靓丽橙
天空蓝
忧郁紫
玛瑙红
炫酷黑
深卡色
黎明
收起
下载APP
首页> 外汇>

正文

人民日报:人民币加入SDR并非一劳永逸

2016-10-10 11:23:00来源:第一黄金网
责任编辑:余辉利
摘要
10月1日起,人民币正式进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特别提款权(SDR)货币篮子中,比重达到10.92%,成为继美元、欧元、日元和英镑之后的第五种“入篮”货币。

10月1日起,人民币正式进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特别提款权(SDR)货币篮子中,比重达到10.92%,成为继美元、欧元、日元和英镑之后的第五种“入篮”货币。人民币加入SDR货币篮子是人民币迈向成为国际储备货币的新台阶。人民日报周一(10月10日)刊文解读人民币“入篮”称,并非一劳永逸,需持续推进改革开放。

人民币加入SDR


“入篮”并非一劳永逸

境外市场对人民币的认可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推进人民币国际化需要政策发力,也离不开微观主体的努力人民币成为官方储备货币,是否意味着人民币国际化的道路就走完了?是否满足了人民币国际化的条件?显然并不是。业内人士认为,总的来说,人民币“入篮”及相关改革对中国和世界都意义重大。除了短期内的一些积极影响,更深远的影响在于,这为人民币国际化注入了新动力,有利于进一步促进国内的改革开放。

“过去一年中,我们也感受到国内外市场对人民币汇率走势的预期越来越稳定,市场参与者的心态日益成熟,企业对套期保值工具的运用也越来越广泛。这些都是人民币逐步走向国际化的迹象。”唐致军说,但境外企业对人民币的认可是一个需要长期培育、循序渐进的过程。“入篮”,只是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一部分。“未来人民币国际化取得怎样的进展、在全球货币体系中发挥什么作用才是最关键的,这也最终取决于中国自身的经济实力。”业内人士说。

2009年中国正式启动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2011年和2014年,相继启动人民币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RQFII)和人民币合格境内机构投资者(RQDII)机制,2014年正式启动沪港通,为跨境证券交易提供更多渠道……数年来,人民币在跨境贸易和投资中使用的深度和广度不断拓展,人民币国际化程度快速提升。

专家指出,人民币“入篮”后,国际社会将以更高标准和国际货币责任的眼光来看待中国金融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因此,人民币“入篮”并非一劳永逸,中国需持续推进改革开放,使人民币成为接受程度更高的货币。

比如,在跨境交易便利程度、资本账户可兑换、金融市场开放等领域,我国与美国、英国等其他储备货币发行国仍有一定差距,这是人民币被更广泛使用、更好发挥储备货币功能的障碍。业内人士认为,我国应有序实现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推进资本市场双向开放,发展多层次的金融市场。


更多资讯可关注第一黄金网微信公众号
更多精彩财经资讯,点击这里下载第一黄金网APP
101 收藏


    相关阅读

    导航

    本站郑重声明:第一黄金网中的操作建议仅代表第三方观点与本平台无关,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据此交易,风险自担。

    ICP备案:晋ICP备202000852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