靓丽橙
天空蓝
忧郁紫
玛瑙红
炫酷黑
深卡色
黎明
收起
下载APP
首页> 今日关注>

正文

清旧立新,20万亿银行理财如何转轨

2019-07-08 22:00:00来源:腾讯网
责任编辑:第一黄金网
摘要
一个存量逾20万亿元的市场,一方面要清除15年以来形成的预期收益、刚兑等传统业务思维,消化存量;另一方面要同时进行产品立
一个存量逾20万亿元的市场,一方面要清除15年以来形成的预期收益、刚兑等传统业务思维,消化存量;另一方面要同时进行产品立新以及市场竞争合作关系的重塑。资管新规下,银行理财业务原有粗放的高增长将一去不复返。

(市民在银行办理理财业务。图/ 视觉中国)

《财经》记者 张威 龚奕洁 | 文 袁满 | 编辑

银行理财业务正以“子公司”的身份从各商业银行母体脱离而出,这距离该项业务起步元年,时隔15年。

6月3日,建行旗下的建信理财有限责任公司(下称“建信理财”)在深圳开业。

6月6日,工行旗下的工银理财有限责任公司(下称“工银理财”)在北京发布了六款新规产品。

6月13日,交行旗下的交银理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称“交银理财”)在上海开业。

7月4日,中行旗下的中银理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中银理财”)在北京开业。

隔几日便有新公司开业、新产品发布,目前,除了农业银行和邮储银行,其他几家国有大行理财子公司均已开业。根据资管新规“打破刚兑、风险隔离”的监管理念,新成立的银行理财子公司将摒弃银行理财的传统理念,在产品发行上全面向净值化产品转型。

日前,银行业理财登记托管中心与中国银行业协会联合发布的《中国银行业理财市场报告(2018年)》显示,截至2018年底,非保本型银行理财产品4.8万只,存续余额22.04万亿元,与2017年底基本持平。

农业银行投行部总裁彭向东向《财经》记者表示,银行理财业务能够高速发展与其独特的历史阶段有关,在利率管制较严时期,理财业务曾一度成为利率市场化的试验田,也为我国居民提供了新的投资渠道。

近年来,传统的银行理财业务模式面临抉择。特别是在金融风险频发的2015年,隔离银行理财业务潜在风险成为重要议题。

这一路径走得十分缓慢。

直到2018年初,金融监管改革启动,重构成为一行两会,《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下称“资管新规”)正式发布,银行成立理财子公司路径才越发清晰。同一年底,《商业银行理财子公司管理办法》发布。

“清旧、立新”,22万亿元规模的银行理财业务转轨大幕拉开。一方面要清除15年以来形成的预期收益、刚兑等传统银行理财业务思维,甚至要消化在上述思维下发展起来的逾20万亿元理财业务。取而代之的则是资管新规下的新思维、新产品。

传统银行理财业务产品期限偏短,而资产期限偏长,因而压降困难。对于银行而言,在2020年(过渡期限)之前完成老产品的消化实非易事。因此,当前银行依然希望能取得监管的理解和支持,将老产品过渡期适当延长。

据《财经》记者了解,监管部门对此持有比较大的信心,因为逾20万亿银行理财产品含有很多不合规的产品。“下一步,将按照‘一行一策’解决问题。只要将问题发现了,解决问题还是有信心的。”接近监管人士向《财经》记者表示。

此间,银行理财行业必须经历一场艰难的蜕变。相比于银行资管部门,独立银行理财子公司受限更少,一方面会迎来较之前更为公平的资管竞争环境;另一方面,既要处理好与母行资管部门的业务衔接,又将面临基金公司尤其是母行旗下其他资管子公司的竞争。

对于转轨后的银行理财市场,农业银行投行部总裁彭向东给出三点判断:一方面,银行理财业务的规模会有所下降,资管新规下,理财子公司发行新产品,达到原有的理财规模需要花费更长时间;另一方面,新老产品划断,不排除客户为了购买老产品而转移服务机构;第三,理财市场将出现明显分化。

业界普遍认为,银行理财业务原有的高速增长态势将一去不复返,未来达到几千亿元就已属难得,这与此前大行万亿规模不可再同日而语。而相对于产品的立新以及市场新竞争合作关系的重塑,银行自身机制的创新,也是决定转轨成败的一个关键。

“清旧”与“立新”

(上海一家银行的理财产品。图/IC)

公开数据统计,目前已有超过30家商业银行发布了理财子公司设立计划。天风证券银行业首席分析师廖志明预计,银行理财子公司数目可能将超过50家。

对于理财子公司未来的发展,银保监会副主席曹宇此前在资管新规一周年时曾强调,商业银行要统筹把握存量资产处置与理财子公司发展的关系,“清旧”与“立新”可以并行,但不能混同。

在“清旧”与“立新”并行的问题上,曹宇进一步指出,要厘清母行和理财子公司的权责,强化风险隔离,防范利益输送和道德风险等问题,确保理财子公司“洁净起步、轻装上阵”,杜绝“带病上岗”。

根据《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管理办法》和《商业银行理财子公司管理办法》,2020年底过渡期结束,商业银行将不再开展理财业务,之后将由理财子公司完全衔接该业务。为了有序处理原有的存量理财业务,各家商业银行都有意保留现有资管部门。

不过,源于各家银行资管部人员规模不同,在原有资管部与理财子公司的关系问题上,各家银行则不完全一致。

例如,建信理财成立后,建行资管部门仍然保留,但更名为“集团资产管理部”,剥离了其经营职能,对接管理建行集团旗下的11家资管类子公司。

建信理财公司董事长刘兴华接受采访时表示:“保留资管部门其实就是剥离了经营职能,扩充了管理职能。它的主要定位目标是协调整合建行集团旗下11家资管类的子公司,共同把集团资管业务做大做强。在这个战略定位下,它的层级更高了,权限更大了。”

交通银行的做法是,在过渡期(2020年)结束之前,该行将保留资管中心,统筹管理全行的理财业务,同时将理财业务的日常运营管理职能委托给理财子公司,承担监督其尽责履职的职能。

交通银行的做法优势在于:既可以满足监管关于理财子公司与母行风险隔离的要求,又不会因为“双线运行”导致人、财、物等资源重复配置。

从已经开业的理财子公司来看,子公司一把手均为其母行原有资产管理部一把手。其中,建行资产管理业务中心总经理刘兴华担任建信理财董事长,工商银行资产管理部总经理顾建纲兼任工银理财董事长,交通银行同业部总监涂宏担任交银理财董事长,中国银行投资银行与资产管理部总经理刘东海担任中银理财董事长。

母行是否有必要保留资管部?彭向东向《财经》记者表示,银行保留资管部,一方面是为解决人员编制问题,特别是有的银行理财子公司设在外地,另一方面是为了处理存量理财业务。但是,存量理财能否在两年之内完成处理,还需要时间验证。

国信证券研报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底,非保本理财产品存续余额为22.04万亿元。对于习惯了银行可以预期收益的理财产品的客户而言,快速接受净值型产品是有一定难度的。当年(2015年),光大银行欲设立理财业务子公司,准备推出净值化产品之前,也希望通过类似浮动收益型产品进行过渡。

相关数据显示,交行理财存量规模为1万亿元左右,符合净值型要求的规模约2000亿元。工行理财总规模近3万亿元,其中符合新规要求的理财产品规模仅3700亿元。中行理财总规模1.2万亿元,其中符合新规要求的理财产品规模2000亿元。

一位银行资管人士坦言,标准理财规模还有待监管部门认定。例如,货币基金产品,如果按照证监会的监管要求则不符合规定,因为银行发行的货币基金产品都是按照摊余成本计算的非波动型产品。资产管理规模越大,附带的收入越高,所以,公司依然会看重规模(AUM)指标。只是,未来产品合规的标准由谁来定义,被定义的规模量是否被监管部门认可,以及通过什么方式认定,还有待观察。

在银行业人士看来,银行理财业务转型期的难题是,老产品如何配置,长期资产对应的产品期限调整的问题。据《财经》记者了解,存续产品过渡期之后,对于到期资产可选择的处理方式,多家银行内部还在讨论,也在和监管部门沟通。

“在新产品方面,现在每家银行对新产品合规的界定是不统一的,都宣称合规,但监管部门也没有来检查过。”某银行理财业务人员坦言。

在个别银行业人士看来,与“清旧”并行,其实对新成立的理财子公司是不利的。按照新规,理财子公司成立后要按新规发行新产品,而其他还没有成立理财子公司的银行则有更多的时间和空间转换。理财客户由于对旧产品情有独钟,很有可能转向其他银行。

之所以如此,源于老产品对投资者仍具有很大的吸引力。这种吸引力表现为:产品多是预期收益率产品,而且“刚性兑付”,投资者在购买之初就可得知收益结果;资产期限长,但是产品期限短,并且大量采用滚动发行的运作模式,投资者往往一年可购买几次相同资产的理财产品,资金没有闲余空档,收益衔接紧密;虽然产品的信息披露不透明,但是普遍存在“刚性兑付”,投资者不需要花费过多精力研究产品。

但事实上,受资管新规影响,在产品类型上,预期收益型理财产品的发行量已环比逐步减少,净值型理财产品发行量则呈环比增长趋势。普益标准的监测数据显示,在产品收益上,为吸引新客户,并实现存量客户的续接、转化,银行净值型理财产品的业绩收益目标(即业绩比较基准)一年来维持在4.7%以上,比此前理财产品的预期收益率更具竞争力(伴随着银行理财产品净值化转型,银行理财产品传统的“预期收益率”正逐步被“业绩比较基准”所替代)。

资管新规之后,预期收益型理财产品收益率已连续14个月下行;在投资起点上,商业银行发行的理财产品,起点金额从5万元降至1万元,这意味着投资者的门槛进一步下降。

上述理财产品业务人员表示,以往理财产品的主流产品是3个-6个月,资管新规执行后,此类产品将大概率减少,因为很难找到与之期限匹配的资产。

新成立的理财子公司产品将实现全面净值化,但也面临丰富投资品种的巨大挑战。这种丰富性体现在既包括公开上市的股票、债券等标准化资产,也包括未上市股权和收益权等非标准化资产。

走在市场前端的银行理财子公司都在争取业务机会,希望通过新的产品吸引客户。例如,工商银行理财子公司率先取得衍生品交易和外汇业务资格。同时,该行推出了固定收益增强、资本市场混合、特色私募股权等三大系列共六款创新类理财产品,涉及固收、权益、跨境、量化等多市场复合投资领域。

中银理财则推出五大理财新品,涵盖“全球配置”外币系列、养老系列、权益系列、股权投资系列以及指数系列。

立新者在尽力推陈出新,但投资者是否买账,尚有待检验。广发银行与西南财经大学的联合调查发现,在投资理财产品时,54.6%的家庭不希望本金有任何损失(据《2018中国城市家庭财富健康报告》)。

招商银行行长助理刘辉认为,投资者教育任重道远,20万亿元体量的非保本理财产品,其转型亦绝非一日之功。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固收类、低波动产品能够契合银行理财主要客群的低风险偏好,也可以成为理财子公司规模的稳定器。从获取增量客户和资金的角度来说,我国居民金融资产配置比率低且以存款为主,收益稳健的理财产品更容易吸引潜在目标客户。

一位银行资管部总经理亦认为,理财子公司能为资本市场带来多少资金,不仅取决于银行的投资偏好,还取决于银行投资者的投资偏好和风险承受能力。事实上,在理财打破刚性兑付的背景下,现在不少客户对于资产保值的意愿,强于风险投资的意愿。投资者教育,将成为银行理财子公司成立后的重要议题。

此外,在银行理财新时期,风险能否严格控制至关重要。理财子公司的风险主要在流动性,如果客户集中赎回,对资产流动性要求很高。业内人士指出,理财子公司需要进一步精细化管理,把合适的产品卖给合适的客户。

新竞合关系

对于理财子公司而言,走出母行之外,必然面临来自资管市场的其他机构主体的竞争。在此竞争格局下,最值得关注的是理财子公司与基金公司,尤其是母行旗下的基金公司的竞合关系。

某基金公司副总裁向《财经》记者表示,银行理财子公司成立,对资管性质较高的公募基金产生的竞争比较大,基金公司最为紧张,特别是受益于银行代销的基金公司。即使是银行系基金公司,在股东资源支持方面也会受到影响。

此前,银行系基金公司重要的助力是其背靠拥有强大资源优势的银行股东,这份助力带给银行系基金公司销售渠道等方面的先天优势。尤其是国有大行更为明显。

以工行和建行为例,截至2018年末,工银瑞信总资产91.03亿元,净资产78.01亿元,全年实现净利润14.96亿元,均优于其他同行,建信基金管理资产总规模达到1.62万亿元,其中公募基金规模为6331.39亿元,居行业第三位。

理财子公司、银行、银行系基金三者之间会形成新的竞合关系。上述基金公司副总裁表示,此前,银行主要通过代销基金产品收取手续费,未来银行会收取理财子公司和基金公司的手续费,唯一不同的是持股比例。

货币基金、债券投资甚至是指数投资,被认为是理财子公司可能带来挑战的产品领域,受冲击最大的可能是货币基金。

银行业人士普遍认为,银行理财子公司会更倾向于推出货币基金产品,而不会过多地进入股市。

Wind统计显示,截至2019年6月底,全国已发公募产品的基金管理公司达135家,管理基金数量共5561只,管理规模总计13.4万亿元,较去年末增加0.4万亿元。

其中,货币基金规模在7万亿元左右,是基金公司盈利最好的产品,因为不需要投入太大的投研支持,几个基金经理可以管理几千亿的规模,产出很高。可以说,货币基金是其投入产出比最高的产品。

而理财子公司的成立,势必将触动基金公司的这一块蛋糕。

基金公司涉足货币基金多年,竞争力真的比不过银行理财子公司?基金公司人士认为,相对来说,银行理财子公司所面临的监管相对宽松一些。

而基金公司接受的投资监管限制比较多,比如对久期的限制,基金公司货币基金平均剩余期限一般是120天以内,理财子公司则没有那么严格的限制,久期越长,一般收益率越高。另外,关于T+0,证监会要求实时提取额度只有1万元,目前理财子公司也没有这样的限制。

据《财经》记者了解,银保监会并不谋求“制度洼地”,而是公平竞争。接近银保监会人士向《财经》记者表示,监管部门还是希望理财子公司发挥银行业的优势,更稳健、更慎重一些,让市场出现合理竞争和有序经营。

货币基金收益高、流动性好,被认为是理财子公司未来的竞争砝码。而在债券主动管理产品方面,银行体量大、话语权强,也让基金公司开始忌惮。

作为较早涉足该领域的基金公司,一方面正在呼吁监管政策一致,杜绝政策套利空间;另一方面都在寻找类似于余额宝、零钱通等带有场景的销售渠道。

其实,银行理财子公司也并非全能,短期内在主动股票投资方面与基金公司还有差距。在ETF(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产品方面,基金公司已有先发优势。此外,也需要流动性支持,不是想做就能做起来。

对比来看,银行优势在于渠道和资源整合能力,券商、基金目前的优势在于机制、人才。在竞争方面,一位证券公司资管业务总监表示,理财子公司与基金、券商等资管机构在未来的竞争,主要是投研和销售渠道的竞争。在产品方面,整个净值化产品的市场竞争将更加激烈。

两者之间亦有合作的机会。在邮储银行副行长徐学明看来,银行理财子公司可通过与券商、基金公司等机构合作,通过MOM(管理人的管理人基金模式)、FOF(基金中的基金)等方式参与到股票市场。

普益财富研究员赵璐认为,银行理财子公司与基金、券商等资管机构将走向竞合。第一,理财子公司产品投资门槛下沉、投资渠道拓展,将对基金、券商等资管机构带来冲击。第二,从各类子公司的发展定位来看,理财子公司将沿袭商业银行理财产品的发行特点,产品以固定收益类为主,客户多偏好中低风险。而基金、券商等资管机构的目标客群则更偏好中高风险。第三,理财子公司成立前期,投研经验局限于固收类产品,需与具有权益市场、衍生品市场投资经验的外部机构加强合作,以提升产品竞争力。

亦有银行业人士相信,如果银行理财子公司发展很好,银行一定会将资源投入到理财子公司,包括渠道以及代销的优先安排等。甚至,个别银行不排除将退出基金子公司的股权,或者重新整理相关公司。

对此,某券商机构人士并不认同,其依据是基金牌照很有价值。

在一位银行理财业务人员看来,银行理财子公司和公募基金其实差异化很大。银行的客群追求稳健安全,而基金公司是帮客户赚取超额收益,客户的风险承受能力要高,可以承担波动性(但基金十几年的投资者教育下,客户还是会倾向于保本、收益锁定);不过银行有渠道的优势,还有非标的优势。即便理财子公司成立,也不会像市场预测的对基金的冲击那么可怕,依然会保持一些合作,但未来会更加多元化。

按照监管规定,同行之间也可进行交叉代销,例如,农行的子公司可以通过工行做代销,工行的子公司也可以通过农行做代销,所以也会形成新一轮的交叉竞争。

不过,银行理财子公司是否会去找第三方代销,取决于其目的是冲量还是为了维护客户关系?银行理财销售业务人员向《财经》记者表示,“如果是冲量,那么,你的能力必须要超过母行的销售渠道,即渠道已经卖不完你的产品。但是现阶段,我们的产品在本行还是供不应求。所以一开始不会先考虑去找第三方代销。”

银行机制创新

相对于产品的立新以及市场新竞争合作关系的重塑,银行自身机制的创新,也是决定银行理财转轨成败的关键。

早在2015年,鉴于风险考虑,时任银监会主席的尚福林在年度监管工作会议上表示,将探索部分业务板块和条线子公司制改革。条件成熟的银行。对信用卡、理财业务进行子公司改革试点,实现法人独立经营。

同一年,光大银行递交设立理财业务子公司申请,并进行了系统改进、产品研发以及人员储备和投资决策机制的完善等准备工作。但是鉴于当时金融监管尚未改革,资管监管标准尚未统一,彼时的提法并未成功落实。

不过,业界普遍认为,拆分银行理财子公司只是时间问题。招商银行行长助理兼资产管理部总经理刘辉近日撰文称,从资管行业发展的角度看,成立理财子公司是回归资管业务本源、契合行业长远发展需要的必然选择。资产管理究其本质是“受人之托、代客理财”,受益主体为客户,而银行表内业务的受益主体为银行,在银行内设部门开展理财业务的模式下,利益相关方的冲突不可避免。

回顾银行理财业务多年的发展,以2004年推出第一单银行理财业务的光大银行为例,其理财部门先后经历资金部、投行部、财富中心,在转型为资产管理部后便开始进行准理财业务事业部式的运作改革。之后,商业银行纷纷成立资产管理部门并探索事业部制改革。

从牌照以及资源禀赋而言,银行某种程度可以比基金公司做得更好一些。不过相比国内,国外很多理财子公司都脱离了银行的激励机制,包括高管持股等措施都很市场化。那么,独立的银行理财子公司能否真正脱离银行旧有体制、机制的影响,成为其未来发展的一大决定性要素。

当前,银行理财子公司已纷纷启动母行之外的机制创新。据了解,在薪酬福利方面,各家银行均对理财子公司实行了更为市场化的机制,不过具体执行仍要受限于母行的总体原则,既要坚持效益导向,同时还要兼顾平衡部门利益。

相比商业银行,银行理财子公司的薪酬市场化程度会更高、激励会更大,而考核压力也会随之加强。

加快培养理财子公司自身的投研能力建设是银行业的共识,尤其在产品投资交易领域急缺专业人才。某大行人士称,各家理财子公司都在招聘,但是并没有市场传言那么夸张,薪酬不过高了总行20%-30%。

在激励机制方面,有上述银行理财业务人员透露,该行领导表示会对标公募基金,但有一个逐步的过程,很难说一下子就达到看齐的水平。“我们可能会做一些更适合银行风格的长期激励。”

上述大行人士坦言,理财子公司在人财物方面会有绝对的独立权,但实际上依然受母行工资总额的限制。这个体制意味着,当前银行理财子公司在薪酬方面与基金公司相比,尚无竞争力可言。

无论如何,银行理财子公司的筹建工作已经在整个行业全面启动。邮储银行罕见地公开招聘理财子公司董事长,同时按市场化机制招聘近百名专业人才。

筹建中的银行在人才储备、团队、部门合并拆分等方面还在进行调整。有的银行聘请了人力咨询公司来做架构调整。当前比较急迫的是研究能力的建设,同时在选拔投资经理。某银行资管部门内部已进行了投资经理“全体起立,重新选拔”,今年将开始市场化招聘。

在文化方面,一些业内人士认为,大行理财子公司的银行印记会比较重,而小银行理财子公司的独立性则比较强。

普益财富研究员赵璐认为,在资管新规过渡期,尽早成立理财子公司,便可实现母行与子公司战略的尽早布局,通过丰富产品线、提升投研能力、强化系统建设等方式,在理财市场格局重塑期,提前抢占市场。但理财子公司在我国属于新兴产物,商业银行尚需“摸着石头过河”,逐步完善体制机制建设,逐步优化母行与子公司的定位与沟通机制。

在新机制下,有银行人士相信,银行理财行业规模会继续快速增长,原因在于,第一,转型产品将会获得稳健的回报,会继续吸引投资者;第二,在同一个起跑线,银行理财子公司在竞争上不会输给其他资管机构;第三,国内财富快速增长,有足够的蛋糕分给银行理财子公司。

更多的银行人士认为,新机制下银行理财业务将呈现新的节奏,行业会形成比较大的分化,银行间差异也会因此扩大。上述资管人士表示,国有大行受到母行文化等各方面的约束较多,而小银行更为灵活,如果采用合适的激励手段,也有机会快速做大规模并超过大行。

业务领域的分化主要体现为,传统大行将侧重于货币基金、债券,以及混合型、权益类产品,灵活性较高的小银行将主打权益类产品以及量化产品。

中信建投分析师杨荣在研报中指出,从短期来看,银行理财子公司设立初期,资产配置品种仍以固定收益类和现金管理类为主,但是随着权益类投研能力的提升,权益资产的配置比例也将提高,对权益市场构成一定的利好。从中长期来看,银行理财子公司正式成立后,将进一步丰富机构投资者队伍,同时也将提高直接融资占比;流向权益市场的资金将稳步提高。

(本文首刊于2019年7月8日出版的《财经》杂志)

更多资讯可关注第一黄金网微信公众号
更多精彩财经资讯,点击这里下载第一黄金网APP
31 收藏


    相关阅读

    导航

    本站郑重声明:第一黄金网中的操作建议仅代表第三方观点与本平台无关,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据此交易,风险自担。

    ICP备案:晋ICP备202000852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