靓丽橙
天空蓝
忧郁紫
玛瑙红
炫酷黑
深卡色
黎明
收起
下载APP
首页> 国际>

正文

新刊速读 | 数字贸易能推动人民币国际化吗?

2025-09-18 06:00:00来源:新华财经
责任编辑:第一黄金网
摘要
一、引言 当贸易流与数据流在同一条光纤中奔涌,货币的面孔也在悄然改变。《数字贸易能推动人民币国际化吗?》一文将镜头对准这

一、引言

当贸易流与数据流在同一条光纤中奔涌,货币的面孔也在悄然改变。《数字贸易能推动人民币国际化吗?》一文将镜头对准这一尚未被充分理论化的交叉地带,提出数字贸易并非传统贸易的简单线上化,而是对人民币国际化路径的一次“系统升级”。文章用“贸易转型升级-币种选择话语权-跨境数字生态”三重递进框架,揭示了数字贸易如何通过改变企业竞争力、重塑支付网络与再造制度环境,为人民币国际化注入新的边际动能。

二、数字贸易的内涵与测度:从统计边界到制度边界

①统计口径的演进。OECD-IMF-UNCTAD-WTO2023年手册将数字贸易界定为“以数字方式订购和/或交付的国际贸易”,细分为数字订购与数字交付两类。数字订购以跨境电商为核心,数字交付则涵盖软件、云计算、数据流、在线服务等无形品。文章用中国2023年数据刻画体量:数字交付服务进出口3859亿美元,占服务贸易总额41%;跨境电商2.38万亿元,占货物贸易5.7%,五年复合增速17%。这组数字不仅说明了规模,更暗示了贸易结构的质变——从“集装箱”到“云端”,从“美元计价”到“多元结算”的潜在转换。

②制度边界的扩张。数字贸易的统计边界之外,是规则边界的快速扩张。RCEP等协定把数据跨境流动、数字支付、无纸贸易写入条款,为人民币结算提供了制度接口。文章指出,中国已从规则接受者逐步转为规则制定者:截至2023年底,已签署19个含数字贸易条款的RTA,覆盖29个经济体。规则输出不再是抽象的“软实力”,而是直接决定结算货币选择的“硬约束”。

三、数字贸易如何重塑价值链:从低端锁定到高端攀升

传统加工贸易以“低成本+低附加值”锁定价值链中下游,导致人民币计价权薄弱。数字贸易通过三条路径打破锁定:

①数据驱动的运营效率。区块链电子提单、AI报关、智能仓储等压缩了出口平均通关时间,并降低了单票成本,企业议价空间随之放大。

②数字化交付的附加值提升。2023年中国电信、计算机和信息服务出口1290亿美元,占数字交付贸易33%,高技术含量带来更高的人民币结算黏性。

③平台经济的链主地位。EWTP已在全球11个国家和地区建立合作网络,累计服务中小企业超过14万家,平台规则与支付接口同步输出,天然带有人民币结算选项。文章用“链主即货币主”比喻,说明谁掌握数字平台,谁就拥有结算货币的决定权。

四、币种选择话语权的微观基础:企业竞争力与议价能力

①交易成本下降与支付效率提升。传统信用证结算流程复杂,一般需数周完成;数字支付平台可大幅压缩结算时间并将费率控制在较低水平。文章以支付宝跨境汇款为例,指出技术红利直接削弱了美元在中小订单中的“流动性溢价”,为人民币结算打开切口。

②议价能力的动态变化。数字贸易改变了议价能力的来源:从“规模”转向“数据”。拥有消费者洞察、供应链算法和品牌私域的企业,可在谈判桌上要求以人民币结算。文章引用Goldberg & Tille(2008)的经典结论——“产品差异化程度越高,贸易商在结算货币上的主导权越强”——并指出,在中国跨境电商的实践中,随着企业数字化能力的提升,人民币结算在对外贸易中的占比呈现持续上升的趋势。

五、跨境数字生态:人民币的新应用场景

①支付数字化:CIPS与央行数字货币桥。如果说SWIFT是“老旧的邮政系统”,CIPS与多边央行数字货币桥(m-Bridge)就是“高铁+航空”的立体网络。m-Bridge试点显示,跨境支付时间从3~5天降至2~10秒,结算成本大幅度下降。当数字贸易平台与m-Bridge对接,人民币即可在“平台-支付-清算”闭环内高速流转,形成对传统美元清算的替代路径。

②供应链数字化:物流、关务与资金流的同步。区块链溯源+智能合约把物流、关务、资金流写入同一条链,人民币支付指令与货物放行指令同步触发,降低违约风险。文章指出,数字化供应链使人民币需求从“商品结算”扩展到“服务结算+数据结算”,应用场景多元化为贮藏职能提供了新锚点。

③监管数字化:透明性与合规性的同步提升。数字化海关、无纸化报关、实时风控系统降低了监管不确定性,增强了国际市场对人民币的信任度。文章强调,监管科技并非“后台工具”,而是人民币国际化的“前台名片”。

六、结论与启示

数字贸易通过价值链升级增强企业竞争力,通过成本下降与议价能力增强提升币种话语权,通过跨境数字生态扩张人民币场景,最终实现人民币国际化的“软件更新”。这一路径既保留了贸易推动货币国际化的经典逻辑,又植入了数字时代的全新变量。

①基础设施:加快数字人民币在跨境电商综试区、自贸区、RCEP成员国的落地,形成“平台-货币-规则”三位一体生态。

②规则制定:以DEPA谈判为契机,推动数字支付、数据流动条款纳入RTA,输出“中国模板”。

③企业培育:支持数字贸易领军企业在海外设立人民币结算节点,鼓励平台内置人民币钱包功能,提升境外商户的“一键人民币”体验。

原文出自:宋科,李亭.数字贸易能推动人民币国际化吗?[J].金融市场研究,2025(8):115-125.

更多资讯可关注第一黄金网微信公众号
更多精彩财经资讯,点击这里下载第一黄金网APP
31 收藏


    相关阅读

    导航

    本站郑重声明:第一黄金网中的操作建议仅代表第三方观点与本平台无关,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据此交易,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