靓丽橙
天空蓝
忧郁紫
玛瑙红
炫酷黑
深卡色
黎明
收起
下载APP
首页> 国际>

正文

【全解】中国央行跟随美联储缩表的概率有多大?

2017-05-02 16:44:00来源:第一黄金网
责任编辑:高娇
摘要
市场人士预计,未来中国央行的货币政策,会以避免极端现象保证基本流动性为目标,货币宽松可能性小,预计依旧维持资金面紧平衡,政策对金融机构去杠杆的倒逼压力会有所减轻但仍存在。

第一黄金网5月2日讯 中国央行今日暂停公开市场操作,今日逆回购总到期量700亿元。中国央行4月开展中期借贷便利(MLF)操作共4955.00亿元,4月开展常备借贷便利(SLF)操作共108.87亿元。

上月末临近日终财政支出力度加大,目前银行体系流动性总量处于适中水平。逆回购周二到期700亿元,周三到期600亿,周四到期500亿,周五到期600亿。周三有2300亿元MLF到期。本周将有4700亿逆回购加MLF到期。

中国央行

中国央行

市场人士认为,银监会发文监管对金融去杠杆的约束作用,较中国央行的货币政策更有成效。导致资金价格上涨的原因,大多是因为市场对于金融监管的担忧预期上升。

5月政策前瞻:继续保持稳健中性政策

市场人士预计,未来中国央行的货币政策,会以避免极端现象保证基本流动性为目标,货币宽松可能性小,预计依旧维持资金面紧平衡,政策对金融机构去杠杆的倒逼压力会有所减轻但仍存在。

监管可能温和推进。在监管文件密集出台、金融去杠杆持续趋严的大背景下,一季度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中着重提出要“确保不发生系统性的金融风险”,向市场释放出维稳信号。而这也显示出监管部门温和去杠杆的政策主基调,以及“严监管+守底线”的政策意图。未来监管政策的实施可能将不会出现“硬着陆”,而是温和推进、逐步实施。

资金面维持紧平衡。近期,资金面仍然稳中偏紧,中国央行公开市场投放维持紧平衡状态。为了配合金融去杠杆和政策严监管的趋势,资金面短期难以宽松。不过考虑到资金一旦过度收紧,叠加监管政策的趋严,可能会导致金融资产短期剧烈调整。因此展望5月,预计去杠杆+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背景下,资金仍维持紧平衡,7天回购利率中枢3%。

【以史为鉴】中国式缩表是怎样的?

1、中国央行缩表回顾

中国央行曾经经历过两次缩表:第一次是2011年11月至2012年2月;第二次是2015年3月至12月。具体来看,第一次缩表持续的时间非常短,幅度也不大。四个月的时间,央行总资产减少大约2500亿。而第二次缩表是一次非常典型的缩表,2015年3月至12月九个月的时间,央行总资产下降超过2.7万亿。

2、中国式央行缩表≠美国式缩表

历史上中国式央行缩表称不上是一种货币政策工具(这一点完全不同于美国的量化宽松政策),中国央行资产负债表的扩张与收缩,并不是依据货币政策取向而定。

(1)历史上的中国央行缩表时期,对应的是货币政策宽松

第一次和第二次缩表时期,均对应了央行下调法定存款准备金率。而且,在第二次期间,央行连续进行了五次降息。

(2)历史上的加息周期,并没有伴随央行缩表

2007年3月-12月和2010年10月-2011年7月是我国历史上两轮典型的货币紧缩周期。而在这两段时期内,我们均没有观察到我国央行资产负债表的收缩,不管是以绝对量还是以同比增速来衡量。而且让人更意外的是,这两轮加息周期反而对应着央行资产负债表的快速扩张。

3、中国式央行缩表并不等于超额准备金下降

考察过去两轮缩表时期超额准备金的实际表现,缩表也的确没有导致超额准备金的同步减少。根据我们的估算,第一次和第二次缩表期间超额准备金均是增加,增量分别为7158亿和4033亿。

另外,今年2-3月份央行总资产下降幅度超过1万亿,该期间超额准备金也对应着增加。

4、中国式央行缩表与银行间流动性关系不明确

我们发现,历史上中国式央行缩表期间多数回购利率下行。2011年11月至2月,R001和R007分别变动-14BP和21BP。2015年3月至12月,R001和R007分别下行128BP和220BP。

对于这一结果,本质原因是:对银行间流动性的影响,是立足到超额准备金这个指标。而历史上两轮缩表时期,均对应着超额准备金增加。因此,缩表与银行间流动性,不管是从逻辑验证角度(超额准备金),还是从最终结果(回购利率)来看,均关系不明确。

总之,经济学家表示,短期内中国央行跟随美联储一起“缩表”的概率很低。原因:①经济学家认为,中国央行开始“缩表”,须以不显著影响中国经济为前提;②短期内中国央行跟随美联储一起“缩表”的概率很低;③中国央行的一举一动,终归是以中国情况为重。

是否退出QE需满足四个标准 欧洲央行仍将持续宽松政策——链接

更多资讯可关注第一黄金网微信公众号
更多精彩财经资讯,点击这里下载第一黄金网APP
63 收藏


    相关阅读

    导航

    本站郑重声明:第一黄金网中的操作建议仅代表第三方观点与本平台无关,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据此交易,风险自担。

    ICP备案:晋ICP备202000852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