靓丽橙
天空蓝
忧郁紫
玛瑙红
炫酷黑
深卡色
黎明
收起
下载APP
首页> 国际>

正文

央行“净投放”化解流动性压力 货币政策趋向不紧不松

2017-02-17 10:14:00来源:第一黄金网
责任编辑:黄强
摘要
央行“净投放”化解流动性压力,“稳健的货币政策是一个中性的态势,而中性态势就是不紧不松”。市场人士分析,预计在未来一段时间内,货币市场的流动性在量上将保持相对充足,但价格仍然会持续“缩短放长”的方式。

央行周四结束了公开市场连续14日的净回笼,当日净投放1000亿元,这是春节假期以来首日实现净投放。

由于本周到期的资金规模将近1.68万亿,流动性承受压力。市场人士解读为,此举显示央行维稳资金面的意图。

目前,国内的流动性受到内部和外部的双重压力。外部环境来看,美国通胀数据向好,使得加息的概率加大,决定了国内的货币政策“松”不得。内部环境来看,去杠杆仍然是当下国内经济的“主旋律”,这决定了货币政策不能再回到去年8月之前那般宽松。

央行副行长易纲本周三表示“稳健的货币政策是一个中性的态势,而中性态势就是不紧不松”。

央行“净投放”化解流动性压力,市场人士分析,预计在未来一段时间内,货币市场的流动性在量上将保持相对充足,但价格仍然会持续“缩短放长”的方式。九州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邓海清称,未来货币市场利率可能持续缓慢上调。

央行

央行

公开市场净投放抵御流动性压力

2月16日,央行公开市场进行800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800亿元14天期逆回购操作、900亿元28天期逆回购操作,同时有1500亿元逆回购到期,向市场净投放1000亿元。隔夜和7天的逆回购利率分别下跌0.61个基点和39.59个基点。

本周有1.68万亿元的资金到期,流动性压力不可谓不大。其中包括9000亿元逆回购到期;周三1515亿元6个月MLF(中期借贷便利)到期;与此同时,春节前针对几家商业银行做的为期28天的TLF(临时流动性便利)将在周五前后集中到期,有媒体报道称,部分周四到期的TLF未续做。专家测算,此次TLF到期资金约6300亿元。

回顾本周央行一系列在公开市场的操作,中信证券固收团队认为这显示央行维稳资金面的意图,同时继续缩短放长抬高加权资金成本。

周一央行结束了此前连续暂停6天的OMO(公开市场逆回购),进行了1000亿元的逆回购操作,但由于当日有1900亿逆回购到期,因此实际净回笼900亿元。

周二持续净回笼1000亿元。周三开始,央行对流动性的维稳意图进一步显现,MLF超量投放2420亿元,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本周的流动性压力。另一方面,央行续作1500亿6个月MLF和2435亿1年期的MLF,替换到期的1515亿6个月MLF,缩短放长下继续抬高加权资金成本。周四开始开启了春节后的首个净投放日。周四IRS(利率互换)全线下跌,一个月、6个月、1年期IRS分别较上日加权平均价跌25bp、7bp、5bp。不过,Shibor利率继续全线上涨,隔夜Shibor报2.3330%,上涨6.72个基点。7天Shibor报2.6435%,上涨1.65个基点。3个月Shibor报4.2518%,上涨1.24个基点。

从债券市场的表现来看,银行间现券收益率下行幅度扩大,但国债期货涨幅仍继续扩大。10年期国债期货主力合约T1706收盘涨0.85%,5年期主力合约TF1706涨0.49%,均为去年12月29日以来最大涨幅。

流动性内外承压货币政策不紧不松

眼下资金面的流动性可谓是内外交困,对于货币政策而言也是左右为难。

外部环境来看,2月以来美元指数持续走强,美联储主席耶伦本周二在美国参议院金融委员会发言中重申“等待太久再收紧货币政策不是明智之举”,美元指数再度走强。不仅如此,周三美国出炉的通胀数据向好,令国际投行高盛上调了美联储加息的概率。这对中国跨境资金流出毫无疑问是增添了压力,而外汇占款连续十多个月的减少使得基础货币缺口进一步扩大。

国内情况来看,去杠杆的主旋律至今仍坚定不移。央行2月15日发布了今年第一篇工作论文,主题是关于国内的杠杆率结构、水平以及金融稳定。在业内人士看来,这篇论文表明,去杠杆仍然是目前的政策焦点。

基于不同的统计口径,关于中国现在的总体债务规模、杠杆率有不同的估计,范围基本在200%~300%之间。

根据中国社科院“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NIFD)的研究,截至2015年底,我国债务总额为168.48万亿元,全社会杠杆率为249%。其中,非金融企业部门的问题最为突出,其债务率高达131%。如果把融资平台债务加进来(这部分与政府债务有所重叠),非金融企业部门债务率高达156%。

前述论文中指出,应合理把握去杠杆和经济结构转型的进程,既要避免过快压缩信贷和投资可能引发的“债务—通缩”风险,也要避免杠杆率上升过快而引发的债务流动性风险和资产泡沫。

对于眼下可行的政策方向,文中表示,“笼统地去杠杆或加杠杆政策都可能有失偏颇,正确的做法是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由市场去选择谁加杠杆、谁去杠杆。”

具体而言,第一条就强调了“保持宏观政策稳健中性,即宏观环境要松紧适度,过松、过紧都不利于市场发挥作用”。

与此同时,易纲本周三在中国经济50人论坛年会上首次回应中性货币政策的含义,他表示“稳健的货币政策是一个中性的态势,而中性态势就是不紧不松”。

中信证券固收团队指出,该论文体现了目前去杠杆仍为政策焦点,同时,1月CPI与PPI同比双双高于预期与前值,1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3.74万亿元,创历史新高,经济数据的超预期显示国内经济企稳,叠加去杠杆风险的基调未变,货币政策短期难以宽松。

邓海清预测,2017年CPI的均值为2%,与2016年基本持平,1月份或为全年最高点。因此,央行的货币政策可能更取决于“防风险”和“稳增长”,其中防风险的权重更大。由于2015年8月至2016年8月的利率过低,目前处于对低利率的修复过程,以防范金融系统风险,未来货币市场利率可能持续缓慢上调。

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指出,判断通胀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是CPI,尽管1月的2.5%超预期,但由春节因素导致物价水平普遍抬高所致,而且并没有超出3%,仍在合理范围内,估计2017年CPI总体在2.5%左右,不可能超过3%的水平。货币政策没有持续收紧的基础。

摩根士丹利华鑫首席经济学家章俊近日对记者称,货币政策方面近期在量上不会实施过于严苛的控制,这体现在信贷和M2增速方面不会有明显的收缩迹象,但价格上会继续通过“缩短放长”,抬高短期资金的价格,压低中长期资金的价格。

受到国内外双重压力影响 未来央行货币政策成谜-链接

更多资讯可关注第一黄金网微信公众号
更多精彩财经资讯,点击这里下载第一黄金网APP
31 收藏


    相关阅读

    导航

    本站郑重声明:第一黄金网中的操作建议仅代表第三方观点与本平台无关,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据此交易,风险自担。

    ICP备案:晋ICP备2020008528号-2