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正值暑期旅游旺季,在线旅游市场持续升温的同时,相关投诉也屡屡出现,引发监管升级。记者注意到,为规范市场秩序,相关监管部门近来接连进行了部署,尤其强化了对在线旅游平台(OTA)的监管。
业界认为,经历前期的高速增长阶段后,我国在线旅游市场已迈入万亿元规模,行业竞争日趋激烈。监管和规范举措的升级,不仅有助于推动平台健康发展,也促进其进一步聚焦服务与创新,引导行业从“高速增长”迈向“高质量发展”。
监管部门约谈多家OTA
近日,贵州省市场监督管理局集中约谈了携程、同程、抖音、美团、飞猪五家涉旅平台企业,对相关平台企业可能存在的实施“二选一”、利用技术手段干预商家定价、订单生效后毁约或加价、价格欺诈、哄抬价格等问题进行了通报,进一步提示了违法风险。
业界分析称,贵州省市场监督管理局此次在暑期旅游高峰期“亮剑”,有助于降低市场风险,提升暑期旅游体验。
网经社电子商务研究中心分析师陈礼腾认为,此次约谈通过事前把法律红线一次性亮明,既给平台划定了“不可为”清单,又起到了警示与教育的作用。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旅游科学学院教授王金伟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市场治理有多种方式,将传统监管威慑与点对点约谈相结合,能更有效地针对典型企业进行监督管理,督促整改问题。
“贵州省相关部门的约谈既是一次治理,也是一次预防性监管,旨在促使在线旅游平台良性发展,特别是在暑假旅游市场火爆的背景下,有助于提前防范潜在问题。”王金伟说。
针对约谈提到的各项问题以及后续的改进举措,记者询问了以上被约谈的在线旅游平台企业,但相关企业均表示目前没有可以公开回复的内容。
共性问题引发管理升级
监管升级背后是行业发展暴露的问题。业内普遍认为,随着在线旅游平台的快速发展,相关问题日益凸显,影响了消费体验和市场的规范发展。
记者从新浪旗下消费者服务平台黑猫投诉获悉,近一周内,已有多起针对OTA的投诉。其中,有消费者反映,在某头部平台预订了酒店,到店后却发现无法入住,并被要求加价;也有消费者称,平台上的机票定价疑似“杀熟”,新账号和老账号搜到的机票价格相差极大,自己通过平台预订的头等舱甚至变成了经济舱。
另据网经社旗下网络消费纠纷调解平台“电诉宝”受理的投诉数据显示,2025年以来,针对在线旅游平台的投诉主要有退款问题、网络欺诈、售后服务、高额退票费、虚假促销等。
对于行业存在的问题,相关部门已经在积极行动。记者注意到,今年暑期刚开始,在文化和旅游部第二季度例行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表示,将切实规范餐饮、住宿、在线旅游平台等旅游相关行业经营者的价格行为,严厉查处经营者利用不公平格式条款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的行为。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也对平台规则不公平、收费不合理、算法不透明、直播电商乱象频出等作出回应,明确将坚持监管规范和促进发展并重,大力支持平台企业在引领发展、创造就业、国际竞争中大显身手。
“从国家政策文件及动向来看,旅游市场将会迎来更为严格的监管。直接点名五家在线旅游平台,无疑彰显了监管的坚定决心与推进速度,可以预见后续的监管也将更加严格。”王金伟说。
规范发展激活万亿市场新动能
此次被约谈的平台不仅包括携程、同程等传统OTA,也涵盖了美团、抖音等业务多元的平台企业。业内专家认为,这折射出在线旅游市场的巨大活力和潜力。
王金伟认为,目前在线旅游市场仍然有较大发展潜力,因此吸引了更多企业涉足,特别是头部内容和消费平台的入局,进一步激发了市场活力,促进市场竞争。
相关数据也印证了市场的活力。网经社电子商务研究中心发布的《2024年度中国移动出行市场数据报告》显示,2024年,我国在线旅游市场规模为11490亿元,同比增长28.27%;在线旅游用户规模为5.48亿人,同比增长7.66%。
天眼查数据显示,截至8月8日,今年以来我国已新增8.9万余家在线旅游相关企业,同比增长8%;在线旅游相关企业注销数量为2.38万余家,同比下降55.2%。
业界认为,需客观看待OTA在旅游市场中的角色。“从保障文旅消费体验的角度看,在线旅游平台对提升行业服务门槛、助力消费者维权等方面有着积极贡献,其正面影响不容忽视。”环球旅讯合伙人、首席内容官彭涵对记者表示,规范平台行为,恰恰有助于其发挥正面价值,推动行业良性发展。
展望未来,王金伟说,“在监管和市场的共同作用下,在线旅游市场有望持续壮大,为我国消费市场注入发展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