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的抢购潮又来了吗?
至少从目前的走势来看,答案是肯定的。自5月31日至6月7日,7个交易日,美黄金从1285.1美元/盎司,一直到6月7日最高1352.7美元/盎司,大涨67美元/盎司。涨势可谓来势凶猛。截至6月11日发稿,美黄金1332.3美元/盎司,上涨0.23%。
对于本次黄金的上涨,外界普遍认为全球经济的不确定性担忧情绪对美元构成了利空,避险资金开始回流黄金等传统避险资产。世界黄金协会认为,本轮增长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各国央行持续买入以及黄金ETF流入量增长。今年一季度,全球各国央行共购入145.5吨黄金,比2018年同期增长68%。这也是自2013年以来,央行黄金储备需求最强劲的年度开局。
事实上,全球央行购买黄金的兴趣在2018年已显露端倪。世界黄金协会发布的数据显示,去年,全球黄金需求总量达到4345.1吨,同比增长4%,与过去五年平均需求水平(4347.5吨)相差无几。但2018年,全球央行官方黄金储备增长651.5吨,同比增长74%,是有纪录以来的第二高,净买入量更是达到1971年美元与黄金的固定兑换体系脱钩后的新高。
最热衷买黄金的是俄罗斯央行。据悉,为了减轻俄罗斯经济对美元的依赖,俄罗斯央行近年来不断买入黄金,2018年购买了274吨黄金,平均价值超过110亿美元,占全球需求的大约6%。俄罗斯央行数据显示,俄罗斯央行在4月份又买入了15.55吨(55万盎司)黄金,这也使得该国的黄金储备增长0.72%,达到2183.46吨(7702盎司)。
波兰成为20年来第一个增加黄金储备的欧盟国家,目前该国黄金储备已达到1983年以来最高水平。匈牙利也在2018年四季度大举增加黄金储备,是该国32年来首次增持黄金,其黄金持有量直接从3.1吨增至31.5吨,增加10倍。
中国人民银行公布数据显示,截至5月底,黄金储备达6161万盎司,较4月末增加51万盎司。这是自2018年12月,央行连续第6个月增持黄金储备,至此,6个月合计增持237万盎司,按照买入价的均价估算,约合人民币210亿元。在2018年12月之前,央行已经超两年(26个月)没有增持黄金。
在北京一家销售黄金的门店,工作人员给记者算了一笔账,200克的金条是店里最受欢迎的投资产品,一块这样的金条,6月6日的购买价格是61600元,而仅仅在一周前,它还只需要59340元。
部分业内人士表示,全球央行爆买黄金,可能标志着“去美元化”正在发展成为一种趋势。以美债形式存在的美元资产是当前各国央行的核心资产储备之一,使得各国经济和金融在一定程度上要“看美国脸色”。然而,如今的美国政府正在将保护主义政策当做一种维护自身经济利益的举措,这给全球经济增长带来新的不确定性的同时,也可能成为中长期美元资产价格波动的隐患。
需要注意的是,尽管目前黄金的涨势保持不错,但从黄金的走势来看,谨防回调风险。不仅如此,若将黄金走势的时间轴拉长则不难发现,从2013年美黄金从1789美元/盎司跌下来之后到现在,基本保持在1100美元至1400美元做箱体运动。切勿忽视风险。
文/唐牛解盘微信605059009本文由唐牛解盘独家编撰,转载请注明出处,给您最诚挚的指导和服务;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