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改革、重振法国经济是法国总统马克龙的目标,但痼疾难愈,改革之路阻碍重重。在大罢工持续一个多月的时间之后,马克龙政府在养老金制度改革上作出了“让步”决定,但工会并不“买账”。
当地时间12月5日,法国陷入大罢工之中,起因就是养老金制度的改革。罢工后,交通几乎瘫痪,商业活动也受到严重影响。在政府与工会经过磋商之后,仍然没有达成共识,目前,大罢工已经进入了第六周。
马克龙政府与工会在僵持一个多月之后,政府还是作出了“让步”决定。当地时间1月11日,总理菲利普表示,政府愿意向工会让步,撤回把领取全额退休金的法定退休年龄提高至64岁的改革建议。
菲利普计划于本月24日提交改革法案,让国会得以于2月中旬展开讨论,目标是在夏天休会之前推动立法。
据悉,就在此前一天,法国政府与工会代表刚刚进行了最新一轮谈判,尝试打破僵局。
大罢工涉及到的行业领域广泛,交通、电力以及教育等与生活息息相关的领域都受到很大的影响,还有暴力示威者在沿途道路上毁坏道路公共设施及店铺。范围之大、负面影响之广已经大大超过了去年同期的“黄背心”抗议活动。去年轰轰烈烈的“黄背心”抗议活动也是因政府的“让步”势头才减弱,燃油税的上调计划被迫搁浅。
此次大罢工的影响显然更让马克龙政府头疼。在作出让步决定之后,总统马克龙表示,这是“有建设性且负责任的让步”。较为温和的法国工人民主联合会(CFDT)及法国自主工联(UNSA)对此表示欢迎,认为这反映出政府愿意妥协,是工会的胜利。
不过,这一让步是否能够带来积极影响还为未可知,情况并没有那么乐观。强硬派工会CGT拒绝了政府的提议,批评其只是“烟幕”,要求政府撤回整套改革方案,并号召会员在未来一周内参与一连串抗争活动,包括继续罢工。
大罢工导致法国多地交通瘫痪,民众假期出行计划泡汤,商业活动大受影响,而这样的影响,可能还将持续下去,给法国经济带来的打击不言而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