靓丽橙
天空蓝
忧郁紫
玛瑙红
炫酷黑
深卡色
黎明
收起
下载APP
首页> 今日关注>

正文

下一次衰退到来时该怎么办?美联储或许该把钱给普通人而非银行

2019-06-11 07:00:00来源:腾讯网
责任编辑:第一黄金网
摘要
腾讯证券6月11日讯,美国经济现在已经足够接近实现通胀率2%和充分就业的目标,美联储似乎对此感到满意。目前,美联储正在对

  腾讯证券6月11日讯,美国经济现在已经足够接近实现通胀率2%和充分就业的目标,美联储似乎对此感到满意。目前,美联储正在对各种策略和工具进行评估,而马里兰大学的经济和商务教授皮特-莫里茨(Peter Morici)认为,该行很可能应该考虑一些比较激进的选择——比如说让普通的个人在这家央行开设账户,以及在央行确定经济需要提振时,通过所谓“直升机撒钱”(helicopter money)的方式来向每个消费者账户注入资金等。

  从历史来上看,当经济增长速度放缓时,美联储总会调低联邦基金利率——也就是银行为借贷超额准备金而相互支付的利率——而美联储降息会对短期商业信贷、10年期和30年期美国国债、公司债券以及住房抵押贷款的利率造成影响。

  除了买卖短期国债以操纵联邦基金利率之外,美联储还可以调整其为商业银行在这家央行的存款支付的利率。目前,商业银行能从这种存款账户中获得2.35%的利息,而对于商业银行的储户来说,他们只能从类似账户中获得不到0.2%的利息。

  美联储政策制定者所认为的所谓“中性利率”——也就是不会刺激通胀,也不会导致经济活动放缓的联邦基金利率水平——已经有所下降。在上一次金融危机到来之前,美联储将中性利率目标上调到了5.25%;但即使现在美国失业率处在如此之低的水平,美联储也不会将中性利率设定在如此之高的水平。

  目前,美联储联邦基金利率的目标区间是2.25%到2.5%。如果经济增长速度放缓,那么美联储并没有太大的降息空间。正因如此,美联储才正在对各种策略和工具展开评估。

  此外,美国国债、为大型投资项目融资的公司债券以及住房抵押贷款的长期利率已经不再像过去那样随联邦基金利率而上下波动。当前任美联储主席本-伯南克(Ben Bernanke)在2004年到2006年之间上调联邦基金利率时,长期国债利率几乎没有变动。而且,在美联储去年四次上调基准利率之际,房利美(Fannie Mae)的30年期抵押贷款利率一开始有所上升,但随后则有所回落,甚至在去年12月份最后一次加息之前也是如此。

  在全球范围内,普通的商业活动正在越来越多地以美元进行,哪怕有些商业活动中甚至都没有美国人参与其中。美元在跨境债务融资中所占比例已经攀升至62%,所有跨境贸易中有40%左右是以美元计价的,而美国经济在全球经济中所占比重还不到五分之一。

  为了适应这种形势,外国银行、企业和个人投资者持有数量庞大的美元和美元计价证券。如果美国长期利率由于联邦基金利率调整而上升,那么寻求收益的外国资金可能会流入美国国债和抵押贷款支持证券(MBS),从而压低这些证券的利率。

  金融危机爆发以后,美联储在2008年将联邦基金利率下调到了接近于零的水平,但没能取得多大效果。在当时,普通人由于失业、股市暴跌和房价低于抵押贷款而处于破产边缘,因此不会借钱买车或修缮住宅,而银行也不会向技术上来说已经破产的客户放贷。

  这就促使美联储转向采用所谓的“量化宽松”(QE)措施,购买了3.7万亿美元的长期美国国债和30年期抵押贷款支持证券,并帮助美国财政部对多家大型银行实施了援救。

  接近于零的借款利率之于银行资金,就如同免费的钢铁之于汽车制造商。但在金融危机初期,这种低利率环境对于重振美国经济来说几乎没能起到什么作用,其原因是银行没有兴趣发放新的贷款,而消费者则需要几年的时间来解决信用卡债务过高的问题,他们不得不卖掉自己买不起的房子。

  当下一次经济衰退出现时,美联储可能应该考虑更加民主一些——不是向银行提供低息贷款,而是把钱发给普通的劳动大众 。由于美联储必须将这种钱计入其资产负债表,这将要求财政部存入同等价值的证券。

  从本质上来说,美联储将需为增加国债提供资金以刺激经济,投入支出以建设新的联邦公路和桥梁,而这需要很长时间才能生效。

  最近,美联储开始向对冲基金和资产管理公司提供付息存款,而允许普通劳动大众也在美联储开设付息账户看起来也是很公平的。

  这样一来,当下一次经济衰退到来时,美联储就可以把一大笔钱存入每个美国人的账户,让他们用来消费或偿还债务,而不是把钱给银行,让它们挥霍在向其职员支付高薪上。

  如果美联储真能这样做,那就能使经济迅速恢复运转。(星云)

更多资讯可关注第一黄金网微信公众号
更多精彩财经资讯,点击这里下载第一黄金网APP
31 收藏


    相关阅读

    导航

    本站郑重声明:第一黄金网中的操作建议仅代表第三方观点与本平台无关,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据此交易,风险自担。

    ICP备案:晋ICP备202000852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