靓丽橙
天空蓝
忧郁紫
玛瑙红
炫酷黑
深卡色
黎明
收起
下载APP
首页> 热点>

正文

临储拍卖玉米行情行至关键点 玉米价格还能坚挺多久

2017-04-29 14:09:00来源:第一黄金网
责任编辑:余辉利
摘要
​实施一年的玉米收储制度改革在进入5月后迎来了新的挑战:一面是玉米价格下跌严重,收购期如何应对?一面是去年10月份被暂停的国家政策性玉米销售即将开闸,收储制度改革面临新考验。临储拍卖玉米行情行至关键点,玉米价格还能坚挺多久?

实施一年的玉米收储制度改革在进入5月后迎来了新的挑战:一面是玉米价格下跌严重,收购期如何应对?一面是去年10月份被暂停的国家政策性玉米销售即将开闸,收储制度改革面临新考验。

去年中国玉米种植调减约3000万亩,其中东北减少种植2000万亩左右,这些种植面积的玉米产量在1000万吨以上。除去因种植规模缩减产生的影响,实际上3000多万吨的减少量也是不小的数字。此外可能的原因是,东北地区实施“临储制度”时,外省市为套取补贴运往东北充当了一部分储粮。现在的市场收购形式是市场定价,全国一盘棋,这就打掉了一部分套取补贴的不合理调运和不合理收储。在价格下跌,收购量锐减的形势下,关键是稳定生产,保护农民合理利益。

今年5月份开始,玉米收储制度改革进入关键阶段。在目前的玉米价格水平下,种粮户如果能够承受得住,说明收储制度改革是一个成熟的操作。如果“市场收购+补贴”的改革今年进展顺利,此后新的玉米收储方式将成为常态化。5月份收购期结束后政策性玉米销售(向社会拍卖国家储备的粮食)将开启,今年拍卖的应该是2015年的储备粮食,存量粮的放出会对玉米价格形成挤压效应,最终决定销量。

玉米价格

玉米收购量价齐跌

据国家粮食局数据显示,一季度,东北地区累计收购玉米9953.3万吨,同比减少4831.6万吨;与2013、2014两年同期平均收购量相比,减少435万吨;其中,中储粮、中粮、中航三家央企累计收购3056.2万吨,占总收购量的30.7%。

收购量锐减的原因是,东北地区减少种植面积的玉米产量,加上东北地区由临储制度转为市场定价,打掉了一部分套取补贴的不合理调运和不合理收储。

玉米收储制度改革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举措。去年以来,农业部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以下简称“发改委”)、财政等有关部门按照中央的部署和要求,推进玉米收储制度改革,实行“市场化收购”加“补贴”的新机制。唐珂说,从目前情况看,东北玉米市场购销平稳有序,初步形成市场定价、价补分离的机制,激活了加工、流通、贸易等产业链各环节,改革取得了成效。近期农业部正在组织专家对玉米收储制度改革进行系统评估。

而今年中国将继续深化收储制度改革。发改委3月23日消息称,按照党中央、国务院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完善粮食等重要农产品(000061,股吧)收储制度有关部署,2017年中国将坚持市场定价、价补分离、主体多元的改革方向,在东北三省和内蒙古自治区继续实施和完善玉米市场化收购加补贴机制,同时调整大豆目标价格政策,实行市场化收购加补贴机制。

国家粮食局调控司副司长罗守全接受《经济日报》采访时表示,东北三省一区均已建立玉米收购贷款信用保证基金,增强银行放贷信心和贷款投放力度,帮助地方粮食企业增信和提高抗风险能力。国家发展改革委、交通运输部、财政部、粮食局和中国铁路总公司成立了粮食调运协调机制,铁路部门在加大东北运力调度倾斜的基础上,优先保证东北玉米外运。

玉米价格还能坚挺多久?

第一,此前支撑玉米价格的重要因素为受补贴的深加工企业不惜高价补库,随着补贴政策即将结束及库存已足够使用两至三个月,目前东北地区部分企业开始宣布停止收购,需求主体减少,交易趋缓。需清楚这些企业不惜高价收购的真实驱动力是政策刺激而非生产需求,此前高企的库存势必透支了后续的需求动力,而以政策补贴作为驱动力的结果往往是人走茶凉。

第二,当前为养殖淡季,生猪及禽类养殖状态低迷,淀粉价格频频走低、抬不起头,对原材料玉米需求疲软。

第三,当前粮源主要控制者纷纷挺价惜售,待价而沽,似乎并不担心临储玉米抛售所造成的强供给。笔者认为支撑他们信心的关键因素在于新旧玉米质量差异,他们试图以新玉米良好的质量为卖点支撑价格,但他们忽略了质优且价格相对更加低廉的进口玉米及替代谷物的悄然入侵。

提及进口玉米,近日“中国3月玉米进口为5262吨,同比暴跌99.1%,创逾三年半最低”的新闻吸引了诸多目光,似乎在向市场透露玉米进口状况不佳的信息。但实则不然。需注意,三月玉米进口数量骤减的原因是当时国内玉米价格较进口更有竞争力,但随着进入四月国内玉米价格不断攀升,以及进口增值税降低2%的利好政策,相比于高价购买国产玉米,选择进口玉米及替代谷物已变得有利可图,到港进口玉米及替代谷物的数量也在逐渐复苏。

第四,临储玉米抛售传出更新细节消息,比如2012年玉米将定向供给酒精和乙醇企业。临储玉米抛售似乎是来真的,而不是狼来了。

综上所述,目前玉米价格受政策的影响或已透支了后期相当部分的支撑、涨幅,需求疲软,再配合前有进口玉米伺机而动,后有临储拍卖虎视眈眈的大背景,预计后市现货价格将震荡走低,大连玉米市场盘面将遭受强压。而后期临储玉米拍卖的底价、节奏等细节问题则是我们需继续跟踪关注的重点。

改革走到关键节点

面对玉米收储制度等农产品结构性改革,从中国要稳定粮食生产、供给的角度来说,应该把握最低的安全线。所以,农业部和发改委一直在编写粮食生产功能区、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的两区建设,这是为保证粮食供给的打底线措施。这意味着,中国的相关政策已经在行动了。

4月10日,国务院发布《国务院关于建立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的指导意见》(下文简称《意见》)指出,我国农业生产基础还不牢固,工业化、城镇化发展和农业生产用地矛盾不断凸显,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供给任务仍然艰巨。

《意见》在建立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以下统称“两区”)方面提出,力争用3年时间完成10.58亿亩“两区”地块的划定任务,划定粮食生产功能区9亿亩,其中6亿亩用于稻麦生产;划定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2.38亿亩(与粮食生产功能区重叠8000万亩)。

前述人士透露,这是农产品结构性改革最大的一个动作。也就是说,为了保证基本的口粮、战略供给,稳定10.58亿亩的一个大头,其他8亿亩根据市场需求来自我调整。10亿亩的面积已经划定,具体的区域和面积已经细化到各省,再由各省在基本农田的基础上再具体分配。这意味着中国及开展市场化改革,又设定了“保稳定”的底线。

收储制度改革的重要前提是,在目前玉米价格水平下,怎样给农民支持,让农民能稳定生产,利益不受到损失。但是价格市场化改革是必然的,不可能让玉米价格一直涨下去。为了稳定市场、稳定生产,发改委、财政部等部门对玉米采取临时储备制度。2012左右粮食产量达到了6亿吨,应该进行调整时没有做出调整,这就造成短期政策的长期化。2013年粮食生产出现问题后,2014年开始出台补贴等政策鼓励生产,到2015年粮食生产达到一个高峰。现在种植收入下降,农业部重点向推动的就是在粮食主产区推动养殖业,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实现粮食生产本地消化。

高盛料全球铝价有望触及2000美元关口 与中国有关-链接

更多资讯可关注第一黄金网微信公众号
更多精彩财经资讯,点击这里下载第一黄金网APP
22 收藏


    相关阅读

    导航

    本站郑重声明:第一黄金网中的操作建议仅代表第三方观点与本平台无关,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据此交易,风险自担。

    ICP备案:晋ICP备202000852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