靓丽橙
天空蓝
忧郁紫
玛瑙红
炫酷黑
深卡色
黎明
收起
下载APP
首页> 今日关注>

正文

“首富家的公主”不听话会怎样?

2019-06-07 19:00:00来源:腾讯网
责任编辑:第一黄金网
摘要
1987年,宗庆后创建了杭州娃哈哈营养食品厂。   7年后,娃哈哈响应支援三峡库区移民工作的号召,

  1987年,宗庆后创建了杭州娃哈哈营养食品厂。

  7年后,娃哈哈响应支援三峡库区移民工作的号召,投身西部开发,兼并了重庆涪陵地区受淹的3家特困企业,并在涪陵建立了娃哈哈第一家省外分公司。此后,娃哈哈迈开了“西进北上”步伐,先后在全国29个省市自治区建立了160多家分公司。

  1989年,当初为了到农村创业而卖了手表和自行车的刘永好,已经靠着种植养殖的生意赚了1000万元,并在日后以滚雪球的速度创出了中国最大的本土饲料企业集团——希望集团。

  那一年,杨国强还是个已经当了十几年在工地戴着头盔的建筑包工头,他又黑又瘦,身上的西装总是好像偏大了一码。3年后,他开始发展顺德碧桂园楼盘。

  1982年出生的宗馥莉,只比娃哈哈早诞生了5年。宗馥莉上小学时,娃哈哈正处于发展期,父母忙于工作,放学后她只能自己背着书包到公司食堂吃饭,在几个集体宿舍间跑来跑去。

  1996年,14岁的宗馥莉远赴海外求学。相同时期有着相似经历的,还有1980年出生的新希望集团公主刘畅,以及1981年出生的碧桂园公主杨惠妍。

  斗转星移,商界演绎的传说不断经历着更新换代,长江后浪拍前浪是必然趋势,那些缔造了一个又一个企业帝国的一把手们都相继退休。不能免俗,中国的企业家们仍然倾向于选择“子承父业”,几大家族也都陆续进入了“2.0时代”。

  不是“温室花”的公主?

  富二代其实没那么好当,尤其是这种“超级富二代”。

  家族企业中对于接班人的栽培与要求大多是极其严格的,即使是对这些温室里的公主来说,因为她们不仅要尽可能地学习大量关于企业经营的理论知识,还要尽早地参与到社会实践中丰富完备经验,以更好地为接受庞大的商业帝国而做准备。

  2004年,从美国洛杉矶佩珀代因大学毕业的宗馥莉刚一参加完毕业典礼就立刻回国,在宗庆后的支持下直接参与企业管理。由于其事必躬亲的作风像极了父亲宗庆后,所以公司的人们都称呼她为“小宗总”,也有人戏称其为“公主”。

  获得MBA学位回国后的刘畅在新希望农业股份有限公司和乳业控股有限公司当了两年办公室主任,期间广泛接触企业界名流,拜师学艺。自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获得EMBA学位后,2004年,刘畅才上任四川南方希望有限公司的董事及副总经理。

  于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市场及物流系毕业的杨惠妍也没来得及休息调整,就立刻加入了碧桂园,任父亲杨国强的私人助理。2004年,杨国强将其持有的所有股权转给了刚加入碧桂园未满周年的女儿,此后,杨惠妍持有碧桂园集团70%的股权,成为最大股东。

  这几位“二代公主”虽然来自不同的商业集团,却有着相似的成长轨迹和相同的奋斗目标,在同龄女生或是其他“富二代”们乐于玩乐享受的花一样的年纪,巾帼不让须眉的她们四处奔波求学,以应对承担起整个企业的重任。

  2006年,胡润首次发布女富豪榜,年仅26岁的刘畅以当时的25亿元身家成为中国最年轻女富豪,排名第9。

  2007年4月,碧桂园在香港上市当日,杨惠妍的个人身家逼近700亿港元;11月,杨惠妍以1211.5亿人民币(折合为160亿美元)登顶福布斯中国富豪榜,成为中国首富。

  2015年,财富评估网站发布2015年全球最富有的20位35岁以下亿万富豪排行榜,宗馥莉排第11位,成为前20位富豪中6位女性之一。

  年纪尚轻涉世未深,站在父辈肩膀上的她们就已经如此富有,这些公主是货真价实的“超级富二代”。但是,出发之始就能站在如此高的平台,与之相伴的,是无形的压力。

  所谓“创业易守成难”,打江山易,守江山难。她们的身上永远都会带着父辈留下来的金光,但她们也正在穷尽一生去努力用实力来证明,自己的光芒可以有资格与父辈齐平。

  艾问(iask-media.com)注意到,2013年,宗馥莉所管辖的娃哈哈萧山二号基地已有6家分公司,分属于饮料、方便食品、童装、日化行业。2006年以来,娃哈哈萧山基地上缴税收达到11.2亿元,其中,2009年实现营业收入41亿元,上缴税收高达4.14亿元,比2006年增长56%。

  此外,早在宗馥莉20岁刚出头时就已经独立创办了宏胜饮料集团并出任总裁。10余年的时间里,宏胜集团主营业务包括饮料上游食品添加剂、机械模具、印刷包装等,旗下拥有16个生产基地、36家分公司,娃哈哈集团过半的饮料生产任务都由宏胜集团承担。

  宏胜还负责娃哈哈跨行业投资及国际化业务。数据显示,目前宏胜的营收已在百亿量级,并且,娃哈哈整个销售总额的三分之一都是宏胜贡献的。

  2013年,被“雪藏”而低调历练10年之久的刘畅正式接任新希望六合董事长,33岁的她瞬间成为了国内最大农牧业公司新希望六和的掌门人。

  2016年,刘畅一举投资设立了35家公司。事实上,接班近5年后,刘畅便带领新希望开始积极转变战略,推进创新与变革,如淘汰落后产能,优化产品结构,推动渠道多元化发展和国外市场的布局等。

  而早在成为新希望董事长之前,刘畅就已经拥有新希望集团在新加坡投资公司总部董事长的头衔,并负责海外业务。不仅地域范围广,如今的新希望更是染指多个金融板块,从银行、保险、信托、券商到垂直产业基金,新希望的金融版图日益庞大。

  就像刘畅本人说的:“我不喜欢富二代这个称呼,我很希望被称为创二代,压力和动力一直在博弈。”

  杨国强极为推崇李嘉诚,杨惠妍姐妹的成长轨迹,也几乎是按照李嘉诚培养儿子的模式进行的。杨惠妍在美国读大学期间,就像李嘉诚的两个儿子一样,要打工赚钱供自己读书,从那时起,她就有超出同龄人的成熟、干练与机敏。

  进入碧桂园后,从最初负责整体采购监督和企业的资源管理,到成为执行董事再到成为董事会副主席,最后再到联席主席,13年时间以来,杨惠妍不仅经历了碧桂园的上市进程,还推动了旗下教育板块和物业板块上市。

  “杨门女将”锋芒毕露。

  人类的本质是不是复读机?

  什么是创新?

  创新,是在经济和社会领域生产或采用、同化和开发一种增值新产品;更新和扩大产品、服务和市场;发展新的生产方法;建立新的管理制度。它既是一个过程,也是一个结果。

  艾柯卡曾经说:“不创新,就会死亡。”

  的确,创新是社会不断进步的永恒源泉,任意业界都讲求创新,商界亦然,创新是企业长久生存的必须法则。但对于企业家来说,并不是非得王思聪那样“子不承父业”才算创新,量变积累的质变也是一种创新方式——子承父业也可以、且必须有创新。

  前段时间有一句很流行的网络用语,叫“人类的本质就是复读机”,这话有理。任何事物之间都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只不过“复制”的方面与排列组合通常千差万别,所以即便是创新,构成的不同因素也能导致不同的结果。

  碧桂园的“杨家父女”就可以很好的说明“复读机逻辑”。

  2010年,一向低调、稳重,行事作风稳、准、狠的杨惠妍展开了她大刀阔斧的改革:她将企业的现代化管理制度从西方“复制”到碧桂园,用从美国带来的管理团队替代了杨国强时代的创业团队,理顺了碧桂园曾经混乱不堪的帐目和采购程序。

  “粘贴”时,优秀的职业经理人团队配合上杨国强的大脑,使得管理团队得以长期稳定,并且养成了系统的经理人文化,形成了跨区域管理的高效体系,碧桂园彻底完成了从家族企业向现代企业的转变。

  类似的,还有放弃“歌星梦”而选择回家继承“千亿养猪事业”的刘畅,从那一刻起,刘永好、刘畅父女就已经打定了主意要走传承的路。

  艾问(iask-media.com)查阅相关资料发现,刘畅的新希望2016年已经在全球30多个国家拥有600多家公司,营收超过1000亿,成为全球第二大饲料生产企业、中国最大的肉蛋奶综合供应商。但是,商界的现实就是农企估值很低,因此,面对新时代的挑战,刘畅与新希望转型的困难重重。

  实际操作经验不多但一肚子墨水的她经常思考:虽然现阶段单纯农业的估值不高,但农业是食品的基础,而食品是人类最基本的需求。

  她决定将公司实体业务分成两端,基地端和消费端:前端是农牧端,跟农民、养殖户打交道;后端是食品端,成立美食研发中心,把中餐标准化,和消费者打交道。

  那一年,新官上任三把火的刘畅单独掌舵,运筹着新希望集团旗下四分之三的业务。发布会上的聚光灯打在她丰满的额头上,她自信地说:“我父亲的时代要做饲料大王,而现在的新希望要做的是一个现代农业综合服务商。”

  新希望迈入“刘畅时代”,一时热议沸腾。

  刘畅的“新”希望像极了19世纪的“洋务运动”,洋务派“中体西用”以制夷,类似地,刘畅当家的新希望仍然坚持秉承父亲的意志,只不过融入了新时代的商业元素,以顺应潮流。

  刘畅的野心不仅体现在实业上,她还表示,金融投资也是新希望集团的重要板块:“通过参与金融与投资,我们学会了如何做金融,也理解了金融对实业的意义。”

  刘畅说:“我与爸爸最大的不同,就是我有一个富爸爸。”

  正如她所言,得天独厚的原生家庭背景使她的视野更为开阔,体验也更为广泛,这是商圈每一个“公主”与生俱来的天时地利,是富二代的先天优势,但同时也是“创二代”的双刃剑:既要传承又不能墨守成规,既要创新又不能逐末忘本。

  与“以传承为主,创新为辅”的刘畅不同,宗馥莉对娃哈哈的改革几乎动摇了宗庆后曾经立下的所有flag。

  宗庆后曾说,娃哈哈一直坚持主业,不负债,不追求过分扩张,是另外一种意义上的“慢即是快”。他的这一“保守”战略,在上一个10年众多企业出现流动性危机时,优势倍显。

  事实上,宗庆后对娃哈哈的每一步塑造,都成为今日娃哈哈之基石:

  1988年独立自主研发出娃哈哈营养液完成原始积累、1991年兼并国营老厂实现规模化经营、1996年与达能合资引进外资为己所用、2005年推出营养快线累计产值逾千亿,再到瓶装水,宗庆后的每一步都踏在时代的节点上。

  但宗馥莉深知,时代变了,环境变了,消费者也变了。

  1987年,宗庆后成立公司之初定名为“娃哈哈”,原因有三:一是好读好记,小孩子容易接受;二是它能形象地表现小孩子得到娃哈哈后的开心喜悦之情,乐观积极;三是有一首广为流传的儿歌叫《娃哈哈》,方便品牌传播。

  与之相应地,宗庆后掌舵下的娃哈哈,从品牌到标识再到包装,都洋溢着一片喜庆和欢快,价格也是非常亲民。

  2016年7月,不想当“娃哈哈公主”的宗馥莉于宏胜饮料集团推出了一款自己代言、以自己名字命名的产品KellyOne果蔬果汁饮料。

  “定制”是KellyOne的一大亮点,用户可以在“KellyOne”微信公众号自行选择用哪些果蔬搭配出一瓶饮料,也可以直接选择搭配好的成品,通过网络下单,最快可以选择在次日收到果蔬汁。

  相比较于先前的娃哈哈,这是一款针对健康生活的“高端饮料”,价格也高至28元—48元不等,可以说,无论从品牌的辨识度还是生产模式,KellyOne从品牌到包装再到营销模式,看不出一点娃哈哈从前的影子。

  2016年,宗馥莉的KellyOne果蔬汁系列斩获“IDEA”设计大奖;2017年,接连斩获包装设计类“IF德国工业设计奖”、“红点奖(Reddots)”,收获国际最高奖项的认可。

  除了迥异的商品风格,父女二人的经营理念也是相差甚远。就资本市场来说,上市?不上市?父女二人的观点可谓大相径庭。

  老一辈的中国企业家有一部分不屑于上市,他们大多认为,自己有足够的流动资金,根本没有必要去做上市“这种圈钱的行为”。曾经的宗庆后也是这个阵营中的一员,因此,100%宗庆后的娃哈哈一直打着“不差钱”、“不上市”的标签。

  如今,已经30多岁的娃哈哈已不再是宗庆后一人主导的企业了,它更多地有了宗馥莉的影子。然而,宗馥莉的观念与父亲恰恰相反,她认为,带领娃哈哈拥抱资本,是希望能够通过实业乘以资本,实现企业的飞跃式发展。

  2017年,一宗“炒糖无间道”把宗馥莉推上了风口浪尖。当时的宗馥莉打算收购中国糖果“借壳上市”以自立门户,但结果是初生牛犊且顺风顺水了好几年的宗馥莉在此次资本化运作中遭遇滑铁卢,最终收购失败。

  一旁的宗庆后还不忘冷言补刀:“年轻人有自己的想法,都要干自己的事,我无法干预,谁愿意总听自己老爸的呢。”

  宗馥莉是宗庆后的独生女,作为娃哈哈集团唯一的公主,“80后”的年纪加上西方教育,面容酷似的父女两代人,实际上有着迥然不同的性格和天壤之别的身世与成长环境。

  但是,就本质而言,宗庆后与宗馥莉父女俩又出奇的一致:都很谨慎,都很强势,都是工作狂,都很执着。

  2019年5月27日,宗馥莉在回答媒体关于娃哈哈上市问题时表示,娃哈哈上市是一个非常正常的举动:“未来肯定还是要和资本市场相结合的,每个公司都会这么走”。

  可见,宗馥莉带领娃哈哈上市的征程还未终止。

更多资讯可关注第一黄金网微信公众号
更多精彩财经资讯,点击这里下载第一黄金网APP
31 收藏


    相关阅读

    导航

    本站郑重声明:第一黄金网中的操作建议仅代表第三方观点与本平台无关,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据此交易,风险自担。

    ICP备案:晋ICP备202000852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