乎就能成为赢家,因为缺乏有效的惩罚机制让为恶者付出代价。

还需指出的是,特朗普提高关税,尤其是他强调的“对等关税”,表面上看似符合世贸组织的“最惠国待遇”原则,但实际上他只看到了规则的一面,完全忽视了另一面。即“最惠国待遇”原则在要求一国给予优惠关税的同时,也强调了贸易的差别化——经济薄弱的发展中国家可以对经济发达国家征收相对较高的关税。然而,如今特朗普追求所谓的“一碗水端平”,实际上是将许多弱势国家置于极为不利的竞争位置。在赤裸裸的“丛林法则”下,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差距可能进一步扩大,全球贫困现象也会进一步恶化。

(作者系中国市场学会理事、经济学教授)

更多资讯可关注第一黄金网微信公众号
更多精彩财经资讯,点击这里下载第一黄金网APP
31 收藏


    相关阅读

    导航

    本站郑重声明:第一黄金网中的操作建议仅代表第三方观点与本平台无关,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据此交易,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