靓丽橙
天空蓝
忧郁紫
玛瑙红
炫酷黑
深卡色
黎明
收起
下载APP
首页> 币市资讯>

正文

从技术、产品到市场 深度解读公链

2019-10-16 19:30:00来源:币莱财经
责任编辑:第一黄金网
摘要
暂时跳出本体市场总监的身份,从技术、产品和市场角度,和大家分享一些我的"粗浅"的看法。作者:本体市场总监 Je
暂时跳出本体市场总监的身份,从技术、产品和市场角度,和大家分享一些我的"粗浅"的看法。

作者:本体市场总监 Jesse LIU

进入区块链行业的时间并不算长,但却在其他领域摸爬滚打、上下求索多年,也经历过了地产、电子竞技、新零售、泛娱乐和奢侈品等多个产业。从加入本体开始,我就立志要结合自己以往的宝贵经验,将本体推向更高、更远的地方。这一过程中,也难免遇到很多不同情况和问题,包括与用户、合作方、投资方以及团队等。所以,今天,我想要暂时跳出本体市场总监的身份,和大家分享一些我的"粗浅"的看法,因此取了这样一个题目。我想要将本体作为这篇文章的案例,对于本体,我了解得深刻而真实,但我同时会保持客观,从一个第三方的角度来进行分析。

第一个问题:本体是什么?

我的理解,本体是一条公有链。公有链,首先公共是一个属性,其次它的目标是应该要服务公众,且有能力服务公众,更重要的是它是公众所需要的一项技术。纵观互联网、操作系统和编程语言的发展,确实是基于一个基本需求,然后被需求所驱动进化成一个"包罗万象"的存在。

从技术、产品到市场 深度解读公链

图 | 网络

本体也在遵循这样的发展思路,从数据身份、数据隐私这样的单点出发,最后形成真正公有链。但这一过程需要时间,从点变成链,目前我不知道会需要多久,团队并不能在这其中起到决定性的作用,而是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当市场有主导型需求时,本体会前进得很快。但当市场没有决定性的需求,或者短时间内不会有需求,那就可能就是本体危机的时候。但这又是另一个问题,有可能是团队管理出了问题,有可能是大环境的一个变化,也有可能是大众消费心理与习惯的改变,种种原因,就不能单说是本体本身的问题。举个例子,在抖音出来前的几年前,市面上也有同样的产品,但当时手机、网速、账号体系、线上购物模式、支付等都不支持这样的一个泛娱乐生态,用户和市场没有硬性需求,就无法催生出这样一款杀手级的爆款产品。

第二个问题:公有链应该是什么样?

在上一个问题中,我描述了我最为基础的理解。接下来我将以本体为例继续阐述,但这并不是说本体做的有多好,恰恰相反,还有很多需要进步的空间。

· 技术角度:

想成为真正的公有链,达到我刚才所陈述的标准,那么最为基础的是这条链的性能,同时也是能够支持他基础愿景的最底层实力。本体的愿景是为每个人提供一个能够自主掌握的数据身份,即ONT ID体系。那目前的本体乃至未来的本体是否能可以支撑数十亿级的用户数据交互且保证良好的用户体验度?是否可以让个体用户或者寡头平台顺利接入?在我看来,没有必要去强调什么热门技术、创新理念。所有项目就应该按照自己承诺的白皮书,脚踏实地,负重前行,首先达到自己愿景中所描述的基础技术储备。虽然有可能夭折在技术储备的阶段和冲向愿景的道路上,但这也一定是一条必经之路,艰难而曲折但是前途光明的路途。如果因为很多当初树立的目标过于远大而忽略甚至放弃了最为核心、底层的技术,那我几乎可以断言这条链永远不会成为真正的公有链,甚至不会有可预见的未来。

但这其中也一个问题,所谓的"技术基础储备"并不是指做好了之后就放在那里,而是要不停地适应市场变化,尽全力去接触可能的业务场景。这也是区块链这个行业让我感觉最有意思的地方。区块链的核心概念之一——"分布式"。一条公链,如果能善用分布式的协作方式,将大大缩短其"从点到链"的时间。互联网走了几十年才走到今天,而公链可能不需要花费这么久。

从技术、产品到市场 深度解读公链

图 | 网络

分布式的协作,让每一位社区共建者得以提出想法,表达观点,建造技术底层,丰富技术的未来结构,再由核心团队来完成最后的封装工作,不得不承认这是一个非常高效的协作方式。核心团队的优势在于拥有技术与资源,可以实现线性化的协作,迅速达成目标。但这其中劣势也较为明显——技术的创新型不够,这并不是因为核心团队缺少能力,更多的是思维上的固化。然而,如果有更好的社区开发者,利用他们的不同方面的技术优势和不同的生活环境所创造出来的脑洞将可能丰富未来的某个地区或者是某个行业的需求,从而一局突破困局。我一直相信,好的idea是经过碰撞产生,不同温度、不同生活环境甚至不同文化背景的碰撞,往往会产生更多让人惊艳的火花。

从我个人角度而言,我在做事情的时候,非常喜欢的一个方式是——crossover,即跨界交融。其实我很讨厌看所谓的"成功人士"的传记,总觉得说的过于神乎其神,夸大的成分很多。但需要承认的是,凡是我们耳熟能详的成功人士,他们的成功的契机,与之前的学历、工作经历、生活体验相比可能都具有巨大的跨度。

很客观地讲,本体的技术方面具有很丰厚的沉淀。我交流过的很多全球范围内优质项目的创始人或者CTO都不止一次和我说过:"本体的技术团队是我见过最棒,最有实力的"。这些鼓励与肯定都鞭策着我们持续前行。但这也并不意味之,项目需要过度或者完全依赖这种分布式的协作,分布式的协作致命弱点在于效率的把控,或者说一种无法把控的效率。所以,最合理的方式一定是项目拥有强大的核心团队,同时拥有多维度的分布式developer社群。能迅速收集形成方向,以最轻的方式探索和开发,然后当判断是可行方向后,通过强大的核心团队接入,完成产品封装,上市。分布式的另一个劣势是在产品的运营和市场推广方面,这个会在之后的段落里分析。

回归主题,我认为从技术角度,公链应该展现的是:

1. 堡垒:安全且性能优异的底层技术;

2. 脑洞:有无限可能性进行底层技术拓展;

3. 螺旋:持续整合升级的技术能力和规划。

4. 结构:核心开发团队+多维度分布式共建团队

5. CPU:强大的核心处理能力

· 产品角度:

从产品角度出发,公有链到底需不需要有产品?这好像也是很多核心团队热衷讨论的话题,且存在很大分歧。

观点一:提供技术结构和性能才是公链的核心;

观点二:必须要有核心的生态产品,比如iOS系统之所以能够崛起是因为有App Store作为强有力的支持;

观点三:光有App Store还不够,应当有支付宝、手游等App;

观点四:也有团队认为,这些都不重要,只要有白皮书和上了交易所的token不就好了?但这个暂且不在我今天的讨论范围。

我来说说我的观点。其实前三个观点,对于项目的核心团队来说答案不言而喻,但我更倾向于第二个观点。

第一个观点本身没有任何问题。但实操起来难度太大。

首先,必须要说明,区块链不是一个门槛很高的行业,至少发展到目前阶段是这样。所以,当有寡头形态的竞争者进入行业后,你会发现你的技术和性能的竞争力不值一提。那也许你可能会说,我们可以竞价,寡头的价格可能很高昂,我们可以以价格优势领先。但区块链和资产的紧密关联程度,让所有人不愿意去冒风险选择低成本的服务。试想,你会不会把你的资产存放在门口小卖铺的保险箱里?这个信任成本和难度非常之高。另外,竞价的核心逻辑不是在标签上更改价钱,而是在你所有的成本里减少或者压缩不必要的成本,或者临时可以去除的成本。所以,当我们在寡头面前的时候,我们根本没有这样的优势。寡头的成本控制能在传统行业里形成,在区块链目前的竞争里面,可以说,我们毫无胜算。

第三个观点,不太现实,目前区块链的大多数团队并不能分分钟开发出一个杀手级应用。不是说能力不行,而是出发点不对。杀手级的应用的出发点是有没有人使用,或者我们能不能提够便利或者解决某个痛点。流量型的经济模式并不是在杀手级应用最开始出现的时候就相伴而生,而是在杀手级应用出现后,更多的用户广泛使用,这时候研发团队才发现这些流量的聚集可以轻松变现。

举一个我从小听过的例子,我的大姑父(东北人叫法)在我小的时候很喜欢"炒股",大家可能有所耳闻,那时的炒股有如现在的"炒币",哪有人能够说自己可以洞悉全盘?都是一群人聚在一起,采用一种"听说看涨"的模式,所以亏了一些钱。但后来他发现了一个模式,开始获利,后来就实现了发家致富。

当时投资股票,很多人会聚集在证券交易所。人很多,有人赚有人赔,有人欢喜有人忧,但这些人聚在一起有一个需求就是吃喝。所以,我的大姑父就抓住商机,从炒股转变为卖盒饭、卖烟等刚需品。后来又自然演变成了当时很厉害的模式,这种模式现在可能叫作"夸夸群",也和今天一些炒币群大同小异,一旦一个老板赚钱了,老板就会来到大姑父的摊子前,说请所有人加个鸡腿,所有人就恭祝老板明天赚更多。我讲这个故事的原因在于,流量并不是因为大姑父提供的午饭好吃、便宜而出现,而是因为另外一个更重要的因素催生出来。

从技术、产品到市场 深度解读公链

所谓的流量变现不是产生流量,而是引导流量。换句话说,获取流量是一个技术活,还真不是"撒钱"就能够获取流量。最近也有很多同行或者跨行业的大佬来问我流量经济到底要怎么形成,自己怎么获利。但大家都走进了误区,要去创造流量。创造流量是一个极大的伪命题,或者在我看来你不到一定行业壁垒的产业,根本无法实现。我们更多应该做的,是在流量擦肩而过的时候,将流量在自己的产品过程中转化。或者说,应该去蹭流量。

第二个需要有个App Store的观点,我个人认为适合公链。但他的模式应该更倾向于分布式协作。目前可以看到很多项目在这个点上,采取的策略是分布式地用奖励的形态让一个人或者一个团队去完成一个独立的App然后上线。或者,自己去买很多App,修改后使其上线。买App的情况我们就不多赘述,我们来说一下为什么分布式的方式不成功——因为太笨重了。杀手级的应用通过迭代出来产生,淘宝帝国也不是一蹴而就,而是命途多舛,发展过程中也曾遇到过很多较为致命问题。微信支付和支付宝当年地推的时候我都有亲身经历,也多少次差点就无法存续下去。所以,在没有足够稳定的团队和资源的情况下,独立App想要上线实属不易。但是,如果你的搭建门槛非常低,易于上手,还是有机会可以闯出一片天地。所以试想一下,如果通过公有链搭建一个独有的App Store,大家分布式地完成一个App的组建,且公开、透明、高效地分享收益,这种模式会不会发展更快,更具魅力?

拿本体来说,如果本体将ONTO作为一个应用商店的载体,或者单独开发出一个ONT Store,让全世界的开发者可以更直接地通过ONT ID串联,形成信任协作,合理分配收益,这将更接近本体的目标。在这样的环境下,我们需要更加开放的思维,方能带来突破,产生奇迹。其实这就是区块链目前在普通团队中(我指非寡头团队)停滞不前或者大家迷茫的核心,我们坐拥着最先进或者最合理的分布式协作的资源,却用着上一个模式(互联网)的模式在运作。抛弃了我们的优势,用我们的劣势去承接。很难想象会成功。

总的来说,产品方面,我的观点是:

1. 公有链需要有产品,但产品的形态应该是提供一个工作室、一个工作平台,甚至是一个工厂;

2. 公有链要鼓励能解决痛点,优化生产模式的产品形态,不应该以单一变现为目的,这样才可以获得长足发展。

3. 产品的研发,设计要结合区块链的特性,或者本身公链的特性和愿景。不能拘泥于互联网产品的逻辑。

从技术、产品到市场 深度解读公链

图 | 网络

· 市场角度:

本来不想说市场方面的事情,一方面因为这是我擅长的领域,二是容易让自己绕进去。但是不说一下呢,可能团队里技术和产品的大佬会和我理论一番。

就我观察和经历的目前行业的市场推广和运营手段。其实我觉得没什么可多说的地方,基本都本着一个目的——卖token。不管包装得多么花哨,大抵套路相同。所以,我也不觉得要评论什么,因为没有什么对错可言。

但从我个人角度出发,可能会被同行们认为是"假清高",我认为作为项目方的市场推广,目前要做的唯一一件事,就是帮助项目实现白皮书里陈述的愿景。我之所以认为会被说成"假清高",是因为很多人会说:实现那个愿景需要卖token。这个观点在我看来不堪一击。如果用户都不知道你的愿景能不能达到,那为什么要买这条链上的token?就好像如果我说我未来会是世界上最强的市场总监,你投资我10,000个BTC,你会不会投资?当然这只是个自黑的玩笑。纵观目前传统互联网被击破的融资理论,Uber、Wework等知名企业相继神话破灭的原因大多是上述情况的体现。人们对于无法实现的愿景,已经越来越不抱有希望,更别说去投资了。

我认为市场推广的基础准则是不做引导性和悬念性营销推广。项目的进展应当实时同步给投资者及潜在投资者,并引导用户合理消化和理解相关信息,同用户一起成长。而不是项目方发出来的任何消息都叫做利好,也不是所有的利好都会立竿见影地体现出结果。我相信,如果有一些同行阅读到这里,或者是曾经采访过我的记者,曾经交谈过的伙伴,可能会记得我说过一个事情:如果真正和传统巨无霸大企业的合作能简简单单的披露出来,还能够用公关稿件宣发,基本都缺乏真实和可靠性。越是大的合作越花时间,越需要关注每一个细节,甚至还需要签署保密协议。

从技术、产品到市场 深度解读公链

图 | 网络

总体来说,我的观点是:公链的市场推广应该帮助技术、产品争取时间和资源。这并不是个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问题,我可以很明确的说,公链发展到今天,应该是以市场导向继续前行。只有更多人通过市场得到认知,才会有未来无限可能,无论是公链要更多生态发展还是更多token holders(好像一不小心又回归了职业习惯)。

另外,我浏览过很多项目参加会议的PPT,还有演讲。我觉得,演讲者可能都没有搞清楚台下是谁和台下想听什么,能够传播什么,这种模式一定程度上是在浪费投资人的钱(自黑一下,我也有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

所以,从市场角度,我认为我们要做的是:

1. 将技术推出去,获得更多认可,才能获得更多分布式的协作;

2. 帮助产品进驻更广泛的市场,才能够不断加以完善,丰富产品矩阵;

3. 获得市场认可后,进行用户转化,同时需要明白,只有不断扩大用户触达范围才能够持续推动转化。

后记

写这篇文章,其目的并不是为了表达愤世嫉俗,也不是信口开河,其实每一个字都经过深思熟虑,反复考量。以非市场总监的身份洋洋洒洒说了很多,现在回归到现实:本体作为一个具有开放性、技术积累深厚的信任平台,随时欢迎社会各界人士与我们一同携手,让现存的技术与产品模式带来一些不一样。

本体 公链 区块链

文章作者: 本体Ontology 我要纠错

声明:本文由入驻金色财经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绝不代表金色财经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提示:投资有风险,入市须谨慎。本资讯不作为投资理财建议。
  • 数字人民币初露真容,数字人民币初露真容到底是什么?
  • DAG也许是真正的区块链3.0
  • 区块链科普深入浅出 | 再也没有比这个更全的区块链知识了!

声明:链世界登载此文仅出于分享区块链知识,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kefu@lianshijie.com

更多资讯可关注第一黄金网微信公众号
更多精彩财经资讯,点击这里下载第一黄金网APP
31 收藏


    相关阅读

    导航

    本站郑重声明:第一黄金网中的操作建议仅代表第三方观点与本平台无关,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据此交易,风险自担。

    ICP备案:晋ICP备202000852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